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20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附属壳体的快速连接器。所述附属壳体以相对于该壳体流体密封的关系来承接诸如绝对压力传感器或压差传感器的系统传感装置。承接器部分被设置为将传感器连接到测量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系统快速连接器,用于将刚性管连接到柔性软管或其它 系统构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其中包括用于传感系统 内状况的冲几构。
技术介绍
快速连接器通常用于提供刚性管与柔性软管或其它构件之间的持久但 可分离的连接。这种连接被描述于美国专利5,161,832; 5,324,082; 5,423,577; 5,586,792; 5,626,371; 5,628,531; 5,863,077; 6,846,021以及美国公开No.这类快速连接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不过特别用于车辆燃料系统中。许多 这样的连接器被应用于包含现代机动车辆的燃料系统在内的液体和/或蒸汽 管线中。当今的引擎操作诊断及控制的革新,已经显示出在燃料系统中监控运行 状况的需要。诸如燃料或蒸汽压力、真空度、温度之类的参数必须被检测以 提供诊断或控制功能所必须的输入。引入分立的传感元件使得给定系统中的 构件数量成倍增长,并且已经增加了系统中的连接数量或者可能的渗漏路径 数量。可替换地,将传感元件增加到诸如燃料箱法兰的构件中,使设计要求 复杂化,并增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连接器装置,其允许将系统传感元件合并于连4妻 器主体中。连接器主体包括整体形成的壳体,其限定具有可移除盖的腔或室, 以便安装各种机械构件特别是传感机械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壳体腔可 容纳各种各样的装置,其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传感机械构件。连接器主体限定了系统中的流体路径的 一部分。主体中的路径提供了从 流体系统到所述室的流体连通。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壳体中与连接器主体一体形成的传感器测量所 传感的参数值,并提供指示该值的信号。承接器承接了将传感器连接到信号 接收和处理电路的电塞。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端视图;图4是具有安装在附属室中的传感装置并具有图1-3的连接器主体的 快速连接器的沿着图2中的线4-4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具有安装在附属室中的传感装置并具有图l-3的连接器主体的 快速连接器的沿着图3中的线5-5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图示本专利技术各特征的形式略微不同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8是图6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侧视图;图9是图6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端视图;图10是图6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俯视图;图ll是图6的快速连接器主体以不同程度观察的进一步的立体图;和 图12是可结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应变仪传感器装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13是使本专利技术原理具体化的另 一种快速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图14是沿图13的线14 - 14截取的图14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截面图; 图15是沿图13的线15- 15截取的图14的快速连接器主体的截面平面图;图16是可结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可变电容传感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转向图1-5,示出了一种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连接器接头的连接器主体。 为了图示本专利技术原理,对诸如美国专利No. 5,586,792中公开的连接器主体 进行说明。专利No. 5,586,792的内容被合并于此作为引用参考。专利No. 5,586,792的公开内容描述了连接器和包括刚性管和柔性软管 的流体系统构件。在下文中的内容描述了针对专利No. 5,586,792而进行的 增加和改造,以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不过,本专利技术适于与早先提到的任何快速 连接器、以及本领域中已知的为数众多的其它快速连接器结构结合使用。图1图示了使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连接器主体50。它为大致圓柱形的纵长 结构,并由诸如尼龙-12的聚合物材料模制而成。它包括限定了通孔56的 壁54,通孔56从大直径凸起构件承接端58延伸到钩杆或者软管连接端60。 所述钩以众所周知的方式与所附接的柔性软管共同作用,从而可将柔性软管 可水〉脱地保持在端60上。图示的杆端适于将柔性软管附接到连接器的主体50。根据流体系统中 采用的构件,可使用多种其它的端结构。例如,端60可以配置为被紧固到 非柔性管线或刚性管线,在端60与所附接的管线之间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 O形环密封件。所述连接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紧固,例如通过巻边、玛格纳 成形(magna-forming)等。根据内孔56在直径上的变化,将该孔划分成流体通路部分110、管端 承接器101、和密封件承接部分90。流体通路部分110与所附接的软管连通。 管端承接器部分101定位了插入管的端部。密封件承接部分卯容纳一个或 多个O形环密封件,从而提供与所插入的刚性管的流体密封关系。所述主体进一步限定邻接于凸构件承接端58的保持件封装部分70。它 包括由支撑构件所连接的外环边缘72和内环边缘74。大致U形的保持件 150位于边缘72与边缘74之间,并以众所周知的方式与凸构件共同作用, 从而将凸构件可松脱地保持在连接器主体中,其中,管的翻转由于被保持件 卡紧而受限以防止其松脱。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主体50设有整体模制到连接器主体50并一般标注 为170的附属壳体。它包括有附属腔限定部分172和承接器部分174。它被 设置为大致横切于由主体50的壁54限定的通孔56的纵轴。不过,壳体170 可相对于孔56长度方向以任意所希望的关系而取向。腔限定部分172限定附属室178,以承接下文中将更详细论述的传感器 或其它装置292。腔限定部分包括底壁180,其部分地与连接器主体50的壁 54共同延伸,最佳地如图2和图5所示。底壁180包括与通孔56相连通的 孔或通道182。室178因而与包括快速连接器接头在内的系统中的流体实现 流体连通。侧壁184沿远离连冲妻器主体50的方向从底壁180延伸,并与环绕边》彖 186 —起限定了入口 。壳体170的承接器部分174包括从壳体170的腔限定部分172的侧壁 184之一延伸的壁l卯。壁190限定了中空的塞承接室192。导电的叉或叶片194以流体密封关系被嵌入侧壁184中,并延伸进入室 178中。叉194的端部暴露于室178中,并包括接触部分,用于与传感器或 其它装置292的电路相接触。突起195被设置在壁190的外部上。它被配置为与关联到传感器监控和 数据处理装置的可插入塞(未示出)共同作用。突起195将所述塞可松脱地 保持在中空的塞承接室192之中。通过与叉194的接触,所述塞中合适的接 触部分完成了至装置292的电路。盖196被可松脱地定位在边缘186上。盖196以流体密封的关系连接到 边緣186。装置292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70的室178中。最佳地如图4所示,盖196包括在周围大气与腔或室178内部之间连通 的端口 197。它位于保护帽198下方。这种端口或通道提供了通向周围环境 大气的参考源的路径。传感器292可基于在流体系统中检测到的状况与周围 大气中相应数据之间的差异而提供对比信号。端口 197通过装置292与端口 或通道182分开,装置292以与侧壁184的流体密封的关系而被设置在腔 178中,从而保持了在主体50的通孔56中的流体系统的流体的流体密封完 整性。图12中示意性图示了诸如应变仪的装置292,其可插入图1-5的实施 例中的附属壳体170的附属室178中。该装置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制的快速连接器接头主体,具有限定一通孔的壁,所述通孔具有凸构件承接端并限定一流体通路,    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整体模制的附属壳体,该壳体具有附属承接室限定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莱恩奥斯博尔内朱塞佩安东尼奥加托齐
申请(专利权)人: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