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331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通过改善芯材的处理性能、降低制造时的电、热能的消耗及不含粘合剂的废材的再利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真空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空绝热材料(20),在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1)内收放了具有由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废材(4)的芯材(10)。该芯材(10)的结构为具有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废材(4)和包住该废材(4)的内包覆材料(2)。而且,包含内包覆材料(2)内部的外包覆材料(1)的内部被减压而成为真空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适用于使用了废材的。
技术介绍
关于使用了纤维材料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废材利用,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0794号公报记载的方案。该专利文献1中的真空绝热材料是,通过将无机纤维聚集体压缩成型,形成以粘合剂加固的构成芯材的主成分的成型体,并去除该成型体的端部做成所需大小的薄片状无机纤维聚集体,将从成型体取出芯材后剩余的无机纤维聚集体的废材进行粉碎,将该粉碎物作为薄片状无机纤维聚集体的中间层混入并压缩成型后,重新用粘合剂加固以作为芯材,将该芯材收放在外包覆材料(外包覆材料)内,通过对外包覆材料内进行减压而做成真空绝热材料。若采用这种真空绝热材料,能够减少废材的浪费,并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真空绝热材料由于是将废材的粉碎物作为中间层混入到叠层的薄片状无机纤维聚集体之间的,因此,该中间层部分的粘接较弱,在处理芯材时,有在其中间层部分发生剥离的问题。还有,这种真空绝热材料喷射粘合剂并加热压缩成型时所需的电、热能巨大,从使地球变暖的观点来看,这增大了环境的负荷。另一方面,尚无不含粘合剂的出自无机纤维聚集体的废材的再利用的先例,而只有要么回收到原料中进行再循环处理,要么作为废弃物处理中的任一种的选择。无论是哪一种处理的场合,由于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相对很大的外观体积而言其质量少,因此,所需回收运输费用及处理费用比例较高,且其费用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改善芯材的处理性能、降低制造时的电、热能的消耗及不含粘合剂的废材的再利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真空绝热材料为,在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内收放了由纤维重叠而成的聚集体构成的芯材,其特征是,在上述外包覆材料的内部,具备不包含粘合剂的矩形的纤维聚集体;不包含粘合剂的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以及包住上述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的内包覆材料;对包含上述内包覆材料的上述外包覆材料内部进行减压而成为真空状态。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更佳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如下(1)上述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的重量与上述芯材总重量之比为10~80重量%。(2)上述内包覆材料,由密度为0.910g/cm3或其以上且厚度为5~50μm的可热熔胶合的聚乙烯薄膜形成。(3)上述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被上述矩形的纤维聚集体夹住。(4)具备分散在上述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之间的粒状的吸附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真空绝热材料为,在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内收放了具有由纤维重叠而成的聚集体构成的废材的芯材,其特征是,上述芯材的结构为具备由不包含粘合剂的纤维聚集体构成的废材及包含该废材的内包覆材料;对包含上述内包覆材料的上述外包覆材料内部进行减压而成为真空状态。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更佳的具体结构的例子如下(1)上述芯材的结构为具备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上述废材,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新材以及将上述废材及上述新材两者包在一起或分别包住的上述内包覆材料。(2)上述废材的重量与上述芯材总重量之比为10~80重量%。(3)上述内包覆材料,由密度为0.910g/cm3或其以上且厚度为5~50μm的可热熔胶合的聚乙烯薄膜形成。(4)上述芯材具备由多层构成的上述废材和分散在上述废材之间的粒状的吸附剂。(5)上述芯材具备分散在上述新材和上述废材之间的粒状的吸附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在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内收放了由纤维重叠而成的聚集体构成的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是,具备以下工序切断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的叠层体,得到矩形的无机纤维聚集体及薄长方形的无机纤维聚集体的工序;用内包覆材料包住上述薄长方形的无机纤维聚集体并进行压缩及减压的工序;以及将被上述内包覆材料包住的无机纤维聚集体与上述内包覆材料一起收放在上述外包覆材料内,并对上述外包覆材料内进行减压而成为真空状态后,再密封上述外包覆材料的工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更佳的具体构成例子如下(1)对被上述内包覆材料包住的上述无机纤维聚集体进行压缩及减压,使其达到初始厚度的50%或其以下。(2)将上述薄长方形的无机纤维聚集体平面状地并排设置在上述矩形的无机纤维聚集体上面,并形成层。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在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内收放了具有由纤维重叠而成的聚集体构成的废材的芯材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是,将由不包含粘合剂的纤维聚集体构成的上述废材用内包覆材料包住并进行压缩及减压后,密封该内包覆材料做成上述芯材;将该芯材收放在上述外包覆材料内且解除上述内包覆材料的密封并对包含上述内包覆材料的上述外包覆材料内部进行减压而使之形成为真空状态后,密封上述外包覆材料而做成真空绝热材料。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更佳的具体构成例子如下(1)与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上述废材一起,将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新材用上述内包覆材料包住而形成上述芯材。(2)将由上述新材及上述废材构成的无机纤维聚集体进行压缩及减压,使其达到初始厚度的50%或其以下后,密封上述内包覆材料作为上述芯材,将该芯材用上述外包覆材料包住且解除上述内包覆材料的密封,使上述芯材的外周长恢复到实质上与上述外包覆材料的内周长相同的尺寸。(3)将按规定形状切断上述新材时所产生的多个薄长方形的废材平面状地并排设置在上述新材上面以形成废材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通过改善芯材的处理性能、降低制造时的电、热能消耗及不含粘合剂的废材的再利用,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过程中的切断新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同一制造过程中的新材3、废材4及吸附剂5进行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同一制造过程中的芯材坯料收放在内包覆材料内并进行减压及密封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同一制造过程中的芯材坯料10A用内包覆材料包住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坯料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坯料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坯料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初始导热率与真空绝热材料的废材量的的关系的特性图。图中1-外包覆材料、2-内包覆材料、2a-下薄膜、2b-上薄膜、3-新材、4-废材、5-吸附剂、6-废材层、8-压板、9-密封杆、10-芯材、10A-芯材坯料、11-密封部、12-开口、20-真空绝热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各个实施例的附图中的相同的符号代表同一物或等效物。第一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20的剖视图。该真空绝热材料20的结构具备芯材10及具有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1。该外包覆材料1的内部收放有该芯材10并进行减压,其周边部通过熔化胶合进行密封。该真空绝热材料20由平板状的矩形板构成。该芯材10的结构具备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维聚集体构成的新材3,由不包含粘合剂的无机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绝热材料,在具备阻气性的外包覆材料内收放了具有由纤维重叠而成的聚集体构成的废材的芯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包覆材料的内部,具备:不包含粘合剂的矩形的纤维聚集体;不包含粘合剂的薄长方形的纤维聚集体;以及包住上述薄长方形的纤维聚 集体的内包覆材料;对包含上述内包覆材料的上述外包覆材料内部进行减压而成为真空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佑志越后屋恒荒木邦成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