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55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包括四边形的阀体、阀芯和流道,在阀体相对的两个面之间打出阀芯通道,并将面打穿,该阀通过在阀芯通道上连接若干不同的流道,通过阀芯的往返运动,来实现各个流道的进出油,达到控制效果。其结构紧凑,效果明显,适用于多功能的液压机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是一种多流道的阀。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机械以往大都是通过结构来实现机械的功能,对其速度 等的控制大都采用减速机等形式,其精确度和灵活度明显适应不了越 来越复杂的机械。很多机械开始通过液压或气压的方式控制对机械进 行简单的控制。但是针对多功能的机械,目前还是很少有配套的阀体 进行相应的配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多个流道,可适应于多功能机械液压控 制的阀。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阀,包括四边形的阀 体、阀芯和流道,其创新点在于在阀体相对的两个面之间打出阀芯 通道,并将面打穿,在阀体打出阀芯通道的面的相邻的一个面上开有 A、 B、 C、 D四个小孔,另一个面上开有E孔;所述阀体的阀芯通道上打通u型流道,在u型流道的底部中心位置打通一个孔,与阀体上的A孔连通;所述阀芯通道的中心位置设流道与E孔相连通;在 阀芯通道上中心处的流道与U型流道之间等距离分布两个流道分别与B、 C孔连通。所述阀体顶部的四个孔排列成菱形。以上结构的优点在于该阀通过在阀芯通道上连接若干不同的流 道,通过阀芯的往返运动,来实现各个流道的进出油,达到控制效果。 其结构紧凑,效果明显,适用于多功能的液压机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图1所示阀体的俯视图3为图1所示阀体沿X轴方向的剖视图4为图3所示阀体面的E- E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阀体l为四边形,本实施例中为正方形。如图2、 3、 4所示,在阀体1的中心位置打出阀芯通道2,并将面3、 4打穿, 在阀体1的面6上开有A、 B、 C、 D四个小孔,排列成菱形;面7 上开有E孔。阀体1的阀芯通道5上打通U型流道8,在U型流道8 的底部中心位置打通一个流道9,与阀体1上的A孔连通;阀芯通道 2的中心位置设流道10与E孔相连通;在阀芯通道2上中心处的流 道10与U型流道8之间等距离分布两个流道11、 12分别与B、 C孔 连通。工作时,将阀芯5内置于阀芯通道2,在阀芯通道2内往返运动, 通过阀芯的往返运动,来实现各个流道的进出油,达到控制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阀,包括四边形的阀体、阀芯和流道,其特征在于在阀体相对的两个面之间打出阀芯通道,并将面打穿,在阀体打出阀芯通道的面的相邻的一个面上开有A、B、C、D四个小孔,另一个面上开有E孔;所述阀体的阀芯通道上打通U型流道,在U型流道的底部中心位置打通一个孔,与阀体上的A孔连通;所述阀芯通道的中心位置设流道与E孔相连通;在阀芯通道上中心处的流道与U型流道之间等距离分布两个流道分别与B、C孔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顶部的四个孔排列成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包括四边形的阀体、阀芯和流道,在阀体相对的两个面之间打出阀芯通道,并将面打穿,该阀通过在阀芯通道上连接若干不同的流道,通过阀芯的往返运动,来实现各个流道的进出油,达到控制效果。其结构紧凑,效果明显,适用于多功能的液压机械。文档编号F15B13/00GK201225419SQ20082003785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丁先华, 孙小军, 张建成 申请人:南通华东液压铸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包括四边形的阀体、阀芯和流道,其特征在于:在阀体相对的两个面之间打出阀芯通道,并将面打穿,在阀体打出阀芯通道的面的相邻的一个面上开有A、B、C、D四个小孔,另一个面上开有E孔;所述阀体的阀芯通道上打通U型流道,在U型流道的底部中心位置打通一个孔,与阀体上的A孔连通;所述阀芯通道的中心位置设流道与E孔相连通;在阀芯通道上中心处的流道与U型流道之间等距离分布两个流道分别与B、C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先华张建成孙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东液压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