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邦迪公司专利>正文

设有整体联接器外壳的柔性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70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输液管线系统的部件之间形成液流连结用的柔性软管,所述系统部件包含具有加粗部分的圆筒形插入部,所述软管包含至少在其一端直接设置的供所述插入部安装之用的整体联接器外壳,所述整体的外壳包含接合所述加粗部分的锁定装置以使所述插入部固定在所述软管的端部之内而不脱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柔性软管把远程的部件或导管的液流连结起来的输液管线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不用外加配件或联接装置就可把输液管线系统的部件或导管联接起来的柔性软管。在汽车和其它领域里,使用柔性软管把远程的部件或导管的液流连结起来,典型的做法是使用外加配件或联接装置把软管与系统的部件联接起来并使两者之间具有可靠的密封。用于此目的的联接装置包括金属或塑料夹具和快速联接器接头。附图说明图1描绘的是现有技术的典型的输液管线系统10。使用软管12连结滤油器14和钢质油管16之间的液流。滤油器14包含一个具有加粗部分20的插入部18。油管16包含一个具有加粗部分24的插入部22。使用快速联接器26、28把软管的端部30、32分别跟油管16和滤油器14联接起来。软管端部30、32撑大并牢固地套于联接器的杆部34、36上。为了加强软管的扣紧,杆部34、36可以有倒刺或突起部。联接器外壳38、40接纳滤油器14和油管16的插入部。外壳38和40包含与加粗部分20、24接合的定位器或其它锁定装置,以便把插入部可靠地固定在联接器内。以这种方式使滤油器14和油管16之间的液流连结建立起来。使用诸如图1所示出的快速联接器之类的外部联接装置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外部联接装置会增加输液管线的长度,有可能产生与几何尺寸的限制有矛盾。与软管内径联接的管接头带有倒刺可能在管线内产生不需要的阻力。使用外部联接器还可能增加潜在渗漏通道。最后,生产和安装分开的联接装置会导致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在其端部直接设有整体联接器外壳的软管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整体联接器外壳把软管与其相配的系统部件联接所需的密封装置和锁定装置结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低压到中压液流,并使上面提到的使用外加联接器进行联接会产生的那些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输液管线系统中的部件之间形成液流连结用的柔性软管,包含至少在一端直接设置的整体联接器外壳。要联接的管线系统部件上的插入部可以插进整体联接器外壳内。所述的整体连接器外壳包含与设在插入部上的加粗部分相接合的锁定装置以防插入部从软管内脱出。所述的锁定装置可以是设在整体联接器外壳内的径向壁。锁定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延伸通过所述的整体联接器外壳设的槽的锁定梁的一个锁栓。O形密封圈形式的密封装置可以置于软管内,也可以套于插入部的外径上。图1是典型的现有技术的使用外部联接装置把软管联接到系统部件上的输液管线系统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断面图;图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的输液管线系统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于图2。该图显示了圆筒形软管的一端,该端设于整体联接器外壳52内。联接器外壳52的直径比软管50的其余部分大。在联接器外壳52内部限定了一个径向肩部54。以环形密封圈56置于两个垫圈58之间形成的密封组件压配合入软管50内,靠在肩部54上。在软管50的侧壁形成的缺口或槽60限定径向锁定壁62。软管50可以用能在其端部形成具有功能的永久联接器主体的任何材料制成。合适的材料包括热塑性塑料,合成橡胶,含氟聚合物或能制成联接器外壳的这些材料的组合物。尼龙6,6/6,11或12(或这些材料的组合物)是优选的热塑性塑料。如果适当,可以使用诸如波纹形,完全退火的金属的或非金属编织软管复合材料或软金属合金之类的柔性金属软管材料。能在软管终端形成要求几何形状的各种加工方法都可以用于制造整体联接器外壳52,例如真空成型,冷成型,热成型,纵向挤压法。缺口60的成型可以使用简单开槽,切削或穿孔法,可以与成型工序一起进行,也可与之不一起进行。输液管线系统部件的圆筒形插入部64安装于软管50的整体联接器外壳52内。插入部64包含一个径向加粗部分66,该加粗部分限定了一个基本垂直于插入部64外表面的邻接壁68以及朝向开口端72的倾斜壁70。加粗部分66与开口端72之间为密封面74。把插入部64插进软管50直至加粗部分66与缺口60对齐,而邻接壁68已经超过径向锁定壁62。软管50必须暂时撑粗,以便让径向加粗部分66进入缺口60。加粗部分66的倾斜面70减轻便于软管50的撑粗。一当加粗部分66越过径向壁62,邻接壁68紧贴于径向壁62上,阻止插入部64从软管50内脱出。环形密封圈56与密封面74接触,形成插入部64与软管50之间的液体密封。图3内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弹性软管80上也设有整体联接器外壳82。缺口84限定径向锁定壁86。不是在软管50内侧有密封组件(如图2),而是在插入部90的加粗部分92和开口端94之间设置一个环形密封圈88。在插入部9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一道槽以使密封国88固定包住插入部90更牢靠。图4内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柔性软管100上设有整体联接器外壳102。密封圈104置于两个垫圈106之间,垫圈106以压配合法压入软管100,靠于径向肩部108。锁栓110装于软管100上。锁栓110包含锁定梁112(图4示出了其中一个),它通过设在软管100上的槽延伸进入软管100内。锁定梁112限定一径向锁定壁114。输液管线系统部件的圆筒形插入部116安装于软管100的整体联接器外壳102内,插入部116包含一个径向加粗部分118,该部分限定一基本垂直于插入部116的外表面的邻接壁120。加粗部分118与开口端124之间为密封面122。把插入部116插进软管100直至加粗部分118与锁栓110的锁定梁112接触为止。继续插入插入部116引起锁定梁112张开,便于加粗部分118通过。锁定梁112可以包含倾斜面或凸轮面以便加粗部分通过。一当加粗部分118越过梁112,邻接壁120即紧贴径向壁114,阻止插入部116从软管100内脱出。O形密封圈104与密封面122接触,在插入部116和软管100之间形成液体密封。图5示出的是在输液管线系统内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软管130的两端均设有整体联接器外壳132。如图4所示,锁栓134装于软管130上。密封组件(未示出)置于软管130内。要注意,虽然显示的是图4的实施例,但图2,图3的实施例也可使用。在整体联接器外壳132内安装远程系统的部件的插入部。示出的是燃油管136和燃油过滤器138。直观比较图5的结构和图1的现有技术的联接器结构,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比较简单,外部联接器外壳或接头没有了。这就减少了潜在的渗漏通道,缩短了输液管线的长度。安装只需一步,即把插入部直接插进软管,而不是两步,即张开软管包住联接器主体的杆部,再将插入部插进联接器主体外壳中。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低到中等压力的液流的情形,即没有强大的拉开力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各特征已参照图示的实施例说明过了。在不离开后面所述权利要求的精神以及不超出其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所述实施例作出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在输液管线系统的部件之间形成液流连结用的柔性软管,所述系统部件包含具有加粗部分的圆筒形插入部,所述软管包含至少在其一端直接设置的供所述插入部安装之用的整体联接器外壳,所述整体的外壳包含接合所述加粗部分的锁定装置以使所述插入部固定在所述软管的端部之内而不脱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含一个限定于所述整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柯林斯
申请(专利权)人:邦迪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