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感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39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感测模块,包含有一光源及一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其中该光源用以发射一光信号,而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则包含有一光学感测器及一光栅;其中该光学感测器用以感测该光信号的反射光,且该光学感测器与该光源沿着第一方向排列,该光栅则形成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的上方,且包含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导线,且该些导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Optical sens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ptical sensing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light source and an optical sens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wherein the light source is used to transmit a light signal, and the optical sens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comprises an optical sensor and a grating, wherein the optical sensor is used to sense the reflected light of the light signal, and the optical sensor and the light source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light The gate is formed above the first optical sensor an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wire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wires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感测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学感测模块,尤指一种具有光栅的光学感测模块。
技术介绍
近接感测器(proximitysensor)与环境光感测器广泛地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智慧型手机。一般来说,近接感测器设置在环境光感测器的附近。为了提升近接感测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现有技术利用几何结构(开孔)来限缩近接感测器的视角。举例来说,藉由缩小近接感测器上方进光的开口,减少噪声进入近接感测器。然而,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几项缺点,其一是该几何结构同时也会限缩到环境光感测器的视角,不利环境光感测器的运作,其二是当元件尺寸越来越小时,允许的公差范围也会越来越小,导致所希望的几何结构难以实现。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光学感测结构,以在不受几何结构的限制下有效地提升光学感测器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栅的光学感测模块,以克服既有光学感测器的缺陷。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光学感测模块包含有:一光源;以及一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包括:一第一光学感测器,与该光源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一光栅,形成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的上方,该光栅包含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导线,且该些导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藉由在第一光学感测器上方形成光栅,可以减少噪声进入该第一光学感测器,提高该光学感测模块的信噪比。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光学感测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剖面图。图2:说明图1中第一光学感测器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图3A:本专利技术光学感测模块的第一光学感测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B:本专利技术光学感测模块的第一光学感测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C:本专利技术光学感测模块的第一光学感测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光线进入玻璃材质的一入射角及折射率特性图。图5:图3A部分剖面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10光学感测模块11电路板12壳体121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孔13隔墙14玻璃20光源30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1第一光学感测器311透明介电层32光栅321导线33第二光学感测器35走线40物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2提供本专利技术光学感测模块10的示意图,该光学感测模块10可以是一电子装置(未绘示于图1中)的一部分,其中该电子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诸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笔记型电脑。光学感测模块10可包含(但不限于)一光源20及一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该光源20与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设置在一电路板11上。光源20可以是一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用以发射红外光。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包括有一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一第二光学感测器3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为近接感测器(ProximitySensor,PS),用以检测物件的接近,第二光学感测器33为环境光感测器(AmbientLightSensor,ALS),用以检测环境光,该近接感测器可以是(但不限于)一红外光感测器。图2的示意图说明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光源20的相对位置。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光源2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光栅32形成于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上方,且该光栅32包含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导线321,该些导线321与该第一方向X垂直。图3A到图3C的示意图,分别显示上述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该剖面图沿着图2所示的X方向切开。多个导体层M1、M2与M3依序形成在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上方。在一实施例中,导体层M1、M2与M3的材料为金属。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导体层之间M1具有一透明介电层311,能够容许光线通过。由多条平行导线321所组成的光栅32可以是形成在导体层M1、M2与M3的其中之一,在制作一导体层的制程中,一并形成该光栅32的多条导线321。举例来说,在图3A的实施例中,是以导体层M1形成光栅32的多条导线321,在图3B的实施例中,是以导体层M2形成光栅32的多条导线321,在图3C的实施例中,是以导体层M3形成光栅32的多条导线321。导体层M1、M2与M3更用于形成走线35。走线35是用于传递电信号或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感测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上方可能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导体层,都仍然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请配合参阅图5提供的示意图,光栅32的导线321的宽度w、高度h与间距d,决定了第一感测器31的视角FOV(FieldOFView),该视角FOV可以被理解为光线可以进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入射角度范围。视角FOV愈小,可以进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光线愈少。因此,光栅32的导线321的宽度w、高度h与间距d,会是根据第一感光学感测器31的讯杂比要求来决定。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光学感测模块10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一壳体12及一隔墙13。该壳体12设置在该电路板11上,并盖合该光源20及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该壳体12形成有一第一开孔121对准下方的该光源20,以便让光源20发射的光线通过。壳体12形成有一第二开口122对准下方的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第二光学感测器33,以便让光线进入第一光学感测器31与第二光学感测器33。隔墙13位在该光源20及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之间,用以隔离该光源20及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30。在图1的实施例中,隔墙13自该壳体12的内顶面向下延伸,并抵止在该电路板11上。壳体12上的玻璃14是该电子装置的一部份。该光源20向上发射的光信号LS的一部份穿过玻璃14,并被位在该电子装置外的一物件40(例如手指)反射,产生一第一反射光RS1射向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该光源20向上发射的光信号LS的另一部分在玻璃102经过多次的内反射,产生第二反射光RS2射向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对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来说,第一反射光RS1是用来检测物件40的接近,第二反射光RS2则为不想要的噪声。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为一光线进入该玻璃14后的一入射角及折射率特性图,由图中可知该第二反射光RS2中,S偏振光(S-polarization)Sp的比例会大于P偏振光(P-polarization)Pp,因此如果能减少第二反射光中的S偏振光进入第一光学感测器31,将有助于提升讯杂比。在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上方形成的光栅32,其作用相当于是一个偏光片(Polarizer),可以反射该第二反射光RS2的S偏振光成分,使得该第二反射光RS2进入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能量大幅降低,达到降噪声的效果,提高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信杂比。另一方面,从图5的视角FOV可以了解,光栅32限缩了可以进入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入射角范围,由于第二反射光RS2(噪声)射向第一光学感测器31的入射角较大,大部份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光源;以及/n一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包括:/n一第一光学感测器,该第一光学感测器与该光源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n一光栅,形成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的上方,该光栅包含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导线,且该些导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5 TW 107135316;20180529 US 62/677,1941.一种光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源;以及
一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包括:
一第一光学感测器,该第一光学感测器与该光源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光栅,形成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的上方,该光栅包含有多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导线,且该些导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感测集成电路装置具有多个导体层在该第一光学感测器上方;以及
该光栅位在该些导体层的其中一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为一近接感测器,用于检测一物体的接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感测器是一红外光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永吴高彬张鸿德
申请(专利权)人:义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