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5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包括壳体、螺杆泵、齿轮泵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设于螺杆泵的螺杆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齿轮泵的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随动齿轮、以及用于控制随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间周向限定的调节组件,驱动齿轮和随动齿轮间一一对应啮合;调节组件包括与主动齿轮的转轴间周向锁定、轴向活动的连接轮,以及用于带动连接轮轴向滑移的拨动件。通过拨动件控制连接轮在主动齿轮的转轴上滑移,当一个连接轮上的第二连接齿与之相应的随动齿轮的第一连接齿啮合后,该随动齿轮就会带动连接轮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控制哪个随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调节传动比。

Polycarbonate melt transfe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carbonate melt delivery pump,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crew pump, a gear pump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wherei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two driving gears with different tooth numbers arranged on the screw of the screw pump, two follow-up gears with different tooth numbers rotating on the driving gear connected to the gear pump, and an adjust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circumferential limit between the follow-up gear and the driving gear Components, driving gear and follow-up gear are meshed one by one correspondingly;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necting wheel with circumferential locking and axial movement between the rotating shafts of the driving gear, and a toggle for driving the sliding of the connecting shafts. The connecting wheel is controlled to slide on the shaft of the driving gear by means of the toggle. Wh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tooth on a connecting wheel is mesh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tooth of the corresponding follow-up gear, the follow-up gear will drive the connecting wheel to rotate, thus driving the driving gear to rotate, thus controlling which follow-up gear drives the driving gear to rotate and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
本技术涉及输送泵
,特别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为CN204692083U、申请日为2015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内串联设有与进料口相连的齿轮泵以及与出料口相连的螺杆泵,齿轮泵包括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螺杆泵包括螺杆,螺杆延伸至主动齿轮下方,螺杆的端部连接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装置,螺杆的端部与主动齿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将螺杆直接延伸至主动齿轮下方。上述专利通过将熔融物料从齿轮泵内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被压缩输送出来之后,随即可以直接到达螺杆泵的螺杆上,立即可以进行二级压缩,从而省去了物料流道的传输,减少了熔融物料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避免了不必要的动能损失。然而,由于主动齿轮是通过传动装置由螺杆同步驱动的,因此,两者间的传动比是由传动装置决定的,而传动装置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成的,因此,其传动比是固定的。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根据主动齿轮与螺杆间传动比不同,出料口中输出的聚碳酸酯熔体的粘度也会有所不同,此外,由于聚碳酸酯熔体原料中成分不同以及一些杂质的存在,使得初始时熔体的粘度也是存在区别的,如果传动比过小,则会出现无法稳定输送的问题。由于以上种种限定,导致一款输送泵其仅能适用于单种或个别的几种熔体的输送,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具有增大应用范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br>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包括壳体、螺杆泵、齿轮泵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螺杆泵的螺杆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齿轮泵的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随动齿轮、以及用于控制随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间周向限定的调节组件,所述驱动齿轮和随动齿轮间一一对应啮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主动齿轮的转轴间周向锁定、轴向活动的连接轮,以及用于带动连接轮轴向滑移的拨动件,所述连接轮设于两随动齿轮之间,且所述随动齿轮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齿,所述连接轮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齿啮合的第二连接齿。如此设置,设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用来带动两随动齿轮在主动齿轮的转轴上转动,再通过拨动件控制连接轮在主动齿轮的转轴上滑移,当一个连接轮上的第二连接齿与之相应的随动齿轮的第一连接齿啮合后,该随动齿轮就会带动连接轮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当需要调节传动比时,拨动拨动件使得连接轮滑动后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齿与另一随动齿轮上的第一连接齿啮合即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动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周向活动、轴向定位套设在连接轮外。如此设置,使得拨动件能够在拨动连接轮的同时,不会有影响连接轮的转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轮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连接环内侧设置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凸环。如此设置,实现连接环与连接轮之间周向活动、周向定位的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动件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形成操作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供拨动件滑移的滑槽。如此设置,在壳体外控制操作部来使拨动件在滑槽上滑移,即可控制连接轮在主动齿轮的转轴上滑移,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操作部上滑移连接有一操作把手,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可供操作把手插入的限位插槽。如此设置,通过操作把手和限位插槽的设置,使连接轮在分别与两随动齿轮啮合的两个工位时,能够对拨动件进行位置限定,从而对连接轮进行轴向定位,避免在使用时第一连接齿与第二连接齿发生分离。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操作把手与拨动件间设置有一向操作把手提供向拨动件另一端移动趋势力的压缩弹簧。如此设置,通过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在不受外力时,操作把手能够保持插入到限位插槽中,在需要滑动拨动件时,提起操作把手进行滑移即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轮内侧设置有与连接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如此设置,实现连接轮与诸多齿轮的转轴之间的轴心滑移、轴向定位的连接关系。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连接齿和第二连接齿的端面均呈弧形设置。如此设置,通过弧形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齿与第二连接齿对位进行啮合时提供导向,使两者更容易完成啮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操作把手控制拨动件活动,从而带动连接轮在主动齿轮的转轴上滑移,控制连接轮与两随动齿轮之间的是否连接,从而控制主动齿轮的转轴与随动齿轮中的哪个进行连接,而两随动齿轮的齿数不同,因此实现传动比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操作把手与限位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滑槽;12、限位插槽;2、齿轮泵;21、进料口;22、主动齿轮;221、连接齿轮;3、螺杆泵;31、出料口;32、螺杆;41、驱动齿轮;42、随动齿轮;43、调节组件;431、连接轮;4311、环形凹槽;432、拨动件;4321、连接环;4322、挡板;51、第一连接齿;52、第二连接齿;6、操作把手;7、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螺杆泵3和齿轮泵2,螺杆泵3和齿轮泵2设置于壳体1内,在壳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31,进料口21设于齿轮泵2上,出料口31设于螺杆泵3上。参照图2,螺杆泵3内设置有螺杆32,齿轮泵2中设置有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螺杆32的一端伸入齿轮泵2中,且位于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之间的下方。如图2和图3所示,齿轮泵2的背面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两驱动齿轮41、两随动齿轮42和一调节组件43,两驱动齿轮41均固定设于螺杆泵3的螺杆32端部,两随动齿轮42均转动连接在齿轮泵2的主动齿轮22的转轴上,两驱动齿轮41、以及两随动齿轮42的齿数均不同,且驱动齿轮41与随动齿轮42两两间啮合。结合附图5,调节组件43包括连接轮431和拨动件432,在两随动齿轮42之间的一端主动齿轮22的转轴上设置有连接齿轮221,连接轮431内侧设置有与连接齿轮221啮合的内齿轮,连接轮431插设在主动齿轮22的转轴上、可以在转轴上滑移并与转轴之间同步转动。两随动齿轮42的相对的一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齿51,连接轮43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齿51啮合的第二连接齿52,第一连接齿51和第二连接齿52的端面均呈弧形设置。在连接轮431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凹槽4311,拨动件43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4321,连接环4321内侧设置有与环形凹槽4311配合的凸环,通过环形凹槽4311与凸环的配合,连接环4321周向活动、轴向定位套设在连接轮431外。拨动件432的另一端伸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包括壳体(1)、螺杆泵(3)、齿轮泵(2)和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螺杆泵(3)的螺杆(32)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驱动齿轮(41)、转动连接于齿轮泵(2)的主动齿轮(22)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随动齿轮(42)、以及用于控制随动齿轮(42)和驱动齿轮(41)间周向限定的调节组件(43),所述驱动齿轮(41)和随动齿轮(42)间一一对应啮合;/n所述调节组件(43)包括与主动齿轮(22)的转轴间周向锁定、轴向活动的连接轮(431),以及用于带动连接轮(431)轴向滑移的拨动件(432),所述随动齿轮(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齿(51),所述连接轮(43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齿(51)啮合的第二连接齿(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包括壳体(1)、螺杆泵(3)、齿轮泵(2)和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螺杆泵(3)的螺杆(32)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驱动齿轮(41)、转动连接于齿轮泵(2)的主动齿轮(22)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随动齿轮(42)、以及用于控制随动齿轮(42)和驱动齿轮(41)间周向限定的调节组件(43),所述驱动齿轮(41)和随动齿轮(42)间一一对应啮合;
所述调节组件(43)包括与主动齿轮(22)的转轴间周向锁定、轴向活动的连接轮(431),以及用于带动连接轮(431)轴向滑移的拨动件(432),所述随动齿轮(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齿(51),所述连接轮(43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齿(51)啮合的第二连接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其特征是:所述拨动件(43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4321),所述连接环(4321)周向活动、轴向定位套设在连接轮(43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酸酯熔体输送泵,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轮(431)的外侧设置有一环形凹槽(4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燕峰周展许义周志峰郑俊王昕扈存才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