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卡劳公司专利>正文

夹紧套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42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紧套环(10),包括具有两个立式吊耳(14,16)的环(12)以及螺钉螺母组件,该组件能够被拧紧,以使这两个吊耳(14,16)靠得更紧,从而收紧所述套环(10),并且该组件能够被拧开,以使该套环(10)被松开。由于包括在拧开螺钉螺母组件期间限制螺杆(22)与两吊耳中的第一吊耳(14)间的相对运动的第一止动装置(20,21),以及在该拧开操作期间限制螺母(24)和第二吊耳(16)间的相对运动的第二止动装置(28),该套环能被快速而简单地松开。这样就可以通过拧开螺钉螺母组件来松开套环(10)并使其环(12)打开。这种类型的套环(10)用来在管子和连接器之间形成不泄漏密封,特别用于汽车业中的尾气排放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套环,包括具有两个立式吊耳的环和螺钉螺母组件,该螺钉螺母组件能够被拧紧,以使两个吊耳靠得更近,从而收紧所述环,并且该螺钉螺母组件能够被拧开,以使该环被松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这种套环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套环用来例如保持连接器周围的导管,或者用来将首尾相连的两根管子保持在一起。具体地说,它可以是一种其中该环具有中空轮廓,以通过在其端部的突出部分保持两根管子的套环。EP 0305232、WO 98/43010和WO 03/048624描述了已知的这种类型的套环。在这些已知的夹紧套环中,螺钉头与一个吊耳配合,螺母与另一个吊耳配合,从而当螺母被拧紧到螺杆上时,在该头和螺母之间夹紧的吊耳就被靠近到一起。然而,使这种类型的套环松开则需要两个单独的操作首先使用第一工具将螺母从螺杆上拧开,然后使用第二适合的工具使两个吊耳分开,从而打开该套环的环。实际上,虽然所述环具有一定弹性,但螺钉螺母组件一旦被拧开,它是不会自己打开的(要么因为它已经塑性变形,要么因为它趋向于保持“锁定”在其夹紧的物体上),结果为了使所述套环完全松开,必须使所述吊耳分开。环在其所包围物体的周围保持夹紧的时间越久,这种现象就会越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紧套环,该套环包括具有两个立式吊耳的环以及螺钉螺母组件,该螺钉螺母组件包括具有螺钉头和螺杆的螺钉以及设计为与该杆配合的螺母,这种组件能够被拧开,以使两个吊耳靠得更近,从而收紧所述套环,并且能够被拧开,以使该套环被松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夹紧套环,该套环能够通过一个单独的操作快速而简单地松开。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夹紧套环实现的它包括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该第一止动装置用以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限制螺杆和两个吊耳中的第一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第二止动装置用以在该拧开操作期间限制螺母和第二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在拧开螺丝期间,促使该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必然会相互离开;并且其中该螺钉的杆穿过第一吊耳中的开口;第一止动装置包括两个止动部件,这两个止动部件位于第一吊耳每一侧的杆上,并且能够在它们之间保持所述第一吊耳,这两个止动部件其中之一包括由该杆支承的突起,并且第一吊耳中的开口为椭圆形,该开口的宽度相比所述突起的最大径向尺寸足够窄,以防止所述突起从中穿过。有益地,所述开口的椭圆形状通过使圆形开口变形而简单地获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这一目的相似地通过如下夹紧套环实现它包括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该第一止动装置用以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限制螺杆和这两个吊耳中的第一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第二止动装置用以在该拧开操作期间限制螺母和第二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其中该螺钉的杆穿过第一吊耳中的开口;该第一止动装置包括两个止动部件,这两个止动部件位于第一吊耳每一侧的杆上,并且能够在它们之间保持所述第一吊耳,这两个止动部件其中之一包括位于在螺杆上形成的环形凹槽中的弹性挡圈。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可以使环打开,因此可以简单地通过拧开该螺钉螺母组件,也即通过一个单独操作,就使所述套环完全松开。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减少了需要使用的工具数量。此外,选择的这两种止动部件,即与椭圆形开口相关的突起或者与环形凹槽相关的弹性挡圈,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这种类型的部件容易制造并且价格低廉。另外,它们能够在拧开螺丝期间机械承受相当大的应力,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有益地,所述止动部件由螺钉头和所述突起形成。在这种情况中,第一吊耳具有开口,该开口的最小径向尺寸或宽度大于杆的直径,但小于螺钉头和所述突起的最大径向尺寸。这样,在拧紧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该螺钉头就紧靠该吊耳,从而可以收紧该套环,而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所述突起则紧靠该吊耳,从而可以打开该环并松开该套环。这样,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螺杆和两个吊耳中的第一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会被限制,这是因为一旦所述突起紧靠该第一吊耳,这种相对运动就不会再发生。有益地,上述两个止动部件分开的轴向距离为至少等于第一吊耳的轴向宽度,并且至多基本上等于这一宽度的两倍。优选地,在任何情况下,这两个止动部件之间的距离为使螺杆相对于该第一吊耳几乎不能纵向运动或者只能运动小距离。这样,所述轴向距离优选为比该吊耳的轴向宽度大1或2毫米。值得注意的是,径向定义为垂直于轴向的方向,轴向本身由螺杆轴定义,并且一旦该套环的元件被组装起来,由该螺杆穿过的两个开口基本上朝着径向。有益地,第一止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吊耳和螺钉头之间的垫圈。首先,该垫圈用来防止当螺钉头转动时靠在该螺钉头上的第一吊耳的正面发生磨损。其次,如果该垫圈的径向尺寸大于螺钉头的径向尺寸,那么该垫圈就能够在拧紧螺丝期间较好地分散螺钉头施加到该吊耳上的应力。再次,该垫圈的轴向宽度可以选择为使螺钉头与第一吊耳保持足够的距离,从而操作员能够通过诸如扳手的合适工具容易地转动该头,而不受该吊耳的阻碍。取决于垫圈的尺寸,垫圈可以等同于轴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止动装置包括螺母的轴向延长部,该延长部被卷到第二吊耳上。从而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基本上防止螺杆和两吊耳中的第一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该螺母带着第二吊耳,从而可以打开该环并因而松开上述套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止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吊耳结合的壳,螺母被保持在该壳中。要么将该壳直接与第一吊耳一起制成,例如通过焊接或通过第二吊耳的折叠部分形成,要么使其骑在该第二吊耳上。当该壳骑在第二吊耳和螺母上时,它具有两个开口,或两个凹口,或一个开口和一个凹口,从而允许螺杆穿过该壳。该螺母壳为从坯料制成的简单零件,并且能够毫无困难地安装在现有种类的套环上。在一种不同方式中,该壳具有侧边,从而将单个螺母或者螺母和第二吊耳整体包围。在另一种不同方式中,该壳只包括自身折叠的坯料,而没有侧边。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该螺母由在该螺母壳中形成的螺纹夹头直接制成,这样不再需要附加的螺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不同实施例中,该螺母被焊接到第二吊耳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螺母由在该第二吊耳上形成的并且被设计为与螺钉的螺杆配合的螺纹夹头构成。在这后两个实施例中,螺母和第二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被限制成不能产生相对运动。有益地,螺母相对于所述第二吊耳转动锁定。这样,就不必在拧紧和拧开螺丝期间将螺母保持在原处,在这种情况下将螺母保持在原处是通过使螺钉头转动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制造前述的那些夹紧套环的方法。因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制造夹紧套环的方法,其中提供具有第一和第二立式吊耳的环和螺钉螺母组件,该螺钉螺母组件包括具有螺钉头和螺杆的螺钉以及设计为与此杆配合的螺母,并且该环和螺钉螺母组件被组装成使后者能够被拧紧,以使两个吊耳靠得更近,从而收紧所述套环,并且能够被拧开,以使该套环松开;其中在所述螺钉螺母组件中提供螺钉,该螺钉的杆支承位于所述螺钉头那一侧但具有一定距离的突起,螺钉的杆插入所述环的第一吊耳中的开口,从而使螺钉头和突起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每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吊耳的开口发生变形,从而防止所述突起从中穿过,并从而防止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所述杆和所述第一吊耳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套环(10),包括具有两个立式吊耳(14,16)的环(12)以及螺钉螺母组件,该组件包括具有螺钉头(20)和螺杆(22)的螺钉(18)以及设计为与该杆(22)配合的螺母(24),该组件能够被拧紧,以使两个吊耳(14,16)靠得更近,从而收紧所述套环(10),并且该组件能够被拧开,以使所述套环(10)被松开,其中该套环(10)包括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第一止动装置用以在拧开所述螺钉螺母组件期间限制螺杆(22)和这两个吊耳中的第一吊耳(14)之间的相对运动, 第二止动装置用以在该拧开操作期间限制螺母(24)和第二吊耳(16)之间的相对运动,其中该螺钉(18)的杆(22)穿过所述第一吊耳(14)中的开口(14a);该第一止动装置包括两个止动部件,这两个止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吊耳(14)每一侧的杆(22)上,并且能够在它们之间保持所述第一吊耳(14),这两个止动部件其中之一包括由所述杆(22)支承的突起(21),并且该第一吊耳(14)中的开口(14a)为椭圆形,该开口(14a)的宽度相比所述突起(21)的最大径向尺寸(Db)足够窄,以防止所述突起从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克高力特塞里亚克方克瑞尼古拉斯瑞格里特
申请(专利权)人:卡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