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770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第一对接轨设置在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第二对接轨设置在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之间,连接轨设置为在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连接轨与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之间始终处于无缝连接状态,在受电靴通过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之间的间隙时,连接轨仍能够为受电靴授流,避免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

Joint connection device for power rail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rail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provide a joint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power rail, the power rail includes an adjacent first power rail and a second power rail, the joint connect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pair of joint, a second pair of joint and a connecting rail, the first pair of joint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power rail, and the second pair of joint i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power rail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connecting rail is movably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pair of joints and the second pair of joints. The connecting rail is arranged to be able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pair of joints when the first pair of joints and the second pair of joints move in opposite or opposite directions. Through such a setting, the connecting rail is always in a seamless connection state between the first pair of connection rails and the second pair of connection rails. When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pair of connection rails and the second pair of connection rails pass through the first pair of connection rails, the connecting rail can still receive current for the receiving boots to avoid generating arc between the receiving boots and the receiving ra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铁系统
,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空铁系统,即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列车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空铁能够将地面的交通移至空中,具有无需扩展城市现有的公路设施即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空铁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投入使用。现有的空铁列车均是依靠电能在轨道梁上行走,在轨道梁上安装有授电轨,空铁列车上安装有受电靴,受电靴与授电轨滑动接触受流(接受电流),空铁列车运行中受电靴快速滑过授电轨,授电轨可以连续的向受电靴提供电流。授电轨是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呈长条形,长度方向较长,金属材料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为了解决授电轨热胀冷缩的问题,需要给授电轨设置伸缩缝,通过伸缩缝的自由温差变化,授电轨可以自由的随着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然而,伸缩缝位置是断开的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空铁列车的受电靴授流,即,授电轨中间的伸缩缝部位客观造成授电轨上间断的“无电区”,当受电靴进入无电区,离开一条授电轨端头的瞬间或接触下一条授电轨的瞬间,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存在较高的电压差,该电压差使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授电轨和受电靴,长时间的灼伤,会使授电轨和受电靴出现损坏,从而影响空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铁列车的受电靴在通过相邻授电轨之间的接缝时,因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导致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授电轨和受电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对接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一滑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一滑动构件,所述第一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二滑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二滑动构件,所述第二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轨上设置有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连接轨从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上脱离。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脱构件为防脱板,在组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能够被夹持在所述防脱板与所述连接轨之间。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所述最大极限值内。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轨上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接缝连接装置将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连接,当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连接轨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使得连接轨与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之间始终处于无缝连接状态,从而在受电靴通过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之间的间隙时,连接轨仍能够作为授电轨为受电靴授流,保证授电轨可以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能够避免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进一步地,连接轨上设置有防脱构件,能够防止连接轨从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上脱离。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接缝连接装置的可靠性。再进一步地,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具体而言,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越大,连接轨移动的位移越大,为了保证连接轨始终处在受电靴的滑动区域(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带状区域)内,需要对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进行限制,使其缝隙处在最大极限值内,当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达到最大极限值时,连接轨的上部正好处在受电靴的滑动区域的临界线上,通过限位构件将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能够保证连接轨始终处于受电靴的滑动区域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接缝连接装置的可靠性。方案1、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对接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一滑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一滑动构件,所述第一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二滑道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对接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一滑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一滑动构件,所述第一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二滑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二滑动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敏李治国武长虹张敏沈子钿杨梅孙辉岳渠德周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建空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