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锤式冲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6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54
一种双锤式冲击扳手,适用于锁固螺丝,并包含马达、与所述马达连动的驱动单元,及锤击单元。所述锤击单元包括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锤轴、套设于所述锤轴的内环锤、套设于所述内环锤的外环锤、能与所述螺丝嵌合的输出锤,及多个滚珠。所述内环锤具有多个开口朝向所述外环锤的珠槽。所述内环锤随着所述锤轴转动并沿所述锤轴往复移动。所述外环锤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珠槽的导槽。每一个珠槽与对应的导槽之间各设置有滚珠。借由所述内环锤、所述外环锤及所述滚珠协同动作,产生提升动作流畅性且减少振动的效果。

Double hammer impact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hammer impact wrench, which is suitable for locking screws, and comprises a motor, a driving unit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and a hammering unit. The hammering unit includes a hammer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unit, an inner ring hammer sleeved on the hammer shaft, an outer ring hammer sleeved on the inner ring hammer, an output hammer capable of being embedded with the screw, and a plurality of balls. The inner ring hammer has a plurality of bead grooves with openings toward the outer ring hammer. The inner ring hammer rotates with the hammer shaft and moves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hammer shaft. The outer ring hammer has a plurality of guide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bead groove. A ball is arranged between each ball groo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guide groove. By the cooperative action of the inner ring hammer, the outer ring hammer and the ball,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smoothness of the action and reducing the vibration is pro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锤式冲击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锤式冲击扳手。
技术介绍
以往的冲击扳手适用于锁固一个螺丝,并具有单一的冲击锤,该冲击锤被驱动而沿一个轴线往复移动并绕该轴线转动而锤击于一个可与该螺丝嵌合的输出锤。当前述冲击扳手需要较大的冲击力道时,在设计层面应考虑增加该冲击锤的质量以提升转动惯量,但如此设计的缺点在于由锤击而产生的振动也较大,造成使用方面的操纵性与舒适度下降。因此一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号第107175610号专利所公开的现有的双锤式冲击扳手,具有一个主锤及一个副锤。该主锤沿一个轴线往复移动并绕该轴线转动,该副锤随该主锤转动而不沿该轴线移动。这种双锤式的设计相较于前述的单锤式设计能有效增加转动惯量,并且减少锤击产生的振动。而现有的双锤式冲击扳手的主锤与副锤之间,是以多个针状滚子嵌入对应的沟槽内连动。所述针装滚子需要一个弹性构件协助定位,并且可能会因为所述针状滚子的位置偏移、所述针状滚子摆动、所述沟槽的加工精度不足、所述针状滚子与沟槽之间的摩擦力过高等因素导致动作不流畅,并因此引起额外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动作流畅性并减少振动的双锤式冲击扳手。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适用于锁固螺丝,并包含马达、驱动单元、锤击单元,及罩壳单元。所述马达包括可输出动力的驱动轴。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马达连动,并包括受所述马达的驱动轴连动的齿轮组。所述锤击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锤轴、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锤轴外部的内环锤、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内环锤外部的外环锤、输出锤,及多个滚珠。所述锤轴具有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齿轮组连接的驱动端,及相反于所述驱动端的输出端。所述内环锤具有多个呈凹陷状且开口朝向所述外环锤的珠槽,及多个朝向所述输出端且绕所述锤轴相间隔设置的锤击凸块。所述内环锤随着所述锤轴转动并相对于所述锤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外环锤具有多个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呈凹陷状且对应于所述珠槽的导槽。所述导槽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每一个珠槽与对应的导槽之间各设置有滚珠。所述输出锤沿所述第一轴线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并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且形状与所述螺丝彼此嵌合的轴体,及多个绕所述轴体相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锤击凸块交错接合的输出凸块所述罩壳单元包覆并支撑所述马达、所述驱动单元,及所述锤击单元,并包括供所述输出锤的轴体穿设的开口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驱动单元的齿轮组具有多个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啮合的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齿环、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并将动力输出至所述锤击单元的锤轴的托架,所述齿环环绕于所述行星齿轮外部并相对于所述罩壳单元产生定位。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锤击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锤轴并连接于所述托架与所述内环锤之间的弹簧,所述锤轴具有表面、两个由所述表面凹陷呈V字形的V形沟,所述内环锤还具有两个与所述V形沟对应的滑动沟,每一个V形沟与对应的滑动沟之间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分别沿对应的V形沟滑动,使得所述内环锤随着所述锤轴转动时能相对于所述锤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锤击单元的所述珠槽绕所述第一轴线呈环状排列。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锤击单元的所述珠槽还呈等角度相间隔。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锤击单元还包括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所述外环锤还具有对应于所述输出端的第一端,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垫片呈环状套设于所述输出锤的轴体外部并抵靠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垫片呈环状套设于所述锤轴外部并抵靠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还相对于所述罩壳单元产生定位,使得所述外环锤只能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而无法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所述锤击单元还包括第二垫片,及滚柱轴承,所述外环锤还具有对应于所述输出端并直接抵靠于所述罩壳单元的头部,及由所述头部朝所述驱动端延伸的锤身部,所述滚柱轴承具有限位环,及多个滚柱,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锤身部外且一侧抵顶于所述头部,所述滚柱被限位于所述限位环内并能沿所述限位环滚动,所述第二垫片呈环状套设于所述锤身部外并抵靠于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头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垫片还相对于所述罩壳单元产生定位,使得所述外环锤只能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而无法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内环锤、所述外环锤及所述滚珠协同动作,产生提升动作流畅性且同时减少振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Ⅴ-Ⅴ的一个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双锤式冲击扳手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用于锁固一个螺丝,并包含一个马达1、一个驱动单元2、一个锤击单元3,及一个罩壳单元4。该马达1包括一个可输出动力的驱动轴11。该驱动单元2与该马达1连动,并包括一个受该马达1的驱动轴11连动的齿轮组21。该齿轮组21具有多个与该马达1的驱动轴11啮合的行星齿轮211、一个与所述行星齿轮211啮合的齿环212、一个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211并将动力输出至该锤击单元3的托架213,该齿环212环绕于所述行星齿轮211外部并相对于该罩壳单元4产生定位。该锤击单元3连接于该驱动单元2,并包括一个沿一个第一轴线L1延伸并绕该第一轴线L1转动的锤轴31、一个呈环状且套设于该锤轴31外部的内环锤32、一个呈环状且套设于该内环锤32外部的外环锤33、多个滚珠34、一个输出锤35、一个套设于该锤轴31并连接于该托架213与该内环锤32之间的弹簧36、一个第一垫片37,及一个第二垫片38。该锤轴31具有一个与该驱动单元2的托架213连接的驱动端311、一个相反于该驱动端311的输出端312、一个表面313、两个由该表面313凹陷呈V字形的V形沟314,及两个滚动件315。该内环锤32具有多个珠槽321、多个锤击凸块322,及两个与所述V形沟314对应的滑动沟323。所述珠槽321呈凹弧状且开口朝向该外环锤33。所述珠槽321绕该第一轴线L1呈环状排列且呈等角度相间隔。所述锤击凸块322朝向该输出端312且绕该锤轴31相间隔设置。每一个V形沟314与对应的滑动沟323之间设置有一个滚动件315。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珠槽321绕该第一轴线L1呈等角度相间隔而产生均匀受力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该外环锤33具有多个围绕该第一轴线L1且对应于所述珠槽321的导槽331、一个对应于该输出端312的第一端332,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332的第二端333。所述导槽331平行于该第一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锤式冲击扳手,适用于锁固螺丝,并包含马达、驱动单元、锤击单元,及罩壳单元,所述双锤式冲击扳手的特征在于:/n所述马达,包括可输出动力的驱动轴;/n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马达连动,并包括受所述马达的驱动轴连动的齿轮组;/n所述锤击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锤轴、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锤轴外部的内环锤、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内环锤外部的外环锤、输出锤,及多个滚珠,所述锤轴具有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齿轮组连接的驱动端,及相反于所述驱动端的输出端,所述内环锤具有多个呈凹陷状且开口朝向所述外环锤的珠槽,及多个朝向所述输出端且绕所述锤轴相间隔设置的锤击凸块,所述内环锤随着所述锤轴转动并相对于所述锤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外环锤具有多个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呈凹陷状且对应于所述珠槽的导槽,所述导槽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每一个珠槽与对应的导槽之间各设置有滚珠,所述输出锤沿所述第一轴线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并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且形状与所述螺丝彼此嵌合的轴体,及多个绕所述轴体相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锤击凸块交错接合的输出凸块;/n所述罩壳单元,包覆并支撑所述马达、所述驱动单元,及所述锤击单元,并包括供所述输出锤的轴体穿设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5 TW 1071178601.一种双锤式冲击扳手,适用于锁固螺丝,并包含马达、驱动单元、锤击单元,及罩壳单元,所述双锤式冲击扳手的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包括可输出动力的驱动轴;
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马达连动,并包括受所述马达的驱动轴连动的齿轮组;
所述锤击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锤轴、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锤轴外部的内环锤、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内环锤外部的外环锤、输出锤,及多个滚珠,所述锤轴具有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齿轮组连接的驱动端,及相反于所述驱动端的输出端,所述内环锤具有多个呈凹陷状且开口朝向所述外环锤的珠槽,及多个朝向所述输出端且绕所述锤轴相间隔设置的锤击凸块,所述内环锤随着所述锤轴转动并相对于所述锤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外环锤具有多个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呈凹陷状且对应于所述珠槽的导槽,所述导槽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每一个珠槽与对应的导槽之间各设置有滚珠,所述输出锤沿所述第一轴线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并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且形状与所述螺丝彼此嵌合的轴体,及多个绕所述轴体相间隔设置并与所述锤击凸块交错接合的输出凸块;
所述罩壳单元,包覆并支撑所述马达、所述驱动单元,及所述锤击单元,并包括供所述输出锤的轴体穿设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锤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齿轮组具有多个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啮合的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齿环、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并将动力输出至所述锤击单元的锤轴的托架,所述齿环环绕于所述行星齿轮外部并相对于所述罩壳单元产生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锤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福祥叶浩榕
申请(专利权)人:朝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