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12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涉及列车供电与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构造中供电轨分为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第三供电轨,其中一轨接地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第三供电轨和走行轨构成直流供电回路;感应板与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感应工作;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和集电器向列车三相驱动绕组供电,通过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调频、调压供电进行列车驱动和运行控制;直流供电回路由地面的整流装置供电,再经集电器向列车辅助用电设备供电。通过改变传统系统的供电方式,优化系统结构,有效地减轻车载设备重量和轴重,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列车承载效率,同时用最经济的方式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

A three track power supply structure for short stator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 rail power supply structure of a short stator trai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in power supply and operation control. In this structure, the power rail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power rail, the second power rail and the third power rail. One rail is grounded to form a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the third power rail and running rail to form a DC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induction board works with the three-phase drive winding of the train. The three-phase drive winding of the train is powered by the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the collector through the AC frequency conversion and voltage transformation device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voltage regulation power supply of the AC-DC-AC frequency conversion and voltage transformation device on the ground shall be used for train driving and operation control; the DC power supply shall be supplied by the rectifier device on the ground and then by the collector to the auxiliary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the train. By changing the power supply mode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ptimizing the system structure,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weight of on-board equipment and axle load, realizing the lightweight of the train, improving the carrying efficiency of the train, and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control and unmanned driving of the train operation in the most economical 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
本技术涉及列车供电与运行控制

技术介绍
现行短定子列车(亦称直线电机列车)由直流供电系统供电。在列车上,车载电气设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动系统。现行短定子列车传动系统由车载逆变器和驱动绕组(短定子)串联而成,并通过对驱动绕组调频、调压来达到驱动列车和调速运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列车驾驶。另外,车载电气设备还包括辅助电源,用来给辅助用电设备供电。通常,现实情况下,列车驾驶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少数是自动驾驶的。这里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列车的电气设备中,传动系统和辅助电源占有绝对分量,其重量大,体积大;重量大就增加轴重,轴重越大,线路造价越高,体积大则将更多占有列车的宝贵空间,降低功率密度和效率。二是,智能控制和自动驾驶(ATC)来取代人工驾驶是必由之路,但是,在现行列车和供电方式下,驾驶所需的执行设备均安装在列车上,列车是移动的,甚至是高速移动的,而自动驾驶(ATC)的命令和组织来源于地面控制中心,这两者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需要无线系统联系,而无线系统故障或失灵必将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现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方面,省去车载逆变器和辅助电源,减轻车载电气设备重量,降低轴重,实现列车轻型化,提高列车承载效率,提高功率密度,适应更高速度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地面供电直接实现对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通过改变传统系统的供电方式,优化系统结构,省去车载逆变器和辅助电源,有效地降低轴重,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列车承载效率,提高功率密度,适应更高速度运行,同时通过地面供电直接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包括走行轨以及与走行轨并行铺设的供电轨和设置于所述走行轨和所述供电轨之间的感应板,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整流装置和设置于列车上的车载集电器、三相驱动绕组以及辅助用电设备;所述供电轨包括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第三供电轨;所述第一供电轨、所述第二供电轨与所述走行轨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所述走行轨接地;所述第三供电轨与所述走行轨构成直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整流装置供电;所述车载集电器包括第一集电器、第二集电器、第三集电器和第四集电器;所述第一集电器、所述第二集电器和所述第四集电器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的三相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集电器、所述第二集电器和第四集电器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所述第二供电轨和所述走行轨接触受电;同时,所述第三集电器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的辅助用电设备正极连接,所述第三集电器的前端与所述第三供电轨接触受电,所述第四集电器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的辅助用电设备负极连接;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通过第一供电轨和所述第一集电器、所述第二供电轨和所述第二集电器、所述走行轨和所述第四集电器向所述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的变频、变压来控制所述列车的启停和运行;所述整流装置通过所述第三供电轨和所述第三集电器、所述走行轨和所述第四集电器向所述列车的辅助用电设备供电。优选地,所述走行轨包括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以及与第一走行轨并联的第二走行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第三供电轨均铺设在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之间的轨枕或道床上;所述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按列车运行区间设置分段,每个分段均通过独立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以实现列车运行的分段控制。优选地,所述感应板分为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供电轨之间设有第一感应板,所述第二走行轨和供电轨之间设有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一感应板和所述第二感应板与所述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对应设置,感应工作。优选地,所述列车的辅助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列车空调、照明等;所述辅助用电设备与整流装置采用同一电压等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载集电器均设置于列车转向架端头且与列车的转向架绝缘,所述车载集电器的第一集电器、第二集电器、第三集电器和第四集电器相互绝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两个供电轨与走行轨(接地)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另一个供电轨与走行轨构成直流供电回路,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给列车三相驱动绕组供电,地面整流装置经直流供电回路提供列车辅助用电,实现系统供电结构与供电方式的最优化,取消车载逆变器和辅助电源,有效减少列车轴重,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功率密度,提高列车承载效率。二、通过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给列车三相驱动绕组供电,直接进行列车驱动与运行的自动控制,实现无人驾驶和智能化控制与运行。三、造价低,经济性能好。四、辅助用电设备采用同一电压等级,无需车载设备中间进行电压变换,方便、简洁。五、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和整流装置均不在电网中产生负序电流,确保电能质量。六、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创造思路,现简要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与既有短定子列车相比,可以取消车载逆变器、辅助电源等车载电气设备,有效减轻列车轴重,提高功率密度和承载效率,同时将大容量的驱动(牵引)用电和小容量辅助用电分开,并分别由三相交流和直流供电,取长补短,协调供电,实现系统供电结构与供电方式的最优化,通过地面的三相交流供电回路对列车三相驱动绕组调频、调压供电来直接驱动和控制列车运行,实现无人驾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该系统包括走行轨R、与走行轨R并行铺设的供电轨1和设置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的感应板8,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和整流装置4和设置于列车5上的车载集电器2、三相驱动绕组6以及辅助用电设备7;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和整流装置4通过供电轨1、走行轨R和车载集电器2分别向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6以及辅助用电设备7供电;所述供电轨1包括第一供电轨1a、第二供电轨1b、第三供电轨1c;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第三供电轨1c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直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整流装置4供电;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和第四集电器2d;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的三相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第四集电器2d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走行轨R接触受电;同时,所述第三集电器2c的尾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包括走行轨(R)、与走行轨(R)并行铺设的供电轨(1)和设置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的感应板(8),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和整流装置(4)以及设置于列车(5)上的车载集电器(2)、三相驱动绕组(6)和辅助用电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轨(1)包括第一供电轨(1a)、第二供电轨(1b)、第三供电轨(1c);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第三供电轨(1c)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直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整流装置(4)供电;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和第四集电器(2d);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的三相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第四集电器(2d)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走行轨(R)接触受电;同时,所述第三集电器(2c)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辅助用电设备(7)正极连接,所述第三集电器(2c)的前端与所述第三供电轨(1c)接触受电,所述第四集电器(2d)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辅助用电设备(7)负极连接;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第一供电轨(1a)和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第二集电器(2b)、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向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的变频、变压来控制所述列车(5)的启停和运行;所述整流装置(4)通过所述第三供电轨(1c)和所述第三集电器(2c)、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向所述列车(5)的辅助用电设备(7)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定子列车三轨供电构造,包括走行轨(R)、与走行轨(R)并行铺设的供电轨(1)和设置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的感应板(8),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和整流装置(4)以及设置于列车(5)上的车载集电器(2)、三相驱动绕组(6)和辅助用电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轨(1)包括第一供电轨(1a)、第二供电轨(1b)、第三供电轨(1c);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第三供电轨(1c)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直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整流装置(4)供电;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和第四集电器(2d);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的三相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集电器(2b)和第四集电器(2d)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走行轨(R)接触受电;同时,所述第三集电器(2c)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辅助用电设备(7)正极连接,所述第三集电器(2c)的前端与所述第三供电轨(1c)接触受电,所述第四集电器(2d)的尾端通过电缆与所述列车(5)的辅助用电设备(7)负极连接;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第一供电轨(1a)和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第二集电器(2b)、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四集电器(2d)向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交直交变频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