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其钻专利>正文

空气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868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气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壳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其特征在于: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换热管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组件;空气换热器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a、前期的准备;b、换热管的准备;c、换热管的安装;d、壳体的安装;e、风机的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由风机组件输入的空气进入壳体内与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空气被加热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到锅炉内进行助燃,从而提高了燃煤效率、降低了炉壁结露的倾向,节能降耗、减少了碳的排放量以及延长了锅炉使用寿命。

Air heat exchanger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heat exchanger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including a shell bod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hell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shell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heat exchange tube inlet and a heat exchange tube outle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heat exchange tube is communicated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nlet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outlet, a stable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shell body, and a fan assembly is arranged at the air inlet; the air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air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steps: A.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B. preparation of heat exchange tube; C. installation of heat exchange tube; D. installation of shell; e. installation of fa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indirect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air input by the fan assembly and the steam in the shell, after the air is heated, it is discharged into the boiler through the air outlet for combustion supporting, thus improving the coal-fired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condensation tendency of the furnace wall, saving energy and consumption,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设备
,具体涉及空气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水废气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弃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发电厂内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排出的低压蒸汽导入凝气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后变成冷凝水进入锅炉循环使用。这一过程,冷却水带走低压蒸汽的冷凝热,电厂系统损失40%~60%总热能,使得总体热能利用率降到35%~40%。锅炉在通过风机进行一次、二次进风输入锅炉内助燃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低,导致锅炉进风温度过低,降低了燃煤热效率,增加了炉壁结露倾向,大大增加了资源消耗,增加了碳的排放以及降低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空气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在壳体的外侧安装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在壳体内安装换热管,换热管连通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换热管与壳体之间安装稳固机构,在壳体的外侧的进气口处安装风机组件,通过风机组件将空气吹入到壳体内,蒸汽作为热源,从换热管进口进入流经换热管,在从换热管出口流出,由风机组件输入的空气进入壳体内与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空气被加热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到锅炉内进行助燃,从而提高了燃煤效率、降低了炉壁结露的倾向,节能降耗、减少了碳的排放量以及延长了锅炉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气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壳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其特征在于: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换热管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进气口处设有风机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外侧安装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在壳体内安装换热管,换热管连通换热管进口和换热管出口,换热管与壳体之间安装稳固机构,在壳体的外侧的进气口处安装风机组件,通过风机组件将空气吹入到壳体内,蒸汽作为热源,从换热管进口进入流经换热管,在从换热管出口流出,由风机组件输入的空气进入壳体内与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空气被加热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到锅炉内进行助燃,从而提高了燃煤效率、降低了炉壁结露的倾向,节能降耗、减少了碳的排放量以及延长了锅炉使用寿命。进一步,壳体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进气口设于左面板,出气口设于右面板,换热管进口设于前面板,换热管出口设于后面板,稳固机构的顶部与上面板固定连接,稳固机构的底部与下面板固定连接。通过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将壳体进行完全封闭,避免了换热管的热量流失,增加了壳体内换热的效率,并且使得换热管与稳固机构均内固定在壳体内,增加了换热管与稳固机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换热管为S型结构,换热管的外侧焊接有翅片,稳固机构固定连接于换热管的折弯处。S型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效果,增加了蒸汽在换热管内流动的时间,S型结构与翅片均增加了换热面积,增加了壳体内换热的效率,蒸汽在换热管的折弯处压力大,对管壁的冲击大,在换热管的折弯处增加稳固机构,避免了换热管的形变与破损。进一步,风机组件包括蜗壳风机、固定座与电机,固定座设于壳体的外侧的底部,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蜗壳风机的顶端设有吹风口,吹风口与进气口之间连通,蜗壳风机的外侧设有从动轴,电机的端部设有主动轴,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连接有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蜗壳风机转动,从而将外界的空气通入吹风口进入到进风管道,再从进风管道进入到进气口,然后从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进一步,蜗壳风机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架。风机支架的设置,提高了蜗壳风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稳固机构包括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换热管的外侧,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之间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可以根据换热管的高度与位置来调节固定组件,从而使得固定组件能够固定在换热管的外侧。进一步,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升降板可以根据换热管的高度,沿着支撑杆的方向进行上下调节,调节板与升降板转动连接,调节板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可以根据换热管折弯处的位置来进行转动调节板,从而保证了固定组件能够固定连接在换热管的外侧。进一步,固定组件包括上托架、下托架与连接件,上托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底座,下托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均活动连接在调节组件上,上托架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下托架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上托架抵住换热管的顶部,下托架抵住换热管的底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将换热管的外侧卡紧,换热管的受力通过上托架、下托架传递到支撑杆上,支撑杆将力最终传递到壳体上,从而对换热管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增开了换热管运行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第一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二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连接件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端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相匹配,定位块上设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拧紧于定位块的两端。通过将连接块上的定位块卡紧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再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母,使得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空气换热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前期的准备与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测量设计,确定换热器的安装位置、以及换热管的数量;b、换热管的准备换热管采用翅片管,将翅片缠绕在钢管的同时,利用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翅片和钢管的外表面加热,直至塑性状态或熔化,在缠绕翅片的一定压力下完成焊接;c、换热管的安装1)换热管两端的装夹先拧松第一调节杆上下两端的第二螺母,然后沿着第二螺纹杆的方向移动第一调节杆,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拧紧第二螺母在第一调节杆的上下两端,然后将第一调节杆左端的左托架向第一调节杆的中心位置移动,使左托架抵住换热管进气端的左侧,将第一调节杆右端的右托架向第一调节杆的中心位置移动,使右托架抵住换热管进气端的右侧,再将左托架与右托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对换热管的进气端进行装夹,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对换热管出气端的装夹;2)进气总管与出气总管的装夹先拧松上方的第二调节杆上下两端的第三螺母,然后沿着第三螺纹杆的方向移动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拧紧第三螺母在第二调节的上下两端,再沿着第二调节杆的方向移动连接杆,使得连接杆的底部紧贴进气总管的顶端,再拧紧连接杆上紧固螺丝,使得连接杆与进气总管的顶端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步骤,将位于下方的连接杆与进气总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对进气总管的装夹,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对出气总管的装夹;3)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的焊接进气总管与出气总管的装夹完成后,分别将换热管进口焊接在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进口与所述换热管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所述进气口处设有风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换热管进口与换热管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进口与所述换热管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所述进气口处设有风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左面板,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右面板,所述换热管进口设于所述前面板,所述换热管出口设于后面板,所述稳固机构的顶部与所述上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稳固机构的底部与所述下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S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外侧焊接有翅片,所述稳固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换热管的折弯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风机、固定座与电机,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的底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蜗壳风机的顶端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连通,所述蜗壳风机的外侧设有从动轴,所述电机的端部设有主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连接有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风机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托架、下托架与连接件,所述上托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底座,所述下托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均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上托架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托架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托架抵住所述换热管的顶部,所述下托架抵住所述换热管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拧紧于所述定位块的两端。


10.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器的安装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钻
申请(专利权)人:陈其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