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运动器械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部与支架连接且下部与支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架插接的支撑部、与支架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和与支脚插接的膨胀部,所述支架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插入的插孔,该插孔设有向支架内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支撑部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固定牢固的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the support and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ving instrument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a support foot and a bracket.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the support and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and the low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ing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a fixing part which is against the top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and an expanding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jack for the support to be inserted. The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ing which is bent to the support The flanging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 part are close or have a ga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a support foot and a bracke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firm fix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运动器械零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会涉及到支架与支脚之间的相互连接,例如跳床这种健身运动,也是一种娱乐器械,它通过上下跳跃运动可以锻炼成人四肢及各肌肉群力量,增强成人的身体弹跳力,调整人体内分泌,也可使儿童增高。现有的跳床规格不一,直径尺寸也不同,不同材料的跳布,其弹性系数及最大载重亦有异。由于跳床在撑开时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如何使得跳床可折叠、跳床包装时体积更小,是现有跳床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中国专利CN201558443U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跳床折叠机构,包括一端可插接跳床框架的固定管体,所述的固定管体的管身上开有滑槽,固定管体另一端铰接有可插接另一段跳床框架的折叠管体,固定管体的内部穿接有滑动轴,滑动轴上固定有拨杆,拨杆穿过滑槽伸出固定管体外,折叠管体的内部设有可让滑动轴穿入的空腔,并且折叠管体的外管壁上设有可被滑动轴端部顶住的凹陷部。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跳床夹具在折叠时需要两个工位都要外加螺栓进行固定,方法较为繁杂的技术问题,但是其结构还是较为复杂,且仅具有折叠功能,无法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固定牢固的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部与支架连接且下部与支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架插接的支撑部、与支架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和与支脚插接的膨胀部,所述支架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插入的插孔,该插孔设有向支架内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支撑部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支撑部和翻边的设计,可组合实现支架与连接机构间的稳定连接,即使多次拆装仍不会损耗各连接部件。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为圆管,所述固定部的上部设有两个向上并半包围支架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壁为直壁,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自两个翻边的顶端起形成与支架的下表面弧度一致的曲面。可实现支架与连接机构的紧密贴合,以保障连接的牢固度。所述支架为方管,所述固定部的上部设有一个或两个向上的翻边,所述翻边的翻折角度为直角。可实现支架与连接机构的紧密贴合,以保障连接的牢固度。所述连接机构的支撑部为向上开口的中空柱形结构,所述支架的插孔形状与支撑部的柱形形状相同;所述支撑部的中空处设有内螺纹。所述膨胀部设有一端闭合、另一端贯通于膨胀部底端的扩张孔,所述扩张孔至少设有四个。四个扩张孔时,这四个扩张孔分别设于膨胀部的四个面。所述膨胀部为向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与连接机构通过螺丝相连,该螺丝的下端固定一螺母,所述螺母内设于膨胀部的中空处,所述连接机构与支脚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带动螺母上升以撑开膨胀部实现连接机构和支脚的固定。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螺丝插入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孔径小于螺丝的端帽直径。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一代连接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设了连接机构的支撑部,以及对支架进行开孔处翻边的设计,使得连接状态下的支架和支脚在大力的摇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同时,螺丝的螺纹处与支架不直接连接,而是旋钮于支撑部中,不会发生多次拆装后对支架开孔处的磨损而导致的固定不稳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一各部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一支架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一的连接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二各部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二支架的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的实施例二的连接机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机构1,支撑部11,固定部12,翻边121,曲面122,膨胀部13,扩张孔131,支架2,插孔21,翻边22,固定孔23,支脚3,螺丝4,端帽41,螺母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1的上部与支架2连接,连接机构1的下部与支脚3连接,支架2为圆管。连接机构1包括与支架2插接的支撑部11、与支架2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12、和与支脚3插接的膨胀部13。支撑部11为向上开口的中空柱形结构,支架2的插孔21形状与支撑部11的柱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支撑部11的中空处设有内螺纹。固定部12的上部设有两个向上并半包围支架2的翻边121,翻边121的外侧壁为直壁,固定部12的上表面自两个翻边121的顶端起形成与支架2的下表面弧度一致的曲面122。膨胀部13设有一端闭合、另一端贯通于膨胀部13底端的扩张孔131,扩张孔131设有四个,这四个扩张孔131分别设于膨胀部13的四个面。进一步地,膨胀部13为向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支架2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11插入的插孔21,该插孔21设有向支架2内弯折的翻边22,翻边22与支撑部11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支架2与连接机构1通过螺丝4相连,螺丝4的下端固定一螺母5,螺母5内设于膨胀部13的中空处,连接机构1与支脚2之间通过紧固螺丝4带动螺母5上升以撑开膨胀部13实现连接机构1和支脚2的固定。进一步地,支架2上开设有供螺丝4插入的固定孔23,固定孔23的孔径小于螺丝4的端帽41直径。实施例二,如图4-6所示,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1的上部与支架2连接,连接机构1的下部与支脚3连接,支架2为方管。连接机构1包括与支架2插接的支撑部11、与支架2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12、和与支脚3插接的膨胀部13。支撑部11为向上开口的中空柱形结构,支架2的插孔21形状与支撑部11的柱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支撑部11的中空处设有内螺纹。固定部12的上部设有一个向上的翻边121,翻边121的翻折角度为直角。膨胀部13设有一端闭合、另一端贯通于膨胀部13底端的扩张孔131,扩张孔131设有四个,这四个扩张孔131分别设于膨胀部13的四个面。进一步地,膨胀部13为向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支架2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11插入的插孔21,该插孔21设有向支架2内弯折的翻边22,翻边22与支撑部11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支架2与连接机构1通过螺丝4相连,螺丝4的下端固定一螺母5,螺母5内设于膨胀部13的中空处,连接机构1与支脚2之间通过紧固螺丝4带动螺母5上升以撑开膨胀部13实现连接机构1和支脚2的固定。进一步地,支架2上开设有供螺丝4插入的固定孔23,固定孔23的孔径小于螺丝4的端帽41直径。虽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部与支架连接且下部与支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架插接的支撑部、与支架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和与支脚插接的膨胀部,所述支架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插入的插孔,该插孔设有向支架内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支撑部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部与支架连接且下部与支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架插接的支撑部、与支架下端面相抵顶的固定部、和与支脚插接的膨胀部,所述支架的下部开设供支撑部插入的插孔,该插孔设有向支架内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支撑部的外侧紧贴或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圆管,所述固定部的上部设有两个向上并半包围支架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壁为直壁,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自两个翻边的顶端起形成与支架的下表面弧度一致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方管,所述固定部的上部设有一个或两个向上的翻边,所述翻边的翻折角度为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脚与支架间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振台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大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