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43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39
一种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及第四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根据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一识别信号S1;第二检测模块根据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二识别信号S2;第三检测模块根据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三识别信号S3;第四检测模块根据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四识别信号S4;第一识别信号S1、第二识别信号S2、第三识别信号S3、及第四识别信号S4形成组合信号。

Single phase AC port wiring detection circuit

A single-phase AC port wiring detection circui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on terminal, a second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a third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single-phase AC port wiring detection circuit includes a first detection module, a second detection module, a third detection module and a fourth detection module; the first detec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onnection terminal, a second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a third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second detection module generates the second identification signal S2 according to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and the third connection end; the third detection module generates the third identification signal S3 according to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on en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the fourth detection module generates the third identification signal S3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onnection e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and the third connection end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minals generates the fourth identification signal S4; 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signal S1, the second identification signal S2, the third identification signal S3, and the fourth identification signal S4 form a combined sig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线路接线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百姓使用上了家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存在家用线路的接线不规范的情况,部分家庭私自拉线搭线,部分家庭在光伏系统验收合格后或者保修期满后,由于重新建房或者其它原因,需要重新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如果施工队不专业,也会出现接线错误的情况,例如将相线、零线、保护线使用错误颜色的线缆引接,导致错接或混淆。使得个别并网逆变器并网的电网环境复杂恶劣,同时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NB/T32004-2018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并没有对单相逆变器交流端口的接线进行强制识别,市场上主流的单相并网逆变器产品都没有对并网输出接线进行相关的检测,导致在一些家庭线路接线不规范的地方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提供一种用于判断电网的线路是否正确引线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一种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用于识别相线、保护线、及零线是否正确引接,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所述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及第四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三识别信号;所述第四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四识别信号;所述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识别信号、及所述第四识别信号形成组合信号。上述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通过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分别至并网逆变器的接线端口,在并网逆变器的接线端口正确接线时,根据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差异而形成特定状态的组合信号,从而在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通电前,可确认并网逆变器正确接线,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流交变的过程中,若存在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势依次下降的状态,则所述第一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一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二连接端或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相线时,所述第二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二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相线,且未发生缺线情况时,所述第三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三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在电流交变的过程中,若存在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势依次下降的状态,则所述第四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四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输出件D1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及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11、信号输出件D11;所述电阻R1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13;所述三极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信号输出件D1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三极管Q1的输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1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及信号输出件D21;所述电阻R21与所述信号输出件D21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所述信号输出件D2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2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二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12、二极管D13;所述三极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所述三极管D12、所述电阻R11、及所述信号输出件D11;所述三极管Q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二极管D13;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22;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有所述二极管D22、所述电阻R21、及所述信号输出件D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31、及信号输出件D31;所述电阻R31与所述信号输出件D31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信号输出件D3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3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三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信号输出件D41、及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有所述电阻R41、所述信号输出件D41;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42;所述三极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43;所述三极管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44;所述信号输出件D4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三极管Q2的输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4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四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32;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有二极管D32、电阻R31、及信号输出件D31;所述第四检测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42、二极管D43;所述三极管Q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所述三极管D42、所述电阻R41、及所述信号输出件D41;所述三极管Q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二极管D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出件D11、所述信号输出件D21、所述信号输出件D31、及所述信号输出件D41为LED。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及所述第四检测模块;所述信号输出件D11、所述信号输出件D21、所述信号输出件D31、及所述信号输出件D41为光耦;所述信号输出件D11、所述信号输出件D21、所述信号输出件D31、所述信号输出件D41的二次侧端口连接所述识别模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图2所示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采用LED输出信号时的电路图;图4为图1所示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在加入识别模块后的结构图;图5为识别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用于识别相线、保护线、及零线是否正确引接,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所述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及第四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三识别信号;所述第四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四识别信号;所述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识别信号、及所述第四识别信号形成组合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用于识别相线、保护线、及零线是否正确引接,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所述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及第四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三识别信号;所述第四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的电势关系,产生第四识别信号;所述第一识别信号、所述第二识别信号、所述第三识别信号、及所述第四识别信号形成组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电流交变的过程中,若存在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势依次下降的状态,则所述第一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一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二连接端或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相线时,所述第二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二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相线,且未发生缺线情况时,所述第三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三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在电流交变的过程中,若存在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势依次下降的状态,则所述第四识别信号为置位状态,否则,所述第四识别信号为复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输出件D11、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及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11、信号输出件D11;所述电阻R1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所述电阻R13;所述三极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信号输出件D1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三极管Q1的输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1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及信号输出件D21;所述电阻R21与所述信号输出件D21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所述信号输出件D2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当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势高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势时,所述信号输出件D21导通并输出所述第二识别信号的置位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相交流端口接线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包括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