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70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24
一种除湿机,包括机体外壳及设置于机体外壳内的风机、除湿模块及压缩机,机体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除湿模块为一体式除湿模块,一体式除湿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沿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厚度方向相对间隔布置,蒸发器和冷凝器为相互独立的管翅式换热器;风机设置于进风口处,一体式除湿模块设置于出风口处,冷凝器位于除湿机内部空气流通路径上蒸发器之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蒸发器和冷凝器集成于一体设置于除湿机内,使除湿机的结构更小巧紧凑,间隔布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还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热交换,以提高除湿模块的效率,同时冷凝器还能对要排出的空气进行加温,无需使用电辅助加热组件来加温,达到节能的目的。

A dehumidifier

A dehumidifier includes a body shell, a fan, a dehumidifier module and a compressor arranged in the body shell,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body shell, the dehumidifier module is an integrated dehumidifier module, the integrated dehumidifier module includes an evaporator and a condenser connected together, the evaporator and the condenser are arranged in relative intervals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integrated dehumidifier module, and the evaporator The fan is set at the air inlet, the integrated dehumidification module is set at the air outlet, and the condenser is located behind the evaporator on the air flow path inside the dehumidifier.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the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into a dehumidifier, which makes the structure of the dehumidifier smaller and compact. The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ranged at intervals can also avoid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humidification modul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denser can also heat the air to be discharged, without using the electric auxiliary heating components to heat, so as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Obj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
本技术属于工业温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柜、电气柜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控制柜、电气柜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之一,柜内设置有大量的电气元件。如果柜内湿度大,会降低空气的绝缘性能,因此,为了保证柜内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除了要对柜内温度进行控制外,对柜内湿度也需要控制。目前用于控制柜、电气柜的工业除湿机采用的除湿方案有TEC(ThermoElectricCooler,半导体致冷器)除湿机除湿、空调制冷除湿和水盘管除湿。受限于控制柜的体积和除湿量需求,空调制冷除湿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案。空调制冷除湿将柜内空气除湿降温后,要用电辅助加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再送入柜中。这种除湿方案虽然可以满足控制柜的除湿需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分离式结构,一个设置于内部,一个设置于外部,不仅管路连接复杂,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2.为了实现恒温除湿,还需要电辅助加热装置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升温,不仅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也不利于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节能高效的除湿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除湿机,包括机体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外壳内的风机、除湿模块及压缩机,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湿模块为一体式除湿模块,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沿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厚度方向相对间隔布置,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相互独立的管翅式换热器;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冷凝器位于除湿机内部空气流通路径上蒸发器之后。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将蒸发器和冷凝器集成于一体组成除湿模块,克服了分体式结构存在的占用空间大、连接管路复杂的问题,间隔布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还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热交换,可以提高除湿模块的工作效率,同时冷凝器位于蒸发器之后,高湿空气经蒸发器冷却除湿后,在流出的过程中会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少量升温,除湿机内无需再配备电辅助加热组件,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一体式除湿模块安装于除湿机内,冷凝器可由经过蒸发器后的冷空气直接散热,无需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保证控制柜与外界完全隔离,避免外界环境对柜内温湿度及清洁度带来不良影响,可耐受更加严酷的外界环境。将相对布置的蒸发模块与冷凝模块间隔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不仅可以减小换热模块的体积,不会增加模块的加工难度,而且在两个模块之间保留空隙,还能够降低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提高换热除湿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进管和第一制冷剂出管,所述冷凝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制冷剂进管和第二制冷剂出管;所述第一制冷剂进管、第一制冷剂出管位于一体式除湿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制冷剂进管、第二制冷剂出管位于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另一端。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进出管分别设置于一体式除湿模块的两侧,能避免管路集中于一端带来的占用空间的问题,更便于循环连接管路的连接和有效利用除湿机内部空间,使内部结构更紧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进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部,所述第一制冷剂出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进管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上部,所述第二制冷剂出管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部。蒸发器采用管路下进上出的设计,和/或冷凝器采用管路上进下出的设计,可以减小因冷媒物理状态改变导致的阻力的增加,提高除湿模块的除湿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风机通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体外壳外侧面的风机支架与所述机体外壳相固定。风机由风机支架安装固定,风机支架与机体外壳相连,对风机进行维护时不用拆开外壳,只需将风机支架拆下并抽出风机即可,极大地简化了维护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外壳由一前箱体和一后箱体组成,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相连且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箱体上,所述前箱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后箱体的高度,和/或所述前箱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后箱体的宽度。更具体的,所述前箱体的侧板具有向外弯折的外折边,所述外折边与所述前箱体的侧板相垂直,所述后箱体与所述外折边相连;或所述后箱体的侧板具有向内弯折的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所述后箱体的侧板相垂直,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内折边相连。由一大一小的两个箱体组合形成机体外壳,在采用半嵌入式安装方式时,以较小的箱体作为前箱体嵌入柜内,可以减少占用柜内空间,同时较大的后箱体也能满足其它部件安装所需的空间要求。进一步的,在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和所述机体外壳的后板之间设置有注氟嘴,所述注氟嘴沿水平方向设置。将注氟嘴设置于除湿模块与机体外壳后板之间空出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了除湿机内部空间,而且水平设置的注氟嘴也方便进行冷媒补充的操作。进一步的,在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一具有U形回水弯的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上设置有回水弯,可以提高密封性,确保冷凝水及时排出的同时,外界空气不会经排水管进入除湿机和控制柜内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风机与风机支架、前箱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除湿机的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除湿机另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体式除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体式除湿模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体式除湿模块制冷剂进(出)管的管路布置示意图;图11a至图11d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体式除湿模块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不同组合方式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前箱体1、后箱体2、风机3、一体式除湿模块4、电控组件5、接水盘6以及压缩机7。前箱体1和后箱体2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组成除湿机的机体外壳,风机3、蒸发除湿模块4、电控组件5、接水盘6以及压缩机7均设置于除湿机的机体外壳内。作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包括机体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外壳内的风机、除湿模块及压缩机,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n所述除湿模块为一体式除湿模块,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沿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厚度方向相对间隔布置,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相互独立的管翅式换热器;/n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冷凝器位于除湿机内部空气流通路径上蒸发器之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包括机体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外壳内的风机、除湿模块及压缩机,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模块为一体式除湿模块,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沿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厚度方向相对间隔布置,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相互独立的管翅式换热器;
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一体式除湿模块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冷凝器位于除湿机内部空气流通路径上蒸发器之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进管和第一制冷剂出管,所述冷凝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制冷剂进管和第二制冷剂出管;所述第一制冷剂进管、第一制冷剂出管位于一体式除湿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制冷剂进管、第二制冷剂出管位于一体式除湿模块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进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部,所述第一制冷剂出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进管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上部,所述第二制冷剂出管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除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齐程彬周朝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