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7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后缸盖,所述缸筒内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穿过前缸盖螺纹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后缸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后缸盖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所述后缸盖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所述环形缓冲板临近后缸盖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定位孔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缸筒于所述环形缓冲板前端设置有限位环,通过挤压弹簧与环形缓冲板的配合,使得缸筒内的活塞杆在后退撞击后缸盖时得到了充分的缓冲,保护了内部结构,延长了后缸盖及整个起升油缸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slow pressure lifting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il cylinder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low pressure type lifting oil cylinder, including a cylinder barrel,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cylinder barr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cylinder head and a rear cylinder head, the cylinder barre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piston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front cylinder head and connected with a guide sleeve,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cylinder hea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ar cylind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acing direction The inner limit hole, the bottom end of the limit hole is coaxially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the annular buffe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r cylinder head and the piston rod, the side of the annular buffer plate adjacent to the rear cylind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the extrusion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cylinder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ring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annular buffer plate, through which the With the cooperation, the piston rod in the cylinder barrel is fully buffered when it impacts the rear cylinder head backwar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is protect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ar cylinder head and the whole lifting cylinder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
:本技术涉及油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
技术介绍
:侧行油缸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侧行油缸的实际使用中,侧行油缸通过活塞杆的往复活塞运动完成工位动作。目前,活塞杆在缸筒内进行活塞运动时,在此过程中,活塞杆的后端往往对后缸盖进行冲击,长此以往,后缸盖则会形成疲劳,强度下降,缩短了后缸盖及整个油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以及缸筒前后两端设置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缸筒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后缸盖,且所述前缸盖、后缸盖均与所述缸筒螺纹连接,所述缸筒内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穿过前缸盖螺纹连接有导向套,所述活塞杆临近底部套接有活塞,所述后缸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后缸盖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定位孔的内径,所述后缸盖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所述环形缓冲板临近后缸盖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且二者之间活动套接配合,所述套筒与定位孔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缸筒于所述环形缓冲板前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出油口的后端,且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缓冲板前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块、固定环,所述固定板与后缸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后缸盖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竖向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弹簧一端与环形缓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孔的底部相抵。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弹簧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挤压弹簧与环形缓冲板的配合,使得缸筒内的活塞杆在后退撞击后缸盖时得到了充分的缓冲,保护了内部结构,延长了后缸盖及整个起升油缸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环形缓冲板、套筒、挤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缸筒;2-进油口;3-出油口;4-前缸盖;5-后缸盖;6-活塞杆;7-导向套;8-活塞;9-定位机构;10-限位孔;11-定位孔;12-环形缓冲板;13-套筒;14-挤压弹簧;15-限位环;16-橡胶垫;17-固定板;18-固定块;19-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1,以及缸筒1前后两端设置的进油口2与出油口3,所述缸筒1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4、后缸盖5,且所述前缸盖4、后缸盖5均与所述缸筒1螺纹连接,所述缸筒1内置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前端穿过前缸盖4螺纹连接有导向套7,所述活塞杆6临近底部套接有活塞8,所述后缸盖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9,所述后缸盖5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10,所述限位孔10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11,且所述限位孔10的内径大于定位孔11的内径,所述后缸盖5与活塞杆6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12,所述环形缓冲板12临近后缸盖5一侧设置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孔10相对应,且二者之间活动套接配合,所述套筒13与定位孔11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缸筒1于所述环形缓冲板12前端设置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位于所述出油口3的后端,且所述限位环15的内径大于活塞杆6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缓冲板12前端设置有橡胶垫16,所述橡胶垫16与所述环形缓冲板12固定连接,橡胶垫16的设置可以减缓活塞杆6与环形缓冲板12之间的冲击,避免二者之间的恶性磨损。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固定板17、固定块18、固定环19,所述固定板17与后缸盖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7远离后缸盖5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竖向的固定环19,所述固定环19之间连接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底部与所述固定板17固定连接,定位机构9的设置便于油缸的整体安装,其中,固定块18的设置加强了固定环19的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1,以及缸筒1前后两端设置的进油口2与出油口3,所述缸筒1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4、后缸盖5,且所述前缸盖4、后缸盖5均与所述缸筒1螺纹连接,所述缸筒1内置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前端穿过前缸盖4螺纹连接有导向套7,所述活塞杆6临近底部套接有活塞8,所述后缸盖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9,所述后缸盖5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10,所述限位孔10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11,且所述限位孔10的内径大于定位孔11的内径,所述后缸盖5与活塞杆6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12,所述环形缓冲板12临近后缸盖5一侧设置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孔10相对应,且二者之间活动套接配合,所述套筒13与定位孔11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缸筒1于所述环形缓冲板12前端设置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位于所述出油口3的后端,且所述限位环15的内径大于活塞杆6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弹簧14一端与环形缓冲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孔11的底部相抵,该设置便于环形缓冲板12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工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弹簧14为不锈钢材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1),以及缸筒(1)前后两端设置的进油口(2)与出油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4)、后缸盖(5),且所述前缸盖(4)、后缸盖(5)均与所述缸筒(1)螺纹连接,所述缸筒(1)内置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前端穿过前缸盖(4)螺纹连接有导向套(7),所述活塞杆(6)临近底部套接有活塞(8),所述后缸盖(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9),所述后缸盖(5)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10),所述限位孔(10)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11),且所述限位孔(10)的内径大于定位孔(11)的内径,所述后缸盖(5)与活塞杆(6)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12),所述环形缓冲板(12)临近后缸盖(5)一侧设置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孔(10)相对应,且二者之间活动套接配合,所述套筒(13)与定位孔(11)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缸筒(1)于所述环形缓冲板(12)前端设置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位于所述出油口(3)的后端,且所述限位环(15)的内径大于活塞杆(6)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压型起升油缸,包括缸筒(1),以及缸筒(1)前后两端设置的进油口(2)与出油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缸盖(4)、后缸盖(5),且所述前缸盖(4)、后缸盖(5)均与所述缸筒(1)螺纹连接,所述缸筒(1)内置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前端穿过前缸盖(4)螺纹连接有导向套(7),所述活塞杆(6)临近底部套接有活塞(8),所述后缸盖(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9),所述后缸盖(5)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的限位孔(10),所述限位孔(10)的底端同轴开设有的定位孔(11),且所述限位孔(10)的内径大于定位孔(11)的内径,所述后缸盖(5)与活塞杆(6)之间设置有环形缓冲板(12),所述环形缓冲板(12)临近后缸盖(5)一侧设置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孔(10)相对应,且二者之间活动套接配合,所述套筒(13)与定位孔(11)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缸筒(1)于所述环形缓冲板(12)前端设置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