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槽装置及托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515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托槽装置,包括托移机构、传动轴、连接部和固定轮;托移机构包括托槽和运转轮,托槽开口向上,运转轮与托槽固定连接,托移机构设置在连接部上,且能绕运转轮的轴心线旋转;连接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连接部绕传动轴的轴心线转动;运转轮的轴心线与传动轴的轴心线不重合;固定轮固定设置,固定轮的轴心线与传动轴的轴心线重合,固定轮与运转轮通过链条联动,且固定轮与运转轮的运转直径相同;运转轮的公转转动方向与连接部的转动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托槽装置的托移机,包括至少两个托槽装置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间隔设置的托槽装置共同运转,从而实现物料的托移转运。

Bracket device and transfer machin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nsport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bracket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racket mechanism, a transmission shaft, a connecting part and a fixed wheel; the bracket mechanism includes a bracket and a transport wheel, the bracket opening is upward, the transport wh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line of the transport wheel; the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axis line of the shaft rotates; the axis line of the running wheel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axis line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fixed wheel is fixed, the axis line of the fixed wheel coincides with the axis line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fixed wheel and the running wheel are linked through the chain, and the running diameter of the fixed wheel and the running wheel is the same;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running wheel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bracket transfer machine using the bracket device, including at least two bracket devices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bracket devices arranged at intervals to operate together,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槽装置及托移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槽装置及托移机。
技术介绍
在棒材生产过程中,轧制完成的多根棒材定尺经链移平台直接散落至棒材振动筛的振动槽内进行振动捋直后达到国家顺直标准,然后需要将振动槽内的多根顺直棒材托移至成型机的输送辊道进行成型捆扎。现有技术采用竖直设置的气缸进行托移,在气缸顶部设置托槽,托移过程为气缸移动至振动槽下方,伸长气缸托举起振动槽内的棒材,然后平移至成型机的输送管辊道上方,收缩气缸使棒材落放在输送辊道上,气缸平移至振动槽下方进行下一托移过程。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棒材的重量较重,需要使用多组气缸,且需要较大的气压支持,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大,使用成本高,且气缸下落时比较快,在将棒材放在输送辊道时很容易将顺直后的棒材弄乱进而影响成品棒材的顺直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槽装置及托移机,以至少解决目前棒材托移过程中设备占地面积大,成本高,造成棒材散落而影响棒材的顺直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托槽装置,所述托槽装置包括托移机构、传动轴、连接部和固定轮;所述托移机构包括托槽和运转轮,所述托槽开口向上,所述运转轮与所述托槽固定连接,所述托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托移机构能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旋转;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绕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转动;所述托移机构和所述传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不重合;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也即所述固定轮不会发生转动,所述固定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联动,且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的运转直径相同,以连接部做参考系来看,所述运转轮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相反。在如上所述的托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轮和所述运转轮均为链轮,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形成链传动。在如上所述的托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平行设置;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托槽的横截面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托移机构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销轴连接,所述托移机构绕所述销轴旋转。在如上所述的托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槽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支撑承载作用,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轴能自由转动。在如上所述的托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为连杆,所述托移机构和所述传动轴分别与所述连杆的两端连接。在如上所述的托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托移机构,至少两个所述托移机构的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至少两个所述托移机构分别与所述固定轮联动;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托移机构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托槽装置的托移机,所述托移机包括托槽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托槽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托槽装置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托槽装置的托移机构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托移机构的运转轮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托槽装置的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托槽装置的传动轴同步转动。在如上所述的托移机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驱动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间隔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托槽装置上的从动轮联动。在如上所述的托移机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移机还包括制动装置,用于电机的制动;优选地,所述制动装置为液压推力制动器。在如上所述的托移机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链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连接形成链传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槽装置采用连接部转动带动运转轮公转,运转轮与固定轮联动,从而使运转轮所在的托移机构始终保持托槽开口向上,可靠的托住棒材并将棒材移送到成型机的输送辊道,装置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移机采用至少两个上述托槽装置,使用驱动装置统一驱动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托槽装置运转,从而实现长棒材的托移,该托移机可以根据棒材的长度以及重量布置托槽装置的数量和间距,组装方便,采用一台电机搭配减速机即可驱动多个托槽装置运转,实现棒材的托移,整机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极低,且托移平稳,不会影响棒材的顺直效果,对棒材的转运及成品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托槽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托槽装置转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移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托槽装置与驱动轮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托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压推力制动器;2、电机;3、联轴器;4、减速机;5、驱动轴;6、轴承座;7、底座;8、驱动轮;9、驱动链条;10、托槽装置;11、固定轮;12、托移机构;121、托槽;122、运转轮;13、传动轴;14、连杆;15、传动链条;16、销轴;17、从动轮;18、支座;19、棒材;20、连接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槽装置,托槽装置10包括托移机构12、传动轴13、连接部和固定轮11。具体地,托移机构12包括托槽121和运转轮122,托槽121的开口向上,其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待转运的物料,运转轮122与托槽121固定连接,托移机构12设置在连接部上,且托移机构12能绕运转轮122的轴心线旋转。连接部与传动轴13固定连接,连接部绕传动轴13的轴心线转动。托移机构12和传动轴13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且运转轮122的轴心线与传动轴13的轴心线不重合。固定轮11固定设置,也即固定轮11不会发生转动。固定轮11的轴心线与传动轴13的轴心线重合,固定轮11与运转轮122联动,且固定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装置包括托移机构、传动轴、连接部和固定轮;/n所述托移机构包括托槽和运转轮,所述托槽开口向上,所述运转轮与所述托槽固定连接,所述托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托移机构能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旋转;/n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绕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转动;/n所述托移机构和所述传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不重合;/n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所述固定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联动,且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的运转直径相同,以连接部做参考系来看,所述运转轮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装置包括托移机构、传动轴、连接部和固定轮;
所述托移机构包括托槽和运转轮,所述托槽开口向上,所述运转轮与所述托槽固定连接,所述托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托移机构能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旋转;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绕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转动;
所述托移机构和所述传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不重合;
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所述固定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联动,且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的运转直径相同,以连接部做参考系来看,所述运转轮绕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轮和所述运转轮均为链轮,所述固定轮与所述运转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形成链传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平行设置;所述运转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托槽的横截面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托移机构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销轴连接,所述托移机构绕所述销轴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支撑承载作用,所述固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轴能自由转动。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正臻刘琮训石效荣王建伟王宝进于仁红付乐孙燕冯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