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12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由运架单元串联而成,所述运架单元包括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后轮组模块、承托梁和承托架;所述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和后轮组模块设置在承托梁下表面,所述前轮组模块和中轮组模块位于承托梁前段,所述后轮组模块设在承托梁的后段;所述承托架间隔设在承托梁上表面,所述承托架包括导轨、架体和承托板,所述导轨设在承托梁的上表面,且垂直于承托梁的轴线,所述架体设在导轨上,所述承托板设置在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轮部可自由收缩伸长的特性,将设备本体穿过管廊并利用承托架支撑管廊,对大吨位管廊进行架起和运输,灵活便捷,节约时间,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A kind of equipment for pipe gallery opera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rack running and installing device, which is formed by a frame transporting unit in series, the frame transporting unit includes a front wheel group module, a middle wheel group module, a rear wheel group module, a support beam and a support bracket; the front wheel group module, the middle wheel group module and the rear wheel group module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beam, the front wheel group module and the middle wheel group module are located in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rear wheel group module The wheel group module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section of the support beam; the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beam at intervals, the support frame includes guide rail, frame body and support plate,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beam, an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support beam, the fram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use of the feature that the wheel part of the 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 vehicle can contract and stretch freely, passes the equipment body through the pipe gallery and supports the pipe gallery with the support bracket, so as to erect and transport the large tonnage pipe gallery, which is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saves tim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大型管廊运输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由于管廊的可批量预制,节约施工时间等优点,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但是因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对管廊的综合性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管廊的尺寸和重量也随之增加,现有管廊预制常采用现场现浇、小节段预制拼装、分块装配式及叠合装配式施工,对于大吨位管廊整体预制安装国内暂无成熟工艺,对大吨位的管廊进行运输安装时,需要大吨位运输车辆和吊装设备进行配合施工,分别进行运输与安装的工序,存在施工操作复杂,难度大,所需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因为需要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可以对大型管廊进行架起、运输、安装等一系列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操作复杂,难度大,所需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进行大型管廊的架起、运输、安装等一系列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操作复杂,难度大,所需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由运架单元串联而成,所述运架单元包括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后轮组模块、承托梁和承托架;所述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和后轮组模块设置在承托梁下方,所述前轮组模块和中轮组模块位于承托梁前段,所述后轮组模块设在承托梁的后段;所述承托架间隔设在承托梁上表面,所述承托架包括导轨、架体和承托板,所述导轨设在承托梁的上表面,且垂直于承托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架体设在导轨上,所述承托板设置在架体上。进一步的,所述运架单元之间由刚性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刚性连接装置对应的设在相邻的运架单元的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后轮组模块和承托梁上。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梁上表面设有防滑支架,所述防滑支架位于承托梁上承托架区域的前后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支架包括设在运架单元前侧的升降防滑支架和后侧的固定防滑支架,所述升降防滑支架通过液压缸设在承托梁内部,所述固定防滑支架设在承托梁上表面;所述防滑支架为三角形框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和后轮组模块为自行式模块运输车。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通过液压缸与架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模块、中轮组模块和后轮组模块固定连接在承托梁上。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架之间串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梁为空心钢箱梁,其内部设有加强钢板。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依据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轮部可自由收缩伸长的特性,将装置本体穿过管廊并利用承托架支撑管廊,对大吨位管廊进行架起和运输;设置承托架并进行联结,统一控制,实现对管廊进行同时架起,管廊架起后脱离地面进行运输,联结的承托架避免管廊受力不均导致损坏;设置防滑支架对管廊进行固定,操作便捷,固定效果好,能有效避免管廊运输过程中的晃动等问题;本技术为模块化装置,根据不同使用情况进行组合联结,实现同步驱动,灵活便捷,相较于管廊吊、运分开的装置与方法,节约施工装备,并且操作便捷,节约时间,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承托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廊架起步骤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管廊安装步骤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轮组模块,2-中轮组模块,3-后轮组模块,4-承托梁,5-承托架,51-导轨,52-架体,53-承托板,6-防滑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由运架单元串联而成,所述运架单元包括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承托梁4和承托架5;所述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和后轮组模块3设置在承托梁4下表面,所述前轮组模块1和中轮组模块2位于承托梁4前段,所述后轮组模块3设在承托梁4的后段;所述承托架5间隔设在承托梁4上表面,所述承托架5包括导轨51、架体52和承托板53,所述导轨51设在承托梁4的上表面,且垂直于承托梁4的轴线,所述架体52设在导轨51上,所述承托板53设置在架体52上。本技术的基本单元结构为运架单元,根据运输管廊的特征尺寸,选择相应数量的运架单元进行多模式的组合并车,实现对大尺寸,大吨位管廊的运架操作。在运架单元中,所述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与承托梁4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架5与承托梁4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运架单元之间由刚性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刚性连接装置对应的设在相邻的运架单元的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和承托梁4上。如图1、2所示,本技术运架单元之间进行组合并车时,可以分为横向增加长度,纵向增加宽度;横向增加长度时,使用液压销等刚性连接装置对运架单元主体结构进行物理连接;纵向增加宽度时,使用液压销及拼接块等刚性连接装置对运架单元主体结构进行物理连接。运架单元之间硬性连接后,需要进行油路及电路的连接,来保证所有运架单元之间的液压控制和电路控制保持一致。应用于大吨位管廊运架时,一般根据管廊内部尺寸,选择纵向增加宽度的方式进行运架单元的组合并车,运架单元相互平行,将液压销及拼接块设在相邻运架单元的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和承托梁4上,对运架单元上的各个结构进行硬性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与稳定;运架单元之间的油路及电路的连接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运架单元的结构进行硬性连接,油路、电路的连接完成后,就能够实现同步联动。优选的,本技术采用纵向增加宽度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车。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梁4上表面设有防滑支架6,所述防滑支架6位于承托梁4上承托架5区域的两侧。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支架6包括设在运架单元前侧的升降防滑支架和后侧的固定防滑支架,所述升降防滑支架通过液压缸设在承托梁4内部,所述固定防滑支架设在承托梁4上表面;所述防滑支架6为三角形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滑支架6采用方钢焊接成三角形框架,所述升降防滑支架通过液压缸设在承托梁4内腔中,通过液压缸来实现升降功能,所述固定防滑支架焊接连接在承托梁4上表面。优选的,因为预制管廊为同一型号,尺寸相同,将前侧的防滑支架6设为升降模式,后侧的防滑支架6设为固定模式,就可以实现管廊的稳固;通过将前后的防滑支架6设为不同模式的,稳固管廊时,后侧的固定防滑支架可以更加便捷精确的保证管廊到位,避免了因管廊前后两侧的防滑支架6位置不确定,确定管廊位置时需要反复调整,操作繁琐的问题,在保证稳固管廊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优选的,后侧的固定防滑支架上可设置压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由运架单元串联而成,所述运架单元包括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承托梁(4)和承托架(5);所述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和后轮组模块(3)设在承托梁(4)下方,所述前轮组模块(1)和中轮组模块(2)位于承托梁(4)前段,所述后轮组模块(3)设在承托梁(4)的后段;所述承托架(5)间隔设在承托梁(4)上表面,所述承托架(5)包括导轨(51)、架体(52)和承托板(53),所述导轨(51)设在承托梁(4)的上表面,且垂直于承托梁(4)的长度方向,所述架体(52)设在导轨(51)上,所述承托板(53)设在架体(5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由运架单元串联而成,所述运架单元包括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承托梁(4)和承托架(5);所述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和后轮组模块(3)设在承托梁(4)下方,所述前轮组模块(1)和中轮组模块(2)位于承托梁(4)前段,所述后轮组模块(3)设在承托梁(4)的后段;所述承托架(5)间隔设在承托梁(4)上表面,所述承托架(5)包括导轨(51)、架体(52)和承托板(53),所述导轨(51)设在承托梁(4)的上表面,且垂直于承托梁(4)的长度方向,所述架体(52)设在导轨(51)上,所述承托板(53)设在架体(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运架单元之间由刚性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刚性连接装置对应的设在相邻的运架单元的前轮组模块(1)、中轮组模块(2)、后轮组模块(3)和承托梁(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运转安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承托梁(4)上表面设有防滑支架(6),所述防滑支架(6)位于承托梁(4)上设置承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青敖长江刘斌禚锦鑫郭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