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16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06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起落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该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包括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具有筒底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敞口的第二端;第二套筒,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敞口处的第三端,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一套筒敞口端外的具有筒底的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底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套筒内滑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底之间,及与所述第二套筒的筒底之间形成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且所述封盖设置成其与所述磁铁具有同极相斥的结构。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强化了无人机降落的减震效果,降低了结构设计的复杂度。

A damping mechanism for landing gear of UAV

The applica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AV landing gear design, in particular to an UAV landing gear damping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sleeve, including a first end with a barrel bottom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UAV fuselage, and a second end of the opening extending downwards from the first end; a second sleeve, including a third end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opening in the first sleeve, and a fourth end with a barrel bottom extending outside the opening end of the first sleeve; wherein, the barrel bottom of the first sleeve A first magnet is provided, and a cover is slidably arranged in the second sleeve. The cover is respectively used to form an upper and a lower sealing cavity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lee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leeve, and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tructure that is mutually exclusive with the magnet. The landing gear damping mechanism of the UAV enhances the damping effect of UAV landing and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起落架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在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消费机无人机在搭载较重的货物时,其起降已经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无人机在执行起降任务时可能会遇到降落点地势复杂、地形崎岖等情况,导致无人机难以平稳起降。如果采用工业级无人机进行快递货物的运输,则其缓冲起落架具有体积较大,制造复杂,且一般通过高压油实现减振等特点,成本较高,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既具有较高减振特性,又制造简单的缓冲起落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包括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具有筒底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敞口的第二端;第二套筒,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敞口处的第三端,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一套筒敞口端外的具有筒底的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底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套筒内滑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底之间,及与所述第二套筒的筒底之间形成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且所述封盖设置成其与所述磁铁具有同极相斥的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封盖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二套筒的筒底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封盖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的通孔。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沿第二套筒的轴向设置有两个环形凸起,所述封盖在所述两个环形凸起之间移动。优选的是,所述上封闭腔和/或所述下封闭腔上设置有充气孔,所述上封闭腔和所述下封闭腔内具有高压气体。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能够降低对套筒密封性的要求,通过电磁及弹簧实现高效减振。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的应用示意图。其中,1-第一套筒,11-磁铁,2-第二套筒,21-封盖,22-弹簧,3-机身底部,4-横梁结构,5-内凸缘,6-外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套筒1,包括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底部3的具有筒底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敞口的第二端;第二套筒2,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1内敞口处的第三端,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一套筒1敞口端外的具有筒底的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设置有磁铁11,所述第二套筒2内滑动设置有封盖21,所述封盖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之间,及与所述第二套筒2的筒底之间形成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且所述封盖设置成其与所述磁铁11具有同极相斥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的一具体应用示例,该示例中,第一套筒1构成起落架的上段,第二套筒2构成起落架的下段,第一套筒1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底部,其向下延伸有一敞口端,该敞口端接合第二套筒2的敞口端,第二套筒2继续向下延伸,形成具有封闭端的近地结构,该封闭端可以自行形成接地端,也可以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连接一横梁结构4,通过该横梁加大接地面积,提供无人机的降落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2是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1内的,具体参考图1,该滑动方式可以设计成:第一套筒1的敞口端具有向内延伸的内凸缘5,第二套筒2的敞口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外凸缘6,该内凸缘的内径小于外凸缘的内径,从而将第二套筒2限制在第一套筒内,使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不会脱离,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该钩子方式,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凸缘可以设计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所述外凸缘设置成大型螺帽,其从第二套筒的近地端套入,并螺接到具有外螺纹的第一套筒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缘6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同理所述内凸缘5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封盖21是滑动设置在第二套筒2内的,其滑动设置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滑动方式类似,可以在第二套筒内壁之间增加两个环形凸起,以限定封盖的移动范围,也可以通过弹簧22将封盖连接到第二套筒的筒体处。本实施例中,封盖21与磁铁11相互朝向的面极性相同,从而产生相斥现象,无人机降落时,第一套筒1向下运动,带动磁铁11向下靠近封盖21,封盖21一方面给予磁铁一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向下滑动以压缩弹簧,或挤压下封闭腔的气体,从而实现减振。本实施例中,磁铁可以通过卡夹的方式固定到第一套筒1的筒底处,也可以将筒底处加工金属材料,通过通电的方式来代替磁铁。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封盖21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的通孔。该实施例的封盖构成了一节流孔板,无人机降落瞬间,上密封腔空间瞬间变小,压强变大,推动该封盖21向下运动,挤压弹簧,致使下密封腔的压强也变大,随后上密封腔与下密封腔的高压气体通过节流孔板逐步达到平衡,该节流孔板仿照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能量损耗的原理。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封闭腔和/或所述下封闭腔上设置有充气孔,所述上封闭腔和所述下封闭腔内具有高压气体。本申请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强化了无人机降落的减震效果,降低了结构设计的复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包括:/n第一套筒(1),包括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具有筒底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敞口的第二端;/n第二套筒(2),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1)内敞口处的第三端,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一套筒(1)敞口端外的具有筒底的第四端;/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设置有磁铁(11),所述第二套筒(2)内滑动设置有封盖(21),所述封盖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之间,及与所述第二套筒(2)的筒底之间形成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且所述封盖设置成其与所述磁铁(11)具有同极相斥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减振机构,包括:
第一套筒(1),包括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具有筒底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第一端向下延伸的敞口的第二端;
第二套筒(2),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1)内敞口处的第三端,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一套筒(1)敞口端外的具有筒底的第四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设置有磁铁(11),所述第二套筒(2)内滑动设置有封盖(21),所述封盖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筒(1)的筒底之间,及与所述第二套筒(2)的筒底之间形成上封闭腔与下封闭腔,且所述封盖设置成其与所述磁铁(11)具有同极相斥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