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51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硬密封旋塞阀,主要包括阀体、旋塞体、阀盖、阀杆、限位块、密封件及安装件,主要特点是在旋塞体上制有润滑通道,该润滑通道通过注油阀与注油口连通,具有启闭摩擦力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能适合于高压工况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硬密封旋塞阀。旋塞阀因开启时对介质的流阻小而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流体输送管道上,主要由硬密封旋塞阀和软密封旋塞阀两种。硬密封旋塞阀主要由阀体、旋塞体、阀盖、阀杆、密封件及安装件构成,其旋塞体与阀体之间完全机械硬密封,能适合于较高温度的工况使用。但是,这种结构的硬密封旋塞阀,其旋塞体与阀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启闭摩擦力和扭矩大,只能适合于低压工况使用。而且启闭过程中密封面间的磨损大,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密封性能将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泄漏,密封性能不可靠,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启闭摩擦力和扭矩小、密封面间磨损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而且能适用于高压工况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阀体、旋塞体、阀盖、阀杆、限位块、密封件及安装件,在旋塞体上制有润滑通道,该润滑通道通过注油阀与注油口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旋塞体上制有润滑通道,使阀门实现机械和油脂双重密封,同时,由于润滑油的注入,减少了旋塞体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启闭摩擦力,降低启闭力矩和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其密封性能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且能适合于高压工况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主要包括阀体1、旋塞体2、阀盖5、阀杆11、限位块8、密封件和安装件。旋塞体2上制有润滑通道14,该润滑通道14分布于旋塞体2的表面,并通过注油阀12与注油口13连通。注油阀12装在中心制有通孔的压杆10内,压杆10由螺纹装在阀杆11的中心。在注油阀12出口通道上装有双止回阀9,双止回阀9的出口与旋塞体2的润滑通道14连通。阀盖5与阀体1之间装有密封垫片3和调整垫圈4。在阀盖5的上侧装有密封填料6,该密封填料6由压盖7紧固。压盖7上端有一个钩槽,限位块8固定安装于钩槽内。权利要求1.一种硬密封自润旋塞阀,主要包括阀体(1)、旋塞体(2)、阀盖(5)、阀杆(11)、限位块(8)以及密封件和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体(2)上制有润滑通道(14),该润滑通道(14)通过注油阀(12)与注油口(1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5)上下侧分别设有密封垫片(3)和密封填料(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固定安装在压盖(7)的钩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阀(12)装在中心制有通孔的压杆(10)内,压杆(10)由螺纹固定安装在阀杆(11)的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密封自润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阀(12)的出口通道上装有双止回阀(9),双止回阀(9)的出口与润滑通道(14)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硬密封旋塞阀,主要包括阀体、旋塞体、阀盖、阀杆、限位块、密封件及安装件,主要特点是在旋塞体上制有润滑通道,该润滑通道通过注油阀与注油口连通,具有启闭摩擦力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能适合于高压工况使用。文档编号F16K5/02GK2419432SQ00216980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方存正, 刘德银, 李国华, 陆兴华 申请人:浙江方正阀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密封自润旋塞阀,主要包括阀体(1)、旋塞体(2)、阀盖(5)、阀杆(11)、限位块(8)以及密封件和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体(2)上制有润滑通道(14),该润滑通道(14)通过注油阀(12)与注油口(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存正刘德银李国华陆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正阀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