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手柄和相应的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68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导管(1)的手柄,该导管具有内轴(9)和可伸缩轴(8),其中,手柄(2)具有:壳体(11)、拉索(18)和活动地安装在壳体(11)上的释放按钮(4)。为避免拉索绕内轴缠绕,套筒(16)被紧固在壳体(11)中,并且制动软管(17)在所述套筒的连续通道(21)中沿纵向方向上活动地引导,其中,制动软管(17)具有用于布置拉索(18)的第一连续通道(31)和用于布置内轴(9)的第二连续通道(32),其中,制动软管(17)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第一状态中相对于所述套筒(16)的位置通过所述释放按钮(4)被固定,并且使得,在致动所述释放按钮(4)之后,处于第二状态的制动软管(17)与所述拉索(18)一起沿所述套筒(16)的纵向方向并且相对于所述套筒(16)和所述内轴(9)能够在近侧方向上位移,以缩回可伸缩轴(8),其中,可伸缩轴(8)可以连接到所述拉索(18)。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种手柄(2)的导管(1)以及用于操作这种导管(1)的方法。

Handle of conduit and corresponding condu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andle for a conduit (1), which has an inner shaft (9) and a retractable shaft (8), wherein the handle (2) has a housing (11), a cable (18) and a release button (4) which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housing (11). In order to avoid the cable winding around the inner shaft, the sleeve (16) is fastened in the housing (11), and the brake hose (17) is movably guided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 the continuous channel (21) of the sleeve, wherein the brake hose (17) has a first continuous channel (31) for arranging the cable (18) and a second continuous channel (32) for arranging the inner shaft (9), wherein the brake hose (17) is designed so that it is in the second continuous channel (21) In a state, the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sleeve (16) is fixed by the release button (4), and the brake hose (17) in the second state is able to move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sleeve (16) together with the cable (18) after the release button (4) is actuated, and relative to the sleeve (16) and the inner shaft (9) in the near side direction, so as to retract the retractable shaft (8), which The retractable shaft (8)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cable (18).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conduit (1) having the handle (2)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conduit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管的手柄和相应的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导管的手柄,该导管具有内轴和可伸缩轴,其中,该手柄具有壳体和活动地安装在壳体上的释放按钮。
技术介绍
导管通常被理解为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不同直径的管件或软管,通过其能够以微创方式探测、清空、填充、冲洗或其他方式治疗中空器官,例如膀胱、胃、肠、血管或心脏。导管的待被引入到待治疗的人或动物体内的管状或软管状部分称为轴,在其远端布置有导管尖端,其到达进入待治疗的身体中的导管元件中的最远导管元件。因此,在本申请范围内的方向指示(例如,远侧和近侧)应当总是在分别更靠近导管尖端和更靠近操作者的意义上被理解。具有有源或无源电极的血管内导管是已知的,特别是用于心胸区域,并且被引入主静脉或动脉,例如进入股静脉,并且从那里可以前进到心脏中的不同点或者冠状血管。这些导管用于显示或模拟心脏的电活动或去除具有异常电活动的区域。公知为消融治疗的后一种情况例如用作心律失常的治疗。此外,现在使用导管例如通过肾神经(肾丛)的神经调节来实现血压的降低。导管的其他实例是用于支架的插入和/或用在导管尖端处具有球囊的导管,其在扩张时可用于扩宽血管或在待治疗部位扩张支架。为了释放诸如支架的装置,导管通常具有内轴和围绕内轴的可伸缩轴。这种导管的轴通常在其近端处连接到用于导管控制和适当地用于流体供应控制的手柄。例如,可伸缩轴通过使用手柄借助于拉索被缩回。已知导管的手柄通常具有的问题是,当拉索缩回时,它绕导管的内轴缠绕。结果导致导管的功能受损。文献DE102005051469A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自扩张支架引入身体血管内的装置,该装置在其近端具有带有穿通件的握持部,滑动元件和导丝导管通过该穿通件紧固到该握持部,并且包括杆件,杆件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到握持部。滑动元件用于当软管从导丝导管缩回时稳定支架。还提供了锁定按钮,其防止软管和滑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一旦释放锁定按钮,通过致动所述杆件,包围软管可以在每个致动行程中在齿条的齿距的路径上被缩回,所述齿条也被紧固到所述握持部上。文献DE19815119C1公开了一种用于弹性探针、特别是医疗探针的驱动装置。丝状探针通过前开口放置在驱动装置中并放置在肋上。该肋具有弯曲的支撑表面,用于改善丝探针的横向固定。然后,丝探针通过驱动装置在近侧上的握持部被再次引出。在驱动装置上还布置有轮,所述驱动装置上的轮具有朝向中间逐渐变细的圆形的周侧锥形沟槽,其中选择沟槽宽度和驱动装置上的槽的位置(轮的侧轴杆销装配到该槽中),使得探针通过轮的沟槽壁被压靠在肋上,并因此以摩擦接合的方式保持在沟槽中。上述文献没有提供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一个目的是得到一种用于导管的手柄,其避免拉索绕内轴的缠绕并改善导管的操作。另一个目的是得到一种具有这种手柄的导管以及描述一种操作这种导管的简单方法,它避免了上述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手柄和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导管来实现上述目的。特别地,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空圆柱形套筒紧固在手柄的壳体中,并且制动软管在纵向方向上被活动地引导穿过所述套筒的连续通道(腔),其中,制动软管具有用于布置手柄的拉索的第一连续通道(腔)和用于布置导管的内轴的第二连续通道(腔)。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动软管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第一状态中相对于所述手柄的套筒(和壳体)的位置通过所述释放按钮被固定,并且使得,在致动所述释放按钮之后,处于第二状态的制动软管与所述拉索一起,能够沿所述套筒的纵向方向并相对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内轴在近侧方向上位移,以缩回可伸缩轴,其中,可伸缩轴可以连接到所述拉索。在构成释放按钮的起始状态的第一状态中,制动软管和固定在其中的拉索因此不能移动。制动软管的上述第二状态发生在释放按钮已被致动并且制动软管由此已经被释放时。软管、轴或套筒中的连续通道通常也称为软管、轴或套筒的(内)腔。该腔或连续通道是内腔,其由软管、轴或套筒围绕。制动软管的第一和第二连续通道在截面图中考虑时,其是被相邻地布置在制动软管中的。因此清楚的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制动软管具有偏离圆形的截面。由此阻碍制动软管在套筒中的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柄还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拉索和内轴在制动软管的分开的通道(腔)中的布置,防止了拉索绕内轴缠绕。另外,在释放例如在导管的远端(导管尖端)处的支架期间,内轴由制动软管和套筒引导。这使内轴稳定。拉索优选地形成为拉线。拉索固定地布置在制动软管的第一通道中并且因此连接到制动软管。套筒优选地具有一长度(在套筒纵向上的尺寸),该长度大于待释放的植入物的长度。这意味着套筒可以伸出手柄的远端之外。例如,植入物可以是自扩张支架。在适用于长达200mm支架的系统中,套筒的总长度(手柄(约150mm)+手柄之外的套筒(约100mm))可以是例如250mm。由此实现拉索和导管轴的引导的改进以及在使用中保持在患者体外的部分的导管的稳定性。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手柄具有卷轴,该卷轴紧固到壳体并且被可旋转地安装,并且拉索紧固到该卷轴上,并且在沿近端方向位移的情况下,该拉索(或带有制动软管的拉索)可以在该卷轴上缠绕。通过卷轴(其从外部通过手柄的壳体中的相应开口可被接近并且可由使用者旋转),可以容易地将拉索连同制动软管从套筒移除。由于拉索紧固到导管的可伸缩轴上,因此可伸缩轴可相对于内轴容易地移位。卷轴优选地布置在手柄的远端处,以便能够容易地操作。拉索(其在手柄近端方向上运行)以及制动软管优选地通过布置在壳体中的偏转肋在手柄的近端处朝卷轴的方向上以低摩擦力进行偏转以便被卷起,因此进一步改善了制动软管和拉索在手柄壳体中的引导。在另一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套筒具有用于布置制动软管的椭圆形截面的连续通道,其中,椭圆形截面的大直径在制动软管的相邻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通道的方向上延伸。套筒的椭圆形通道额外地阻碍制动软管在套筒中的旋转,制动软管在截面上不是旋转对称的。还可以实现扭矩从手柄到导管的软管系统的传递。还有利的是,制动软管在第一状态中的位置通过释放按钮和制动软管之间的形状配合或摩擦配合被固定。为此,释放按钮例如具有U形部分,优选地具有布置在U形部分的侧面上的至少一个齿状突出部和/或至少一个夹紧边缘。U形部分的内径优选地小于在相同方向上的制动软管的直径,使得当制动软管布置在槽中时,将制动软管固定在壳体中或套筒中的力通过摩擦和/或形状配合作用在制动软管上。如果套筒在第一状态中可以在释放按钮和制动软管之间形成形状配合所在的区域中具有凹部(以这种方式使制动软管暴露在凹部的区域中),通过在第一状态中的释放按钮可以实现特别有效的摩擦和/或形状配合。替代性地,套筒可以在该区域中断。因此释放按钮直接作用在制动软管上。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制动软管的侧表面中布置连续且与第二通道等长的槽时,制动软管从导管内轴的分离(剥离)得到改善。因此,槽相对于制动软管或相对于内轴径向延伸。槽优选地沿制动软管的整个长度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制动软管的材料包含特氟隆和/或另一含氟聚合物和/或热塑性复合物。特氟隆特别具有良好的滑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导管(1)的手柄,所述导管具有内轴(9)和可伸缩轴(8),其中,所述手柄(2)包括:/n-壳体(11),/n-拉索(18),和/n-释放按钮(4),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n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壳体(11)中固定有套筒(16),/n-在所述套筒的连续通道(21)中,制动软管(17)沿纵向方向被活动地引导,其中,所述制动软管(17)具有用于布置所述拉索(18)的第一连续通道(31)和用于布置所述内轴(9)的第二连续通道(32),其中,所述制动软管(17)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第一状态中相对于所述套筒(16)的位置是通过所述释放按钮(4)被固定的,并且/n在致动所述释放按钮(4)之后,处于第二状态的制动软管(17)能够与所述拉索(18)一起,沿所述套筒(16)的纵向方向且相对于所述套筒(16)和所述内轴(9)在近侧方向上位移,以缩回所述可伸缩轴(8),其中,所述可伸缩轴(8)能够连接到所述拉索(18)。/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08 EP 17169996.01.一种用于导管(1)的手柄,所述导管具有内轴(9)和可伸缩轴(8),其中,所述手柄(2)包括:
-壳体(11),
-拉索(18),和
-释放按钮(4),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11)中固定有套筒(16),
-在所述套筒的连续通道(21)中,制动软管(17)沿纵向方向被活动地引导,其中,所述制动软管(17)具有用于布置所述拉索(18)的第一连续通道(31)和用于布置所述内轴(9)的第二连续通道(32),其中,所述制动软管(17)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第一状态中相对于所述套筒(16)的位置是通过所述释放按钮(4)被固定的,并且
在致动所述释放按钮(4)之后,处于第二状态的制动软管(17)能够与所述拉索(18)一起,沿所述套筒(16)的纵向方向且相对于所述套筒(16)和所述内轴(9)在近侧方向上位移,以缩回所述可伸缩轴(8),其中,所述可伸缩轴(8)能够连接到所述拉索(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具有卷轴(12),所述卷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并且所述拉索(18)固定在所述卷轴上,并且在沿近侧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带有所述制动软管(17)的所述拉索(18)能够被缠绕在所述卷轴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6)具有连续通道(21),所述连续通道(21)在截面上为椭圆形,用于布置所述制动软管(1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释放按钮(4)和所述制动软管(17)之间的形状配合和/或摩擦配合,所述制动软管(17)的位置在第一状态中被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6)在如下所述的部分(39)中具有凹部,使得所述制动软管(17)暴露在所述凹部的区域中:在所述部分(39)处,在第一状态下在所述释放按钮(4)和所述制动软管(17)之间能够产生形状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韦斯特霍夫N罗思富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百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