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刀柄及超声波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1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刀柄及超声波主轴,该超声波刀柄包括:刀柄本体,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前段及本体后段,所述本体前段上开设有贯穿其前端面的容置腔;变幅杆,其后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振子超声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变幅杆的后端;其中,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电触点,相对应地在旋转轴的后端设置导电接头,且需在超声波刀柄外部套设电导通结构作为过渡件,以电导通第一电触点及导电接头,实现稳定的电传输,且能够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护周期。

A kind of ultrasonic tool handle and ultrasonic spind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n ultrasonic knife handle and an ultrasonic main shaft. The ultrasonic knife handle comprises a knife handle body,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section and a back section of the body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avity which runs through the front end face; the back end of the amplitude change rod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avity; the vibrator ultrasonic transducer is installed in the amplitude change rod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contact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 through a wir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a first electric contac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body, a conductive joint i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conductive 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part of the ultrasonic tool handle as a transition piece to connect the first electric contact and the conductive joint with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so as to realize stab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and shorten the maintenance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刀柄及超声波主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刀柄及超声波主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硬脆性材料时,为了能够提高切削能力,从而改善切削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现在广泛采用超声波机床,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导入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机床通常包括超声波电源及超声波主轴,超声波主轴包括筒座、旋转轴及超声波刀柄,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相连且随旋转轴转动而转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超声波刀柄与超声波电源电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筒座及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无线发射组件及无线接收组件,无线发射组件与超声波电源电连接,另外,在旋转轴与超声波刀柄结合部位,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无线接收组件电连接的输出电触点,超声波刀柄上设置有与输出电触点贴合相通的输入电触点,从而将电信号从超声波电源传输至超声波刀柄。然而,上述超声波机床的电连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直接将输出电触点及输入电触点分别设置在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上,在装配及运行过程中若发生刚性碰撞或磨损,可能损坏输出电触点或者输入电触点,需要对设置在旋转轴内及超声波刀柄内的电触点进行维修、更换,维修及更换均比较复杂,导致维修成本高、维修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其超声波刀柄,能够简化维修及更换,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护周期,并实现稳定的电传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刀柄,其包括:刀柄本体,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前段及本体后段,所述本体前段上开设有贯穿其前端面的容置腔;变幅杆,其后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振子超声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变幅杆的后端;其中,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振子、与所述振子相连且彼此绝缘的正极电极片及负极电极片,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彼此绝缘的第一正极触点及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一正极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正极电极片相连,所述第一负极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负极电极片相连。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前段上间隔设有第一导电弹片及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一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后段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安装座及第二绝缘安装座,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及抵接部,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插槽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插槽贯穿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的卡接部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的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插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插槽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的卡接部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的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的外侧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呈朝外凸起的弯折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槽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二卡槽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的内侧;所述本体前段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卡槽及所述容置腔的第一线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容置腔的第二线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刀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且各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沿所述本体前段的周向呈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前段上沿其轴向间隔套设有均呈环状的第一导电件及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及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设于所述刀柄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件限定成所述第一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限定成所述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及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正极触点及所述第一负极触点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后段的后端面开设有贯穿于所述本体前段的后端的安装孔,所述本体前段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安装孔的气道。同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超声波主轴,其包括:筒座、旋转轴、电导通结构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波刀柄;所述旋转轴转动设于所述筒座内,所述旋转轴的后端设置有导电接头,所述本体后段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电导通结构套设于所述本体前段的外部并与所述旋转轴固定相连,以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触点与所述导电接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其超声波刀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刀柄及超声波主轴,在刀柄本体的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相对应地需要在旋转轴的后端设置导电接头;将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相连时,需在超声波刀柄的外部辅助套设电导通结构作为过渡件,电导通结构与第一电触点为侧面电导通,且与导电接头为端面电导通,从而能够将电信号从超声波电源传输至超声波刀柄;在装配及运行过程中,若发生刚性碰撞或者磨损,由于超声波刀柄外部套设有电导通结构作为过渡件,可通过维修及更换电导通结构以保持电传输的稳定性,维修及更换均较简单,从而能够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护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超声波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关于电导通结构与超声波刀柄、旋转轴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超声波刀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电导通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超声波主轴隐藏了筒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座;2、旋转轴;21、套孔;3、超声波刀柄;31、刀柄本体;311、本体前段;3111、容置腔;312、本体后段;3121、安装孔;313、第一正极触点;314、第一负极触点;315、第一线槽;316、第二线槽;317、环形槽;318、气道;32、变幅杆;33、超声换能器;331、振子;332、正极电极片;333、负极电极片;34、配重环;4、导线;5、电导通结构;51、套环;511、第一滑槽;512、第二滑槽;52、第二正极触点;53、第二负极触点;54、第三正极触点;55、第三负极触点;56、弹性件;6、正极导电接头;61、第一凹槽;7、负极导电接头;71、第二凹槽;8、无线发射组件;9、无线接收组件;10、基座;101、第一环形容纳槽;20、轴承端盖;201、第二环形容纳槽;30、第一导电弹片;301、卡接部;302、抵接部;40、第二导电弹片;50、第一导电件;60、第二导电件;70、第一导电体;80、第二导电体;90、第一绝缘安装座;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包括:/n刀柄本体,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前段及本体后段,所述本体前段上开设有贯穿其前端面的容置腔;/n变幅杆,其后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n超声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变幅杆的后端;/n其中,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本体,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前段及本体后段,所述本体前段上开设有贯穿其前端面的容置腔;
变幅杆,其后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超声换能器,安装于所述变幅杆的后端;
其中,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振子、与所述振子相连且彼此绝缘的正极电极片及负极电极片,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彼此绝缘的第一正极触点及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一正极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正极电极片相连,所述第一负极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负极电极片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段上间隔设有第一导电弹片及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一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一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本体前段的外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后段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安装座及第二绝缘安装座,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及抵接部,
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插槽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插槽贯穿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的卡接部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的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绝缘安装座的外侧面,
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插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插槽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安装座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的卡接部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的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蔡丹邝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汇专机床有限公司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