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54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其包括口模与芯棒,口模上设置有通孔,芯棒设置在通孔中,芯棒与通孔同轴,芯棒外表面与通孔内侧壁之间形成流道腔,还包括:不粘外圈、不粘内圈与固定组件,不粘外圈设置在口模靠近出料方向一端的端口处,不粘外圈内侧壁与通孔侧壁相平,不粘内圈设置在芯棒靠近出料方向的一端,不粘内圈外侧壁与芯棒表面相平,不粘外圈的内侧壁与管坯外表面接触,不粘内圈的外侧壁与管坯的内表面接触,不粘外圈通过固定组件与口模固定连接,不粘内圈通过固定组件与芯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得生产出来的塑料管材表面更加光滑的效果。

A kind of mouth mode brighte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uth mold pol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uth mold and a core bar, the mouth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core bar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core bar and the through hole are coaxial, the flow channel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re ba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includes: the non stick outer ring, the non stick inner ring and the fixed component, the non stick outer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port of the mouth mold near the end of the discharging direction, and the non stick outer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ring The side wall is flush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non stick inner ring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mandrel near the discharge directi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n stick inner ring is flush with the mandrel surfa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non stick outer r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ube blank,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n stick inner ring is in contact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ube blank, the non stick outer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ie through the fixed component, and the non stick inner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ndrel through the fixed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making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ed plastic pipe more smo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模增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制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口模增光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管材作为化学建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优越的性能,卫生、环保、低耗等为广大用户所广泛接受,主要有UPVC排水管,UPVC给水管,铝塑复合管,聚乙烯(PE)给水管材这几种,管材生产线由控制系统、挤出机、机头、牵引机、行星切割装置及翻料架组成。现有的挤出机在生产塑料管材时,首先将原料高温变成熔融状态,之后熔融状态下的原料再被挤出机挤出通过口模中的流道腔,口模中的流道腔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挤压形成管坯,最后管坯从口模中的流道腔中出来,口模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且呈圆柱形,流道腔由口模与芯棒围成,口模中间设置有通孔,芯棒处于口模通孔中间且与通孔同轴,芯棒呈圆柱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流道腔为芯棒表面与口模通孔侧壁之间的空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管坯在从流道腔中出来之后,因管坯还处于高温的状态,管坯质地较柔软,管坯表面很容易与口模表面及芯棒表面形成粘连,使得管坯表面留下粘连的痕迹,导致管坯表面不够光滑,影响塑料管材质量,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其具有使得生产出来的塑料管材表面更加光滑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包括口模与芯棒,所述口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芯棒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芯棒与所述通孔同轴,所述芯棒外表面与所述通孔内侧壁之间形成流道腔,还包括:不粘外圈、不粘内圈与固定组件,所述不粘外圈设置在所述口模靠近出料方向一端的端口处,所述不粘外圈内侧壁与所述通孔侧壁相平,所述不粘内圈设置在所述芯棒靠近出料方向的一端,所述不粘内圈外侧壁与所述芯棒表面相平,所述不粘外圈的内侧壁与管坯外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内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管坯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外圈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口模固定连接,所述不粘内圈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芯棒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坯在口模与芯棒之间的流道腔中出来之后,马上就进入到不粘内圈与不粘外圈之间的空间,因管坯在经过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时,管坯内外表面均不与不粘外圈表面和不粘内圈表面相粘连,使得管坯表面就不会有更多粘连的痕迹,同时管坯在经过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之间的空间时,不粘内圈与不粘外圈还会将管坯内外表面进行抚平,抚平之后使得管坯表面更加的光滑,提升了塑料管材的生产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所述不粘外圈上,所述第二螺栓设置在所述不粘内圈上,所述第一螺栓远离所述不粘外圈表面的端面与所述不粘外圈表面相平,所述第二螺栓远离所述不粘内圈表面的端面与所述不粘内圈表面相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的设置,使得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分别被牢牢固定住,第一螺栓远离不粘内圈表面的端面与不粘外圈表面相平,第二螺栓远离不粘内圈表面的端面与不粘内圈表面相平,使得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阻碍,而且节省了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口模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芯棒上,所述不粘外圈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不粘内圈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粘外圈与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不粘内圈与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使得不粘内圈与不粘内圈既可以被固定住,又可以被取下,而且取下时比较方便,有利于安装与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粘外圈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口模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从所述不粘外圈靠近所述口模一端伸进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凹槽槽底螺纹连接,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壁厚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一个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与第一固定件的壁厚相同,使得第一固定件在与不粘外圈连接时,还不占有不粘外圈的内部空间,第一固定件也不会对不粘外圈的工作产生阻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不粘内圈的内侧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件与不粘内圈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固定件在达到固定住不粘内圈目的的同时还不会影响不粘内圈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粘外圈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不粘外圈铰接,所述不粘内圈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不粘内圈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取下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时更好着力,便于更换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粘外圈外侧壁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适配,所述不粘内圈内侧壁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的设置,在不使用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时,可以很好的将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隐藏起来,使得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不易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拉环在所述不粘外圈外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拉环在所述不粘内圈内侧壁上也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对称的第一拉环与两个对称的第二拉环,使得操作人员在取下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时更好着力,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更少的力将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取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管坯在口模与芯棒之间的流道腔中出来之后,马上就进入到不粘内圈与不粘外圈之间的空间,因管坯在经过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时,管坯内外表面均不与不粘外圈表面和不粘内圈表面相粘连,使得管坯表面就不会有更多粘连的痕迹,同时管坯在经过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之间的空间时,不粘内圈与不粘外圈还会将管坯内外表面进行抚平,抚平之后使得管坯表面更加的光滑,提升了塑料管材的生产质量;2.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的设置,使得不粘外圈与不粘内圈分别被牢牢固定住,第一螺栓远离不粘内圈表面的端面与不粘外圈表面相平,第二螺栓远离不粘内圈表面的端面与不粘内圈表面相平,使得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阻碍,而且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模;11、通孔;12、第二螺纹孔;2、芯棒;21、第四螺纹孔;3、不粘外圈;31、第一螺纹孔;32、凹槽;33、第一环形槽;331、第二铰接孔;332、第一铰接柱;4、不粘内圈;41、第三螺纹孔;42、第二环形槽;421、第四铰接孔;422、第二铰接柱;5、固定组件;51、第一螺栓;52、第二螺栓;53、第一固定件;531、第一法兰盘;54、第二固定件;541、第二法兰盘;6、流道腔;7、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包括口模(1)与芯棒(2),所述口模(1)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芯棒(2)设置在所述通孔(11)中,所述芯棒(2)与所述通孔(11)同轴,所述芯棒(2)外表面与所述通孔(11)内侧壁之间形成流道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粘外圈(3)、不粘内圈(4)与固定组件(5),所述不粘外圈(3)设置在所述口模(1)靠近出料方向一端的端口处,所述不粘外圈(3)内侧壁与所述通孔(11)侧壁相平,所述不粘内圈(4)设置在所述芯棒(2)靠近出料方向的一端,所述不粘内圈(4)外侧壁与所述芯棒(2)表面相平,所述不粘外圈(3)的内侧壁与管坯外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内圈(4)的外侧壁与所述管坯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外圈(3)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与所述口模(1)固定连接,所述不粘内圈(4)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与所述芯棒(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包括口模(1)与芯棒(2),所述口模(1)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芯棒(2)设置在所述通孔(11)中,所述芯棒(2)与所述通孔(11)同轴,所述芯棒(2)外表面与所述通孔(11)内侧壁之间形成流道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粘外圈(3)、不粘内圈(4)与固定组件(5),所述不粘外圈(3)设置在所述口模(1)靠近出料方向一端的端口处,所述不粘外圈(3)内侧壁与所述通孔(11)侧壁相平,所述不粘内圈(4)设置在所述芯棒(2)靠近出料方向的一端,所述不粘内圈(4)外侧壁与所述芯棒(2)表面相平,所述不粘外圈(3)的内侧壁与管坯外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内圈(4)的外侧壁与所述管坯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不粘外圈(3)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与所述口模(1)固定连接,所述不粘内圈(4)通过所述固定组件(5)与所述芯棒(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螺栓(51)与第二螺栓(52),所述第一螺栓(51)设置在所述不粘外圈(3)上,所述第二螺栓(52)设置在所述不粘内圈(4)上,所述第一螺栓(51)远离所述不粘外圈(3)表面的端面与所述不粘外圈(3)表面相平,所述第二螺栓(52)远离所述不粘内圈(4)表面的端面与所述不粘内圈(4)表面相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模增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件(53)与第二固定件(54),所述第一固定件(53)设置在所述口模(1)上,所述第二固定件(54)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捷通管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