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650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标样配制;S2、样品处理;S3、分析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S1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抗氧剂1076标准溶液、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标准溶液、S2中的待测液,其中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5mL/min;空气流速为400 mL/min;氢气流速为30 mL/min;柱流量为2.5mL/min;进样口温度300℃;进样量为50μL;分流比为5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以20℃/min升温至300℃,保持5min;传输线温度320℃;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溶剂延迟6.0min;选择离子检测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因良好的力学性能、耐高低温、透光性好和较好的阻燃性和电绝缘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但由于PC结构中的碳酸酯键对水和热比较敏感,在加工、储存和使用时容易发生降解,从而产生黄变和力学性能的消失。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防止上述现象的产生,延长PC制品的使用寿命。抗氧剂1076是PC制品中常用的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然而抗氧剂加入的量至关重要,过少,则起不到抗黄变的效果;过多,则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物理性能降低,因此找到有效、快速且准确测定PC粒子中抗氧剂的含量的方法十分必要,可以帮助企业监控产品质量,监控产品生产的稳定性,确保产品后续的正常使用。目前针对抗氧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和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法。已有研究检测的基质主要集中在食品包装、药物包装和油品等领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标样配制/n分别精确称取25.0mg的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分别用溶剂溶解配置成1000mg/L的标准溶液,进一步用沉淀剂分别逐级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5、1、2、5、10、15、20、50、100mg/L的抗氧剂1076标准溶液以及0.05、0.1、0.2、0.5、1.0、1.5、2.0、5.0、10mg /L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标准溶液;/nS2、样品处理/n称取1.0g PC样品加入50mL溶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待测液;/nS3、分析检测/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S1中不同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塑料颗粒中抗氧剂1076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标样配制
分别精确称取25.0mg的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分别用溶剂溶解配置成1000mg/L的标准溶液,进一步用沉淀剂分别逐级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5、1、2、5、10、15、20、50、100mg/L的抗氧剂1076标准溶液以及0.05、0.1、0.2、0.5、1.0、1.5、2.0、5.0、10mg/L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标准溶液;
S2、样品处理
称取1.0gPC样品加入50mL溶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待测液;
S3、分析检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S1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抗氧剂1076标准溶液、抗氧剂1076分解产物标准溶液、S2中的待测液,其中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5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色谱柱选用HP-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柱流量为2.5mL/min;进样口温度300℃;进样量为50μL;分流比为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邱琪浩张豪杰应杰周志峰顾亥楠何燕峰施懿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