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437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站,还包括内部设有第一热利用机构的中转回收仓,中转回收仓的外部设有第二热利用机构,第二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第二换热管路,每个第二换热管路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可拆卸设于外管内壁,内管与外管之间构成一个废水腔室,外管两端分别开设一个废水口,上下相邻的两个外管一端通过一个导流仓相连通,所有导流仓与所有外管构成迂回设置的废水管路,清水站通过清水泵依次与第一热利用机构和最上方的一个内管连通,中转回收仓的外部设有废水泵,废水泵通过排污管路与最上方的一个外管的废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漂染废水的热能有效回收利用。

A waste water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wage heat energy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lean water station, a transfer recovery bin with a first heat utilization mechanism inside, a second heat utilization mechanism outside the transfer recovery bin, and a second heat utiliz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a number of second heat exchange pipes, each of which is double-layer structure, and includes an inner pipe and an outer pipe, and the inner pip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rranged in the outer pipe The inner wall, the inner pipe and the outer pipe form a waste water chamber, the two ends of the outer pip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ste water inlet, one end of the upper and lower adjacent outer pipes is connected by a diversion bin, all the diversion bins and all the outer pipes form a waste water pipeline of circuitous setting, the clear water sta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eat util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inner pipe in turn through the clear water pump, and the external setting of the transfer recovery b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waste water pump,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ste water port of an external pipe at the top through a blowdown pipeline, and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and utilize the heat energy of the bleaching and dyeing wast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热能回收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染色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漂染废水,这些热废水的温度一般在60-90摄氏度,原来这些废水是直接排到废水处理站了,没有进行余热回收,而是等待其自然冷却,这样就造成热能的极大浪费,并且根据实际统计,年浪费蒸汽5000多吨,并且这类热蒸汽与外部大气混合会影响周边环境,不利于一定的环保;同时染色机会不断的需要热清水的供应,并且热清水的需求温度在60摄氏度左右。综上所述,并为了长久考虑企业的投入成本以及处于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急需一种能够对漂染废水热能回收利用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站,还包括中转回收仓,中转回收仓为封闭结构,并且其内部设有呈水平姿态的第一热利用机构,中转回收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热利用机构,第二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换热管路,每个第二换热管路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管的内壁间,内管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废水腔室,外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废水口,并且其中一个废水口处于外管下方,另一个处于外管的上方,上下相邻的两个外管的一端通过一个导流仓相连通,所有导流仓与所有外管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废水管路,第一热利用机构处于中转回收仓内的下部区域,清水站通过清水泵和清水管路依次与第一热利用机构和最上方的一个内管连通,中转回收仓的外部设有废水泵,废水泵通过排污管路与最上方的一个外管的废水口连通。进一步的,内管的一端焊接有与之同轴的第一环盘,第一环盘能够与外管的端部螺纹连接,外管远离第一环盘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第二环盘,第二环盘与外管螺纹连接,第二环盘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以供内管的另一端插入的环形槽。进一步的,内管和外管均为导热材质铸成。进一步的,每个外管的外部均设有一组柔性气管,每组柔性气管均呈螺旋状缠绕在各自外管的外壁上,上下相邻的两组柔性气管之间通过补偿气管相连通,并且所有柔性气管和所有补偿气管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热气管路,中转回收仓的顶部设有贯穿其内部的进气管,所有柔性气管中,最下方的一个柔性气管上安装有气泵,最上方的一个柔性气管通过热能气管与进气管连通。进一步的,进气管的个数为两个及以上,且并排设置,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气阀。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两个内管的一端通过折弯管路相连通,折弯管路的端部与第一环盘的内壁螺纹连接,所有内管和所有折弯管路之间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第二换热管路,第一热利用机构包括迂回设置的第一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折弯管路和柔性气管均为波纹管。进一步的,第二热利用机构还包括用以将所有第二换热管路密闭笼罩的保温仓。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清水站通过清水泵和清水管路将清水源打入至第一换热管路内,清水介质通过第一换热管路时,经中转回收仓内的废水温度的影响,对其构成初始换热,被初始换热的清水介质继续流动至由多个内管和折弯管路构建的第二换热管路内,同时中转回收仓内会接纳由生产线放出的工业用废水,这些废水在中转回收仓内过渡,并且其在中转回收仓内的液位高度会高于第一换热管路的设置高度;即第一换热管路乃是处于废水内的,然后这些废水又被废水泵通过排污管路打入至废水管路内进行流通,该过程中,热废水居于外管和内管之间,其热能会被导入至内管内,以此构成对其内部的清水介质加热目的;废水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均为迂回设置使得其行程被加大,换热效率提高;同时气泵也会将外部冷空气打入至热气管路内,在上述废水流动过程中,冷空气在热气管路内,与外管接触,构成换热,转为热空气,此时的外部大气的流动方向与废水流动的方向相反式,该热空气在经热能管路流动至中转回收仓内,并大幅加大了中转回收仓内的温度,进而充分对第一换热管路内的清水介质进行强化换热,最后废水经废水管路流通至废水站进行过滤处理,被加热的清水介质则被引入至设定的储藏罐内,待供给给工业生产使用;本实用能够对漂染废水的热能有效回收利用,进而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也促进了对环境的一定保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清水泵;2、中转回收仓;2a、进气管;2b、气泵;2c、热能气管;2t、单向气阀;3、第一热利用机构;4、第二换热管路;4a、内管;4a1、折弯管路;4a2、第一环盘;4b、外管;4b1、第二环盘;4b2、环形槽;4t、废水口;4r、导流仓;5、废水泵;5a、废水管路;5b、柔性气管;5c、补偿气管;6、保温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实用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实用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站,还包括中转回收仓2,中转回收仓2为封闭结构,并且其内部设有呈水平姿态的第一热利用机构3,中转回收仓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热利用机构,第二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换热管路4,每个第二换热管路4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4a和外管4b,内管4a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管4b的内壁间,内管4a外壁和外管4b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废水腔室,外管4b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废水口4t,并且其中一个废水口4t处于外管4b下方,另一个处于外管4b的上方,上下相邻的两个外管4b的一端通过一个导流仓4r相连通,所有导流仓4r与所有外管4b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废水管路5a,第一热利用机构3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回收仓(2),中转回收仓(2)为封闭结构,并且其内部设有呈水平姿态的第一热利用机构(3),中转回收仓(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热利用机构,第二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换热管路(4),每个第二换热管路(4)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4a)和外管(4b),内管(4a)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管(4b)的内壁间,内管(4a)外壁和外管(4b)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废水腔室,外管(4b)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废水口(4t),并且其中一个废水口(4t)处于外管(4b)下方,另一个处于外管(4b)的上方,上下相邻的两个外管(4b)的一端通过一个导流仓(4r)相连通,所有导流仓(4r)与所有外管(4b)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废水管路(5a),第一热利用机构(3)处于中转回收仓(2)内的下部区域,清水站通过清水泵(1)和清水管路依次与第一热利用机构(3)和最上方的一个内管(4a)连通,中转回收仓(2)的外部设有废水泵(5),废水泵(5)通过排污管路与最上方的一个外管(4b)的废水口(4t)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回收仓(2),中转回收仓(2)为封闭结构,并且其内部设有呈水平姿态的第一热利用机构(3),中转回收仓(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热利用机构,第二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换热管路(4),每个第二换热管路(4)均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4a)和外管(4b),内管(4a)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管(4b)的内壁间,内管(4a)外壁和外管(4b)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废水腔室,外管(4b)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废水口(4t),并且其中一个废水口(4t)处于外管(4b)下方,另一个处于外管(4b)的上方,上下相邻的两个外管(4b)的一端通过一个导流仓(4r)相连通,所有导流仓(4r)与所有外管(4b)构成一个迂回设置的废水管路(5a),第一热利用机构(3)处于中转回收仓(2)内的下部区域,清水站通过清水泵(1)和清水管路依次与第一热利用机构(3)和最上方的一个内管(4a)连通,中转回收仓(2)的外部设有废水泵(5),废水泵(5)通过排污管路与最上方的一个外管(4b)的废水口(4t)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4a)的一端焊接有与之同轴的第一环盘(4a2),第一环盘(4a2)能够与外管(4b)的端部螺纹连接,外管(4b)远离第一环盘(4a2)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第二环盘(4b1),第二环盘(4b1)与外管(4b)螺纹连接,第二环盘(4b1)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以供内管(4a)的另一端插入的环形槽(4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彩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