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金属粉末的管预成形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90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附到管(尤其是油井管)表面而不需要底漆层或粘合剂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的预成形衬套。衬套包含在衬套和管表面之间提供粘附力的有效量金属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这种管的方法,其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衬套被共挤出形成内层和外层。这种共挤出实施方案尤其用于必需高纯度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内层包含有效量金属粉末,外层为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成形全氟聚合物衬套,所述聚合物衬套包含有 效量的金属粉末,以使预成形村套粘附到管的内表面而不需要使用底 漆层或粘合剂。本专利技术特别用于油井管。
技术介绍
容器旋转加衬从而以所需厚度含氟聚合物涂覆容器的内表面已知,如J. Scheirs, Modem Fluoropolymers, John Wiley & Sons( 1997) 所述。在此方法中,首先将足量粉末状含氟聚合物加到金属容器,以 用所需厚度的含氟聚合物涂覆容器内表面,随后在炉中围绕一个或多 个轴旋转容器,以使含氟聚合物熔融,由此,含氟聚合物覆盖容器的 内表面并形成无缝衬套。这种含氟聚合物衬套保护容器不受其储存或 处理的腐蚀性物质侵蚀,因为形成衬套的含氟聚合物具有化学惰性, 并且衬套相对于容器内表面是连续的,如果衬套不存在,则容器内表 面将暴露于腐蚀性物质。因此,衬套应没有孔洞,甚至是针孔,因为 腐蚀性物质能通过这些孔穿透衬套,从而侵蚀容器结构材料。粘着到 含氟聚合物表面的情况很少发生,因为含氟聚合物具有非粘性性质, 因此,这种衬套不是所输送物质组分沉积的主体,沉积可能在输送的 物质在输送中冷却,使不易溶组分从溶液中析出的情况下出现。同样, 在加衬容器中输送的物质不暴露于构成容器的金属,因此不受污染。这些物质只是接触村套的惰性含氟聚合物表面。然而,旋转加衬可能 费用大,因为在此方法中使用的炉昂贵,尤其在容器必须围绕多个轴 旋转时。某些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如乙烯与四氟乙烯(ETFE)或三氟氯乙烯(ECTFE)的共聚物,在旋转加衬时形成衬套,村套粘附到容器的内表面,而不需要使用底漆或粘合剂。然而,对于全氟化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FEP)和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 醚)(PFA),衬套并不太好地粘附到容器,而是形成"松散衬套"。松散衬 套由容器内表面的结构保持在适合位置,即机械定位。虽然这在一些 应用中令人满意,但在村套和容器内表面之间缺乏粘附力在这种容器 如管中变得不利,此时,对衬套移动的机械约束机会受到限制,尤其 在管的长度增加时。另外,物质(如油)通过管,尤其在物质流量变化 时,使衬套受到振动和机械应力,这可能导致衬套破裂和破坏。对于 腐蚀性物质,衬套破坏使容器受到腐蚀。对于其中保持纯度关^t的物 质,如食品加工、药物和半导体加工,由于此破裂和破坏导致暴露于 容器结构材料(即金属)传导的介质污染是不可接受的。此外,由于衬套松散,气体可扩散进入衬套和容器壁之间的空间, 迫使衬套离开壁,并限制物质流动。这可导致不合乎需要地阻塞和中 断流动。用预成形膜将管加衬的方法已知,参见例如授予Sandt的美国专 利2,833,686和研究公开(ResearchDisclosure)263060,它们描述由不可 熔融加工的聚四氟乙烯含氟聚合物制成衬套。两个文献使用氟化的乙烯-丙烯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并不提供特别好的粘附,因为含氟聚合物 一般具有非粘性性质。管用的含氟聚合物预成形衬套公开于授予Pope的美国专利 3,462,825。在此专利中未使用粘合剂。因此,在此加衬管使用中可能 发生的压力和温度循环可能使衬套变形,拉离内表面,使衬套和壁表 面之间积累气体和液体,并使油流通道变窄。合乎需要能够用可熔融加工的全氟聚合物将管加衬,从而产生一 种内表面,这种内表面对酸腐蚀作用具有抵抗力,物质难以粘附,能 充分粘附到管,且不依赖使用粘合剂或用含氟聚合物粉末旋转加衬。 由于抗破裂和抗破坏,这种衬套适用于需要高纯度的工业。此外在多年用于输送腐蚀性物质时,需要衬套耐用,充分粘附到管,并且不可 能变形。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用一种预成形全氟聚合物衬套将管加衬,以提供耐腐蚀性 物质侵蚀并且不污染在加衬管中输送的可流动物质的表面。衬套对管粘附优良,因为在管的预成形衬套中存在金属粉末,金 属粉末促进衬套结合到管的表面。出乎预料的是,在简单加热步骤中 预成形衬套特别好地粘附到管的内表面,而不需要粘合剂或底漆层。 衬套结合到管内表面包括充分加热管以熔融衬套,然后将管冷却。在 冷却期间衬套比管具有更大收缩,这将倾向于将衬套拉离管的内表 面。然而,利用本专利技术,由加热得到的粘附意外地在冷却时保持完整, 使衬套不从管的内表面拉开。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将小直径管和小配件以及弯管加衬,这是 利用涂覆方法(如旋转加衬)不可能完成的。这是因为在小管中没有足 够空间容纳涂覆管里面所需量的聚合物颗粒。另外,即使迫使聚合物 颗粒进入管中,聚合物也必须自由流动,而小管没有足够空间允许这 种自由流动。本专利技术比常规旋转加衬费用更低,旋转加衬需要使用具有炉的旋 转加衬机,要被涂覆的容器或管必须在其中长时间旋转(参见"Fluoroplastics,, , Vol. 2 , "Melt Processible Fluoropolymers,, , S. Ebnesajjad, Plastics Design Library, Norwich, NY, 2003, p.264)。相 反,本专利技术可使用常规炉,或者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管可在炉内围 绕单轴旋转。本专利技术制造特别用于高纯度应用的预成形衬套。在共挤出实施方 案中,与可流动介质接触的外层由纯的可熔融加工全氟聚合物形成, 即没有锌或其他金属粉末存在的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可 熔融加工共聚物,而形成的内层有锌或金属粉末存在。利用这种结构,可用不污染可流动介质的衬套得到对管的良好粘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村套阻止沉积,由于其具有优良粘附并且阻止破裂 和破坏,因此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纯度的工艺,如食品加工、药物和半 导体加工。这种高纯度应用可特别通过共挤出实施方案实现,其中与可流动 介质接触的外层由纯含氟聚合物形成。在此外层中没有锌或其他金属 粉末存在。有锌或金属粉末存在的内层紧接管形成。利用这种结构, 衬套可良好粘附到管。因此,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预成形衬套的管,所述衬套包 含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和有效量的金 属粉末,以使衬套粘附到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另外,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具有预成形衬套的管的方法, 所述衬套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和 有效量的金属粉末,以使衬套粘附到管的内表面,所述方法包括形成 所述预成形衬套,将所述衬套插入管内,并且使所述衬套粘附到管的 内表面。也可使衬套配合到管的外部,并且加热管和衬套,,人而使衬套粘 附到管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管和衬套可在炉内围绕单轴旋 转,以加热管和衬套,并且使衬套粘附到管。旋转提供良好热分布, 并且使衬套均匀粘附到管的表面,消除衬套的变形。由于不用粘合剂 原位保持衬套,旋转防止衬套坍塌到自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方案,可通过内层和外层共挤出形成预 成形衬套。衬套的外层基本由(即为)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 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的纯全氟聚合物组成,而粘附到管的衬套的内层 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和金属粉末 的混合物。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所述管包含粘附到管表面的预成形衬套。尽 管本文讨论集中在管内输送可流动物质应用所用的插入管内的预成 形衬套,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所述管具有粘附到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预成形衬套,其中所述预成形衬套包含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可熔融加工共聚物和有效量的金属粉末,以使衬套粘附到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拉希亚尼
申请(专利权)人:纳幕尔杜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