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477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其系统,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快速充放电电池组以及放电电路;充电电路,与快速充放电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对快速充放电电池组进行快速充电;放电电路,与快速充放电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通过快速充放电电池组对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能够通过充电电路实现串联或并联给其自身进行快速充电,大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同时,也可通过放电电路给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解决用户燃眉之急,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大大提升移动电源用户体验。

A fast charge discharge mobile power supply and its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mobile power supply and its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ntrol circuit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charging circuit, a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battery group and a discharge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ircuit, a charging circui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battery group, and is used to connect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to charge the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battery group quickly, and a discharge circuit The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battery pack, which is used for fast discharge of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through the fast charge and discharge battery pack. The 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bile power supply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series or parallel charging for itself through the charging circuit, greatly improving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quickly discharge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through the discharging circuit, solving the user's urgent need, shortening the waiting time of the user,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比能,高电压以及低污染的特性逐渐成为现在的主流产品。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氮化物、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各种新型合金等,其中已经实际应用的主要是碳基材料,其他材料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钛酸锂电池(Li4Ti5O12,LTO)是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可与锰酸锂、三元材料或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组成2.4V或1.9V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此外,它还可以用作正极,与金属锂或锂合金负极组成1.5V的锂二次电池。钛酸锂电池优势:①安全性高,在极端情况下(针刺、挤压、跌落、火烧等)电池不起火不爆炸;②高低温特性好,在低温情况下优异;③循环寿命超长,循环寿命50000次以上;④充放电快,最高可达60C倍率充放电。传统的移动电源一般采用锂离子电池来做能源储存,其充放电倍率都是在3C范围内,充电与放电都是以降压充电、输出升压的方式来实现,充放电慢,浪费了用户大量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均连接的充电电路、快速充放电电池组以及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快速充放电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对快速充放电电池组进行快速充电;<br>所述放电电路,与快速充放电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通过快速充放电电池组对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电路均连接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包括动触片、第一静触点及第二静触点;快速充放电电池组包括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片与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第一静触点与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第二静触点与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负极端连接,第二静触点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负极端还与第二开关一端连接;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的负极端及第二开关另一端与充电电路/放电电路的负极端连接,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正极端及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与充电电路/放电电路的正极端连接;当第一开关的动触片与第一静触点连接,且第二开关闭合时,充电电路给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进行并联快速充电;当第一开关的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点连接,且第二开关断开时,充电电路给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进行串联快速充电;当第一开关的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点连接,且第二开关断开时,放电电路通过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对智能终端进行串联快速放电。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与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并联、以及第二MOS管与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并联;当充电电路给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进行串联快速充电时,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用于调节平衡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充电电流。优选的,所述放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保护电路和放电接口;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的负极端及第二开关另一端与放电保护电路负极端连接,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正极端与放电保护电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充电接口、DC-DC变换器和充电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的负极端及第二开关另一端与充电保护电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正极端及第一开关的第一静触点与充电保护电路的正极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和/或第三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的负极端、第二充电接口的负极端和/或第三充电接口的负极端与DC-DC变换器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的正极端、第二充电接口的正极端和/或第三充电接口的正极端与DC-DC变换器的正极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和/或第三充电接口为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或Lighting接口,所述放电接口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检测电路;检测电路与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均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电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均为钛酸锂电池或固态锂电池;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为5C以上。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至少一个LED灯、开关按键、显示屏以及LED手电筒,所述LED灯、开关按键、显示屏及LED手电筒均设置在壳体外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以及至少一个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用于给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进行快速充电。优选的,所述适配器的数量为1个、2个或3个,对应的,所述适配器通过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和/或第三充电接口给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进行快速充电。实施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及系统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能够通过充电电路实现串联或并联给其自身进行快速充电,大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同时,也可通过放电电路给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解决用户燃眉之急,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大大提升移动电源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充电电路第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充电电路第二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充电电路第三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放电电路第一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放电电路第二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技术可能采用的各种实施例。应明白,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如图1-7示出了本技术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控制电路(10),与所述控制电路(10)均连接的充电电路(20)、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以及放电电路(60);/n所述充电电路(20),与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对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进行快速充电;/n所述放电电路(60),与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对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n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10)均连接的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所述第一开关(S1)包括动触片(P1)、第一静触点(P2)及第二静触点(P3);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包括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n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的正极端连接、第一静触点(P2)与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正极端连接、第二静触点(P3)与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负极端还与所述第二开关(S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的负极端及所述第二开关(S2)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20)/放电电路(60)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正极端及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静触点(P2)与所述充电电路(20)/放电电路(60)的正极端连接;/n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一静触点(P2)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闭合时,所述充电电路(20)给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进行并联快速充电;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二静触点(P3)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时,所述充电电路(20)给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进行串联快速充电;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二静触点(P3)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时,所述放电电路(60)通过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串联快速放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控制电路(10),与所述控制电路(10)均连接的充电电路(20)、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以及放电电路(60);
所述充电电路(20),与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对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进行快速充电;
所述放电电路(60),与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对智能终端进行快速放电;
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10)均连接的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所述第一开关(S1)包括动触片(P1)、第一静触点(P2)及第二静触点(P3);所述快速充放电电池组(50)包括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
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的正极端连接、第一静触点(P2)与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正极端连接、第二静触点(P3)与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负极端还与所述第二开关(S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的负极端及所述第二开关(S2)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20)/放电电路(60)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正极端及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静触点(P2)与所述充电电路(20)/放电电路(60)的正极端连接;
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一静触点(P2)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闭合时,所述充电电路(20)给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进行并联快速充电;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二静触点(P3)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时,所述充电电路(20)给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进行串联快速充电;当所述第一开关(S1)的动触片(P1)与所述第二静触点(P3)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时,所述放电电路(60)通过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串联快速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10)连接的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
所述第一MOS管与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并联、以及所述第二MOS管与所述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并联;
当所述充电电路(20)给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和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进行串联快速充电时,所述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用于调节平衡所述第一快速充放电电池(30)及第二快速充放电电池(40)的充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60)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保护电路(61)和放电接口(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权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伏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