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el material with multilayer fatigue resist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The number of layers is between 3 and 9 layers, and is composed of an anti fatigue gel layer and an impact resistant gel layer.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are all fatigue resistant gel layers. The four arm polyethylene glycol hydroxyl induction layer is dripped between the anti fatigue gel layer and the impact gel layer. The material has excellent anti fatigue and anti impact properties, and can be used in tissue engineering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质组织工程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疲劳特性和抗冲击特性的组织工程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材料是指能与组织活体细胞结合并能植入生物体的不同组织或者模拟生物组织的其他材料。肌肉组织模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组织工程材料,根据替代人体肌肉设计,需要良好的强度,收缩能力和生物相容性,而目前通用材料中无论是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还是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均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无法实现真实肌肉对于冲击的抵抗特性及对于疲劳的抵抗作用,所以,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实现对于肌肉的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组织工程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性、高抗疲劳性的组织工程凝胶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由抗疲劳凝胶膜层和抗冲击凝胶膜层交替复合而成,总层数介于3-10层之间,表层和底层均为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由抗疲劳凝胶膜层和抗冲击凝胶膜层交替复合而成,总层数介于3-10层之间,表层和底层均为抗疲劳凝胶膜层;/n其特征还在于:/n所述抗疲劳凝胶膜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凝胶膜层;/n所述抗冲击凝胶膜层以聚乙二醇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构成;/n所述抗疲劳凝胶膜层和抗冲击凝胶膜层之间涂覆四臂聚乙二醇羟基水溶液实现结合;/n所述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凝胶膜层以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两者的摩尔比介于15:1-20:1之间,凝胶膜层具有结晶结构和分子链取向,结晶度介于30-50%之间,分子链取向度介于0.5-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由抗疲劳凝胶膜层和抗冲击凝胶膜层交替复合而成,总层数介于3-10层之间,表层和底层均为抗疲劳凝胶膜层;
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抗疲劳凝胶膜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凝胶膜层;
所述抗冲击凝胶膜层以聚乙二醇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构成;
所述抗疲劳凝胶膜层和抗冲击凝胶膜层之间涂覆四臂聚乙二醇羟基水溶液实现结合;
所述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凝胶膜层以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两者的摩尔比介于15:1-20:1之间,凝胶膜层具有结晶结构和分子链取向,结晶度介于30-50%之间,分子链取向度介于0.5-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凝胶膜层由聚乙二醇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组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直径介于20nm-300nm之间,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和聚乙二醇的体积比介于26%-4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和抗冲击特性的凝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1)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凝胶膜层的制备:配置质量浓度为5%-8%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后加入一定量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入-30oC至-40oC环境中,冷冻12-18小时后,取出于室温下解冻,完全解冻后采用夹具将凝胶拉伸至于120-150%长度,固定后再继续放置于-30oC至-40oC下冷冻4-8小时,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