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44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接头,具有安装在流体压力机器的插口、用于对管进行连接的接头本体、将基端部接合于该接头本体并且前端部可自由连接于上述插口的间柱、及以连接状态固定该间柱和上述插口的弹性夹子;上述夹子具有相互平行延伸并可弹性地自由开闭的一对对片和用于对该对片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部,上述插口具有上述夹子的一对对片所嵌合的一对平行夹子收容槽,上述间柱具有锥面和接合槽,该锥面随着插入到插口而弹性地扩开上述收容槽内的夹子的对片,该接合槽由上述夹子的对片嵌合和固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流体压力机器上加以使用的管接头,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容易相对流体压力机器装拆的管接头。在将管接头安装到流体压力机器的场合,一般情况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86916号等记载的那样(参照图8),在设于流体压力机器53侧的管用螺纹55,螺旋接合形成于管接头51的间柱61的螺旋接合部62。然而,该现有管接头51在安装到流体压力机器53时,需要使间柱61回转所需转数以旋入到上述流体压力机器53的管用螺纹55,所以,作业工序多而且复杂,另外,安装时也必须有扳手等工具。而且,为了保持上述流体压力机器53的管用螺纹55和管接头51的间柱61的螺旋安装部62间的密封性,需要考虑是在该螺旋安装部62卷绕密封带还是涂抹密封剂等,成为使作业工序进一步复杂化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管接头,该管接头不使用扳手等工具即可容易地相对流体压力机器装拆,这样,可使在流体压力机器装拆时的作业工序简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管接头的特征在于具有筒状插口、筒状间柱、接头本体、及弹性夹子,该筒状插口安装在流体压力机器而构成流路的接口,该筒状间柱在内部具有流体流路、并通过密封构件将前端部气密地插入到上述插口内从而进行连接,该接头本体通过密封构件气密地嵌合于该间柱的端部从而进行连接,该弹性夹子以连接状态固定嵌合的上述间柱和插口;上述夹子具有相互平行延伸并可弹性地自由开闭的一对对片、和用于对该对片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部,上述插口在外侧面的相向位置具有上述夹子的一对对片所嵌合的一对平行夹子收容槽,该夹子收容槽沿与插口轴线直行的方向延伸,切入至到达该插口中空部的深度,上述间柱具有倾斜成前端变细的形状的锥面和接合槽,该锥面随着插入到插口而弹性地扩开上述收容槽内的夹子的对片,该接合槽形成在邻接该锥面的基端部的位置并由上述夹子的对片嵌合和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好上述管接头的构成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即,使上述收容槽内的夹子绕插口的轴线回转,到达该插口的外壁上,从而由该外壁扩开一对对片,由此可拔出间柱;在上述插口的外壁,与上述收容槽相连地形成上述对片嵌合的浅防脱槽,以防止到达其上的夹子脱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形式,上述夹子操作部由连接一对对片的一端部相互间的连接部形成,朝上方将上述对片的端部折曲成侧视下的钩形,从而形成与该对片不同的高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形式,上述夹子的操作部分别形成于一对对片的两端,一方的操作部由连接一对对片的一端部相互间的连接部构成,朝上方将上述对片的端部折曲成侧视下的钩形,形成与该对片不同的高度,沿上述插口外周面相互交叉地延伸对片的开放侧端部,朝离开该插口外周面的方向将其前端部折曲成钩形,从而构成另一方的操作部。在上述插口与间柱,最好设置通过相互接触而阻止间柱回转的接触面。在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中,当将安装了接头本体的间柱连接到固定于流体压力机器的插口时,将该间柱插入到上述插口内,使该锥面弹性地推开上述夹子的对片前进,之后,将该间柱插入到这些对片与间柱的接合槽嵌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使间柱从上述插口脱开的场合,通过保持上述夹子的操作部,弹性地扩开该夹子的对片,在该状态下从插口拔出上述间柱。这样,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在流体压力机器,不需使用扳手等工具即可容易地在短时间内相对插口装拆间柱,这样,可简化安装到流体压力机器时的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性。在上述管接头中,通过与插口外周面的夹子收容槽相连地形成夹子防脱用槽,从而可在为了从插口脱开上述间柱而回转上述夹子时,阻止该夹子从插口脱开,另外,通过在插口与间柱之间设置接触面,可防止该间柱相对插口回转。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管接头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断面图。图2为其平面图。图3为其右侧面图。图4A为示出将间柱嵌入本专利技术管接头的插口时的状态的A-A线平断面图,B为其局部剖切正断面图。图5A为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管接头时的状态的与图4A相同位置处的平断面图,B为其局部剖切正断面图。图6A为示出从插口脱开间柱时状态的与图4A相同位置处的平断面图,B为其局部剖切正断面图。图7A为示出将间柱安装到本专利技术管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插口时的状态的与图4A相同位置处的平断面图,B为示出从该插口脱开间柱时的状态的与图4A相同位置处的平断面图。图8为现有管接头的局部剖切正断面图。图1~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一实施例。如图1~图3所详细示出的那样,该管接头1具有大体为筒状的插口5、大体为筒状的间柱11、接头本体15、及弹性夹子17,该插口5安装于流体压力机器3而构成流路的接口,该间柱11在内部具有流体用流路7并通过作为密封构件的密封圈9气密地将前端部插入到上述插口5内,该接头本体15通过作为密封构件的密封圈13气密地嵌合到该间柱11的基端部,该弹性夹子17以连接状态使嵌合的上述间柱11与插口5固定。上述插口5由焊接等适当的手段固定于流体压力机器3,在其外侧面的相向位置设有上述夹子17的对片17a、17a所嵌合的一对平行夹子收容槽19、19。这些夹子收容槽19、19沿与插口5的轴线直行的方向延伸,切入至到达该插口5内的中空部的深度。另外,在位于这些收容槽19、19间的插口外壁5a、5a的外面,与上述收容槽19相连地形成上述对片17嵌合的浅防脱槽20、20。在取下间柱11的场合,如图6所示,当使上述收容槽19、19内的夹子17绕插口5的轴线回转以到达该外壁5a、5a上从而扩开一对对片17a、17a时,该槽20可防止到达上面的夹子17脱落。另外,在上述插口5的上述间柱11安装侧端部,于相向的位置平行地形成由平面构成的一对接触面21、21,在这些接触面21、21接触间柱11的六角状部28的2个外面28a、28a,从而在限制回转的状态下将该间柱11连接在插口5。上述间柱11在其一端侧具有压入到接头本体15的开口的压入部22,在该压入部22的外周具有接合于接头本体15的开口内周面的接合部23和嵌装上述密封圈13的槽24,在间柱11的另一端侧,具有槽25和锥面26,该槽25用于嵌装密封圈9,该密封圈9气密地密封与上述插口5的内周面之间,该锥面26倾斜使前部细小,以在插入到上述插口时扩开上述夹子17的对片17a、17a,在邻接该锥面26的基端部的位置,具有接合槽27,对应着上述插口5的夹子收容槽19地嵌入并接合上述夹子17,以将间柱11保持在防脱状态。另外,在设置上述间柱11的压入部22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上述六角状部28,当将该间柱11嵌入到上述插口5内时,该六角状部28的外面28a、28a与上述插口5的接触面21、21相向,从而相对该插口5抑制间柱11回转。上述接头本体15形成弯头形,在与连接到上述间柱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具有管连接部29,该管连接部29形成为公知的快速接头构造,具有密封构件、咬入到管C外壁进行接合的接合部(在图中都被省略)、及通过推入到管连接部29内解除上述接合部的接合使管C的拔出成为可能的脱扣构件31。然而,该接头构造只要为可对管C进行连接的构成,则可为其它构成,另外,接头本体15的形状也不限定为弯头状,也可为半形(ハ-フ)或T字形等。上述夹子17用于防止间柱11从上述插口5脱开,具有相互平行延伸并可弹性地自由开闭的上述一对对片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插口、筒状间柱、接头本体、及弹性夹子,该筒状插口安装在流体压力机器并构成流路的接口,该筒状间柱在内部具有流体流路、并通过密封构件将前端部气密地插入到上述插口内从而进行连接,该接头本体通过密封构件气密地嵌合于该间柱的基端部从而进行连接,该弹性夹子以连接状态固定嵌合的上述间柱和插口;上述夹子具有相互平行延伸并可弹性地自由开闭的一对对片、和用于对该对片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部,上述插口在外侧面的相向位置具有上述夹子的一对对片所嵌合的一对平行夹子收容槽,该夹子收容槽沿与插口轴线直行的方向延伸,切入至到达该插口中空部的深度,上述间柱具有倾斜成前端变细的形状的锥面和接合槽,该锥面随着插入到插口而弹性地扩开上述收容槽内的夹子的对片,该接合槽形成在邻接该锥面的基端部的位置并由上述夹子的对片嵌合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康仁
申请(专利权)人: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