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05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抗压外壳,在有重物在电机外壳的顶部时,人们可以为充气泵通电,这时充气泵为抗压腔底部的下腔充气,气体就进入了下腔将推动板向上推动,便带动联动杆向上运动,联动杆进而带动支撑板向上运动,这时便可以将抗压外壳的前壳和后壳的与重物尽可能的分离,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对电机外壳压力进而对电机外壳的损坏,对电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A kind of motor with double-layer structure resisting pressur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with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resisting pressur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shell, a connection devic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tor shell, a compression shell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ion device, when there is a heavy object on the top of the motor shell, people can power on the inflation pump, at this time, the inflation pump inflates the lower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pression cavity, and the air When the body enters into the lower cavity to push the push plate upward, it will drive the linkage rod to move upward, and then the linkage rod will drive the support plate to move upward. At this time, it can separate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back shell of the compression shell from the heavy object as much as possib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avy object from damaging the motor shell pressure and thus the motor shell, and play a good role in protecting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多半工作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电机的外壳承重力差,一旦有重物在电机外壳顶部时电机外壳便会承受不住较大的压力而使外壳碎裂,进而影响电机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抗压外壳;所述抗压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且前壳与后壳相铰接,所述前壳的外侧壁顶部与后壳的外侧壁顶部均开设有抗压腔,两个所述抗压腔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推动板,且两个推动板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推动板将抗压腔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的右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壁开设有阀门,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杆的一端,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抗压外壳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充气泵,且充气泵的出气口插接于进气口,所述充气泵电连接外部电源。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壁底部固定安装于电机外壳的外侧壁顶部,所述连接筒的右端内腔螺接有螺杆,所述连接筒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槽,且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片贯穿连通槽固定安装于抗压外壳的内侧壁底部。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上表面前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壁与前壳的底部相卡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上表面后端同样开设有卡槽,所述后壳连接杆底部上表面后端的卡槽相卡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在有重物在电机外壳的顶部时,人们可以为充气泵通电,这时充气泵为抗压腔底部的下腔充气,气体就进入了下腔将推动板向上推动,便带动联动杆向上运动,联动杆进而带动支撑板向上运动,这时便可以将抗压外壳的前壳和后壳的与重物尽可能的分离,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对电机外壳压力进而对电机外壳的损坏,对电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细节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结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外壳、2连接装置、21连接筒、22螺杆、23连通槽、24连接片、3抗压外壳、301前壳、302后壳、303抗压腔、304推动板、305密封橡胶圈、306上腔、307下腔、308进气口、309阀门、310联动杆、311支撑板、4充气泵、5连接杆、6底座、7卡槽、8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所述电机外壳1的外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抗压外壳3;所述抗压外壳3包括前壳301和后壳302,且前壳301与后壳302相铰接,所述前壳301的外侧壁顶部与后壳302的外侧壁顶部均开设有抗压腔303,两个所述抗压腔303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推动板304,且两个推动板304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密封橡胶圈305,所述推动板304将抗压腔303分成上腔306和下腔307,所述下腔307的右侧壁开设有进气口308,所述进气口308的内侧壁开设有阀门309,所述推动板304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杆310的一端,所述联动杆3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11。具体而言,为了推动板304向上推动时提供动力,即在需要将推动板304向上运动时,通过充气泵4为下腔307内部充气,充气泵4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马达运转,充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下腔307将推动板304向上推动,便带动联动杆310向上运动,联动杆310进而带动支撑板311向上运动,这时便可以将抗压外壳3的前壳301和后壳302的与重物尽可能的分离,防止抗压外壳3被重物压,在重物取下后便可以通过排气阀为下腔307放气,这时支撑板311便向下运动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抗压外壳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充气泵4,且充气泵4的出气口插接于进气口308,所述充气泵4电连接外部电源。具体而言,为了通过连接筒21与螺杆22的螺接将电机外壳1与抗压外壳3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连接筒21,且连接筒21的外侧壁底部固定安装于电机外壳1的外侧壁顶部,所述连接筒21的右端内腔螺接有螺杆22,所述连接筒2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槽23,且连接筒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片24贯穿连通槽23固定安装于抗压外壳3的内侧壁底部。具体而言,为了对电机外壳1进行支撑,所述电机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底座6。具体而言,为了便于将抗压外壳3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连接杆5的底部上表面前端开设有卡槽7,且卡槽7的内侧壁与前壳301的底部相卡接,所述连接杆5的底部上表面后端同样开设有卡槽7,所述后壳302连接杆5底部上表面后端的卡槽7相卡接,抗压外壳3均匀固定连接散热片,且散热片延伸至抗压外壳的内腔与电机外壳1相贴合。具体而言,为了使重物在支撑板311接触时增大摩擦,所述支撑板311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橡胶垫8。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有重物在电机外壳1的顶部时,人们可以为充气泵4通电,这时充气泵4为抗压腔303底部的下腔307充气,气体就进入了下腔307将推动板304向上推动,便带动联动杆310向上运动,联动杆310进而带动支撑板311向上运动,这时便可以将抗压外壳3的前壳301和后壳302的与重物尽可能的分离,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对电机外壳1压力进而对电机外壳1的损坏,对电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外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抗压外壳(3);/n所述抗压外壳(3)包括前壳(301)和后壳(302),且前壳(301)与后壳(302)相铰接,所述前壳(301)的外侧壁顶部与后壳(302)的外侧壁顶部均开设有抗压腔(303),两个所述抗压腔(303)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推动板(304),且两个推动板(304)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密封橡胶圈(305),所述推动板(304)将抗压腔(303)分成上腔(306)和下腔(307),所述下腔(307)的右侧壁开设有进气口(308),所述进气口(308)的内侧壁开设有阀门(309),所述推动板(304)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杆(310)的一端,所述联动杆(3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外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抗压外壳(3);
所述抗压外壳(3)包括前壳(301)和后壳(302),且前壳(301)与后壳(302)相铰接,所述前壳(301)的外侧壁顶部与后壳(302)的外侧壁顶部均开设有抗压腔(303),两个所述抗压腔(303)的内侧壁均滑动安装有推动板(304),且两个推动板(304)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密封橡胶圈(305),所述推动板(304)将抗压腔(303)分成上腔(306)和下腔(307),所述下腔(307)的右侧壁开设有进气口(308),所述进气口(308)的内侧壁开设有阀门(309),所述推动板(304)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杆(310)的一端,所述联动杆(3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层结构抗拒压外壳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外壳(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充气泵(4),且充气泵(4)的出气口插接于进气口(308),所述充气泵(4)电连接外部电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杨郭知明王忠孝刘志超李鹏吴海波张伟王磊申楠
申请(专利权)人: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魅力天津设计院溯源天津环境艺术设计院景致天津园林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