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51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包括本体、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能沿X轴方向循环输送,用于运输工件,所述输送机构设有上料端以及下料端,所述翻转机构、移印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移印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印刷;所述翻转组件靠近所述移印机构设置,用于工件的翻转;所述烘干机构相对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部设置,用于工件表面油墨的烘干;所述下料机构相对于所述下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下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移印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成品率高,且不易造成工伤事故。

Automatic pad printing machin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full-automatic pad prin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conveying mechanism, a pad printing mechanism, a turning mechanism, a drying mechanism and a blank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and can be circularly conveyed along the x-axis direction for transporting workpieces. The conveyor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end and a blanking end, and the turning mechanism, a pad printing mechanism, a drying mechanism and a blanking machine The structure is successively arranged on the body along the x-axis direction, and the transf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near the feeding end for printing the workpiece; the turnover component is arranged near the transfer mechanism for turning the workpiece; the dry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middle of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f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the blank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feeding end f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Cutting of workpiece. The full-automatic pad printing machin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high rate of finished products, and is not easy to cause industrial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移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印机。
技术介绍
移印属于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移印过程非常简单:先将设计好的图案蚀刻在墨盘上,再将墨盘涂上印刷油墨,然后将移印胶头平移至墨盘上方并下压,以使得移印胶头上形成有设计图案的油墨,最后通过移印胶头将其上的图案转印到承印物上。这种印刷技术效果精美,细节生动、细致,并且非常适合小面积、凹凸面等其他印刷方法难以奏效的产品表面,因此移印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塑胶、玩具、玻璃灯饰等行业。现有的LED灯丝灯移印通常使用人工移印设备,通过人工将灯泡放在移印工位上进行印刷,当灯泡需要进行多面印刷时,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翻转,将灯泡调整至需要的角度再进行印刷,这对操作人员的操作速度要求较高,操作人员不熟练或者与设备的印刷速度不协调容易产生次品,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工伤事故。此外,灯泡上的油墨通过自然干燥,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车间对存放场地的需求,且对产品进行检验时,触碰到未干的油墨会造成产品标识不清晰或者缺失,使得产品的次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移印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次品率低,且不易造成工伤事故。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包括本体、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能沿X轴方向循环输送,用于运输工件,所述输送机构设有上料端以及下料端,所述翻转机构、移印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移印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印刷;所述翻转组件靠近所述移印机构设置,用于工件的翻转;所述烘干机构相对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部设置,用于工件表面油墨的烘干;所述下料机构相对于所述下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下料。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印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丝杆模组、胶头驱动器、移印胶头以及墨盒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丝杆模组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胶头驱动器设于所述丝杆模组上,且能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移印胶头设于所述胶头驱动器上,所述胶头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印胶头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墨盒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旁侧,所述移印胶头从所述墨盒组件中蘸取油墨。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墨盒组件包括墨盒台、丝杆导轨、油墨盒以及油墨印版,所述油墨台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油墨盒通过所述丝杆导轨设于所述油墨台上,所述油墨印版设于所述油墨盒的上表面;所述丝杆导轨为手摇式丝杆导轨。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移印机还包括用于清理所述移印胶头的胶头清理机构,所述胶头清理机构包括第一控制器、放料架以及收料架,所述放料架和所述收料架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放料架和所述收料架沿X轴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收料架,用于控制所述收料架收卷使用后的胶带,所述放料架用于放置胶带,所述收料架与所述放料架通过胶带联动。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数个托架,所述输送带沿X轴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数个托架设于所述输送带上,且能随着所述输送带运动,相邻两个托架的间距相等;所述托架包括托盘以及支架,所述托盘和托架分别用于承载工件的两端,所述托盘和所述支架均设有与工件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控制器以及夹具,所述第二控制器靠近所述移印胶头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夹具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夹具夹取工件并带动工作翻转。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机械手以及下料滑槽,所述下料机械手和所述下料滑槽均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靠近所述下料端处,所述下料机械手将所述输送机构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下料滑槽。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械手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一导轨、第三控制器、伸缩臂以及真空吸嘴,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导轨沿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控制器和所述伸缩臂均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伸缩臂,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臂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以及控制所述伸缩臂沿Z轴方向的伸缩,所述真空吸嘴设于所述伸缩臂的靠近所述送料机构的端部,用于吸附工件。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体以及加热管,所述烘干箱体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输送机构穿过所述烘干箱体设置,所述加热管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布设于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且所述加热管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工件,用于工件表面油墨的烘干;所述烘干箱体为隧道式烘干箱体。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移印机还包括控制操作屏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操作屏通过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连接,通过控制操作屏输入控制命令能分别控制所述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各自的动作;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移印机,包括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以及下料机构,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将工件放置于输送机构上,然后通过输送机构将工件输送至移印机构处,移印机构对工件表面进行印刷,工件表面需要进行多面印刷时,通过翻转机构调整工件后再印刷,印刷完成后,输送机构继续输送工件至烘干机构处对工件表面的油墨进行烘干处理,最后通过下料机构完成工件的下料,操作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工件放置于输送机构上或者将下料后的工件转移即可,操作简单,对人机协调性要求低,不易造成工伤事故,印刷后的工件通过烘干机构及时烘干,大大降低了车间对存放场地的需求,保证了工件的印刷质量,进而降低产品的次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移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移印机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移印机的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本体;2、输送机构;3、移印机构;4、翻转机构;5、烘干机构;6、下料机构;7、胶头清理机构;8、控制操作屏;9、凸轮分割器;10、工件;31、第一支撑架;32、丝杆模组;33、胶头驱动器;34、移印胶头;35、墨盒组件;351、墨盒台;352、丝杆导轨;353、油墨盒;71、第一控制器;72、放料架;73、收料架;74、胶带;21、输送带;22、托架;221、托盘;222、支架;41、第二控制器;42、夹具;61、下料机械手;62、下料滑槽;611、第二支撑架;612、第一导轨;613、第三控制器;614、伸缩臂;615、真空吸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请参考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包括本体1、输送机构2、移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能沿X轴方向循环输送,用于运输工件,所述输送机构设有上料端以及下料端,所述翻转机构、移印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移印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印刷;所述翻转组件靠近所述移印机构设置,用于工件的翻转;所述烘干机构相对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部设置,用于工件表面油墨的烘干;所述下料机构相对于所述下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输送机构、移印机构、翻转机构、烘干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能沿X轴方向循环输送,用于运输工件,所述输送机构设有上料端以及下料端,所述翻转机构、移印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移印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印刷;所述翻转组件靠近所述移印机构设置,用于工件的翻转;所述烘干机构相对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中部设置,用于工件表面油墨的烘干;所述下料机构相对于所述下料端设置,用于工件的下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丝杆模组、胶头驱动器、移印胶头以及墨盒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丝杆模组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胶头驱动器设于所述丝杆模组上,且能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移印胶头设于所述胶头驱动器上,所述胶头驱动器驱动所述移印胶头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墨盒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旁侧,所述移印胶头从所述墨盒组件中蘸取油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组件包括墨盒台、丝杆导轨、油墨盒以及油墨印版,所述油墨台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油墨盒通过所述丝杆导轨设于所述油墨台上,所述油墨印版设于所述油墨盒的上表面;所述丝杆导轨为手摇式丝杆导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清理所述移印胶头的胶头清理机构,所述胶头清理机构包括第一控制器、放料架以及收料架,所述放料架和所述收料架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放料架和所述收料架沿X轴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收料架,用于控制所述收料架收卷使用后的胶带,所述放料架用于放置胶带,所述收料架与所述放料架通过胶带联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数个托架,所述输送带沿X轴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数个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