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油切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792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油切水阀,包括阀体、上盖、底盖、进口法兰、出口法兰。其特征是阀体内设有隔板将进、出口内腔分为两部分,隔板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阀芯,阀芯上端与进口法兰相通,阀芯底部设有与出口法兰相通的阀座,阀座上设有浮球,浮球的材料密度介于油和水的密度之间。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用于油罐自动切水安全程度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罐自动切水系统的安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阻油切水阀。现有技术中,切水作业主要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经常产生失误。一旦失误,轻则“跑油”,污染环境;重则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在夜间或是光线不好的地方,油与水很难分辩,经常产生失误。目前也有采用自动切水装置的;但自动切水装置受许多因素影响,可靠程度低,难以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保证油罐切水作业过程中不发生“跑油”现象的阻油切水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阻油切水阀,包括阀体1、上盖3、底盖10、进口法兰2和出口法兰5,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内腔设有周边与阀体1内壁密封联连的隔板4将阀体1内腔分为分别与进口法兰2相通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两个部分,隔板4开有中孔,中孔内设有外壁与隔板4密封联接的阀芯6,阀芯6上端开口与进口法兰2相通,阀芯6的底部设有与阀芯6侧壁密封联接的底8,底8上设有与阀芯6上端开口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阀座9,阀座9上设有与阀座9的孔相吻合的浮球7。所述的浮球7的密度介于油和水的密度之间。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不产生“跑油”现象,不需要加任何外动力即可实现自动切水等优点。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采用钢板围制的筒形阀体1的上端设有周边与阀体1侧壁密封焊接的上盖3,阀体1的底部设有周边与阀体1侧壁密封焊接的底盖10,位于阀体1的侧壁上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进口法兰2和出口法兰5。阀体1的内腔设有向入口法兰2倾斜的隔板4,隔板4的一侧位于入口法兰2的下方、隔板4的另一侧位于出口法兰5的上方,隔板4的周边与阀体1的内壁密封焊接,隔板4中心开有垂直的圆孔,圆孔内设有垂直放置的外壁与隔板4密封焊接的阀芯6,阀芯6的上端开口与进口法兰2相通,阀芯6的底端设有与阀芯6侧壁密封焊接的底8,底8的中心上设有阀座9,阀座9的圆孔与阀芯6的上端开口和出口法兰5相通,阀座9上设有与阀座9的孔相吻合的浮球7。浮球7的密度介于油和水的密度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阻油切水阀,包括阀体1、上盖3、底盖10、进口法兰2和出口法兰5,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内腔设有周边与阀体1内壁密封联连的隔板4将阀体1内腔分为分别与进口法兰2相通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两个部分,隔板4开有中孔,中孔内设有外壁与隔板4密封联接的阀芯6,阀芯6上端开口与进口法兰2相通,阀芯6的底部设有与阀芯6侧壁密封联接的底8,底8上设有与阀芯6上端开口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阀座9,阀座9上设有与阀座9的孔相吻合的浮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油切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7的密度介于油和水的密度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阻油切水阀,包括阀体、上盖、底盖、进口法兰、出口法兰。其特征是阀体内设有隔板将进、出口内腔分为两部分,隔板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阀芯,阀芯上端与进口法兰相通,阀芯底部设有与出口法兰相通的阀座,阀座上设有浮球,浮球的材料密度介于油和水的密度之间。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用于油罐自动切水安全程度高等优点。文档编号F16K1/14GK2152946SQ93227088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尚忠 申请人:大连精工石油化工仪器设备开发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全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油切水阀,包括阀体1、上盖3、底盖10、进口法兰2和出口法兰5,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内腔设有周边与阀体1内壁密封联连的隔板4将阀体1内腔分为分别与进口法兰2相通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两个部分,隔板4开有中孔,中孔内设有外壁与隔板4密封联接的阀芯6,阀芯6上端开口与进口法兰2相通,阀芯6的底部设有与阀芯6侧壁密封联接的底8,底8上设有与阀芯6上端开口和出口法兰5相通的阀座9,阀座9上设有与阀座9的孔相吻合的浮球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尚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精工石油化工仪器设备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