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417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液压油箱、回转控制阀及回转驱动组件,变量泵和液压油箱分别与回转控制阀的两个输入口连通,回转控制阀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转油路和第二回转油路与回转驱动组件的两个油口连通,第一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阀,第二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先导控制阀,第一先导控制阀和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先导油口均通过回转减压阀与压力油源连通。工程机械包括工作装置及上述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工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工作装置,能够为工作装置和其回转驱动组件提供过载保护,提高工作装置的抗冲击性能。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hydraulic oil tank, slewing control valve and slewing drive component. The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and hydraulic oil tan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input ports of slewing control valve. The two output ports of slewing control valv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oil ports of slewing drive component through the first slewing oil circuit and the second slewing oil circuit. The first slewing oil circui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lot control valve, A second pilot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wing oil circuit, and the pilot oil ports of the first pilot control valve and the second pilot control valve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pressure oil source through the swing reducing valve.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cludes the working device and the above-mentione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ntrols the working device.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working devic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overload protection for the working device and its rotary driving components, and improve the impac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平地机是典型的一种以铲刀为主、多种附具可选的牵引式作业机械,主要用于大面积平整场地、修路、物料撒落清理、刮坡、刮沟、修边渠、边沟、除雪、农田整理、矿区道路平整和露天矿土层剥离等工作。在平地机工作中操作者不断操纵左右铲刀升降手柄、铲刀侧摆手柄、铲刀回转手柄、铲刀侧移手柄及铲刀倾角手柄从而通过相应的多路阀控制左右铲刀升降油缸、铲刀侧摆油缸、铲刀回转、铲刀侧移油缸、铲刀倾角油缸等动作,调整工作装置空间位置,满足工况施工需求。在道路撒落物料清理和除雪工况,目的仅是清理道路上撒落物料和除雪,不能破坏道路表面。此工况要求操作者时刻注意路面状态,不断连续操作各操作手柄控制工作装置位置,在清理撒落物料或除雪的同时避免对路面结构的损坏,根据统计此工况下左右铲刀手柄控制频率240~300次/小时,铲刀侧摆手柄控制频率在100~150次/小时,操作者很容易疲劳。而且在除雪工况时若积雪已覆盖道路表面,操作者无法判断积雪下面道路的状态,很容易造成工作装置的冲击和对路面的破坏。为对平地机运行过程中,对铲刀进行保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铲刀升降液压缓冲装置的平地机,其通过在驱动铲刀升降的回路中的液压锁同向油缸的无杆腔的通路间加装由电磁阀和蓄能器组成的液压缓冲装置,工作装置在矿区道路、矿区土层剥离、原生土平整等工况工作时,电磁阀得电,蓄能器与左右铲刀升降油缸活塞端相通。当遇到障碍物冲击时因左右铲刀升降油缸活塞端与蓄能器相通,左右铲刀升降油缸提升压缩蓄能器油液,形成一定的缓冲,降低障碍物对工作装置及整机的冲击。但在工程机械的实际作业中,铲刀切削深度较深遇到障碍物冲击时因铲刀前面堆积物料负载较大,左右铲刀升降油缸蓄能器冲击能力有限,对工作装置回转机构冲击较大,而现有技术提供的液压缓冲装置并不能对工作装置的回转冲击进行缓冲,因此难以对工作装置形成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能够实现对工作装置的回转冲击缓冲,提高对工作装置的过载保护性能,提高工作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提高工程机械的过载保护性能,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液压油箱、回转控制阀及回转驱动组件,所述变量泵和所述液压油箱分别与回转控制阀的两个输入口连通,所述回转控制阀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转油路和第二回转油路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的两个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阀,所述第二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先导控制阀,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先导油口均通过回转减压阀与压力油源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梭阀和第二梭阀,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回转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梭阀的第三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梭阀的第四进油口与所述回转减压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梭阀的第二出油口均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和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先导油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和回转控制阀之间,所述第二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和所述回转控制阀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并联,且所述回转控制阀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的一个油口导通,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的导通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回转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并联,且所述回转控制阀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的另一个油口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导通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均为先导溢流阀,所述先导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的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溢流阀的出油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回转油路或所述第二回转油路连通,所述先导溢流阀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回转减压阀选择性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先导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均为常断式先导换向阀,所述先导换向阀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断开的第一状态及所述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导通的第二状态,先导换向阀的先导油口与所述回转减压阀选择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减压阀为比例减压阀。进一步地,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回转换向阀、第一回转油缸和第二回转油缸,所述回转换向阀的两个输入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和所述第二回转油路连通,所述回转换向阀具有第一输出油口、第二输出油口、第三输出油口和第四输出油口,第一输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回转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输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转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三输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回转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四输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转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和涡轮减速机,所述液压马达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和所述第二回转油路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涡轮减速机连接。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工作装置,还包括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工作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回转减压阀,使回转减压阀的进油口与压力油源连通,出油口与回转平衡阀中的第一先导控制阀和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先导油口连通,能够为第一先导控制阀和第二先导控制阀的先导阀芯施加先导作用力,降低及调节回转驱动组件被动回转所需的外载荷作用力大小,提高对工作装置的过载保护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工程机械,通过采用上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过载保护性能,提高工作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部分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回转液压控制模块的部分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回转液压控制模块的部分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回转液压控制模块的部分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7为图6中升降液压控制模块的部分远离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9为图8中多路阀的液压原理图。图中标记如下:11-主出油口;12-回油口;13-压力油源;2-多路阀;21-升降控制阀;22-侧摆控制阀;23-回转控制阀;31-升降油缸;32-侧摆油缸;33-回转驱动组件;331-回转换向阀;3311-第一输入油口;3312-第二输入油口;3313-第一输出油口;3314-第二输出油口;3315-第三输出油口;3316-第四输出油口;332-第一回转油缸;333-第二回转油缸;334-液压马达;335-涡轮减速机;41-升降平衡阀;42-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液压油箱、回转控制阀(23)及回转驱动组件(33),所述变量泵和所述液压油箱分别与回转控制阀(23)的两个输入口连通,所述回转控制阀(23)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转油路(91)和第二回转油路(92)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33)的两个油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91)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阀(431),所述第二回转油路(92)上设置有第二先导控制阀(432),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432)的先导油口均通过回转减压阀(82)与压力油源(1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液压油箱、回转控制阀(23)及回转驱动组件(33),所述变量泵和所述液压油箱分别与回转控制阀(23)的两个输入口连通,所述回转控制阀(23)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转油路(91)和第二回转油路(92)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33)的两个油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91)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阀(431),所述第二回转油路(92)上设置有第二先导控制阀(432),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432)的先导油口均通过回转减压阀(82)与压力油源(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梭阀(435)和第二梭阀(436),所述第一梭阀(435)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91)连通,所述第一梭阀(435)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回转油路(92)连通,所述第二梭阀(436)的第三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梭阀(435)的第一出油口(4351)连通,所述第二梭阀(436)的第四进油口与所述回转减压阀(8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梭阀(436)的第二出油口(4361)均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和第二先导控制阀(432)的先导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和回转控制阀(23)之间,所述第二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432)和所述回转控制阀(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油路(9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33),所述第一单向阀(433)与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并联,且所述回转控制阀(23)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433)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33)的一个油口导通,所述第一单向阀(433)和所述第一先导控制阀(431)的导通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回转油路(92)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34),所述第二单向阀(434)与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432)并联,且所述回转控制阀(23)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434)与所述回转驱动组件(33)的另一个油口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434)和所述第二先导控制阀(432)的导通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国华马承钊冯克祥王桂印李勇赵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