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的包括缆线引导元件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31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顶的框架,该框架包括缆线引导元件,在该缆线引导元件中形成容纳用于可移位的车顶元件的驱动缆线(38A、38B)的缆线管道(42、72),所述缆线管道由管道壁限制。管道壁具有屈曲缺口,其在缆线管道(4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屈曲极限长度。

Roof frame including cable guide elem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ame of a roof,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guiding element in which a cable conduit (42, 72) is formed to hold driving cables (38a, 38b) for a movable roof element, and the cable conduit is limited by the pipe wall. The pipe wall has a buckling notch whose length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cable pipe (42) is greater than the buckling limit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顶的包括缆线引导元件的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车顶的框架。
技术介绍
这种框架在实践中是已知的,并且是车顶开口系统的一部分,该车顶开口系统包括滑动顶盖,该车顶盖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车顶盖关闭车顶开口,在打开位置,车顶开口至少部分打开。框架通常包括前框架部件和两个纵向区段,前框架部件在车顶的横向方向上延伸,两个纵向区段在车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纵向区段形成用于驱动滑动顶盖的运动机构的导轨。在它们的前端,导轨或纵向区段可各自具有形成提升滑动引导件的端件,通过该提升滑动引导件,当滑动顶盖移动时,滑动顶盖的前边缘可被提升或降低,并且该提升滑动引导件形成相应纵向区段和前框架部件之间的交叉点。驱动两个驱动缆线以驱动滑动顶盖的驱动电动机设置在前框架部件的区域中,每个驱动缆线在缆线管道组件中朝向运动机构引导,运动机构可在导轨中移动。用于驱动缆线的缆线管道组件每个包括形成在前框架部件中的缆线管道、形成在具有提升滑动引导件的端件中的缆线管道以及形成在相应导轨的引导部分中的缆线管道。引导部分可以由挤压铝型材组成。前框架部件和端件可以是成型塑料部件。形成在这些组件中的缆线管道可以延伸使得第一和第二壁部分从两侧交替地围绕相应的驱动缆线,驱动缆线通过在背离相应壁部分的一侧上的相应缺口暴露。在滑动顶盖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在车辆前方的方向上受到加速的意外情况下,加速力通过驱动运动机构传递到驱动缆线。如果交替的缆线引导件或缆线管道的缺口在相应的缆线管道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超过10mm的长度,则存在由于滑动顶盖所引入的力引起的驱动缆线通过缺口而基本上不受约束地屈曲的风险。因此,不会在滑动顶盖上施加减速力。然而,如果缺口在相应的缆线管道的纵向方向上短于8mm,则因此防止了相应的驱动缆线的屈曲,但存在由滑动顶盖施加的力直接传递到力路径中的所有组件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组件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框架,其允许在所涉及的车辆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系统地减小通过滑动顶盖引入的加速力。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框架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框架的缆线引导元件具有设置有限定开口的缆线管道,选择该开口的长度使得当超过极限的力作用在驱动缆线的轴向方向上时,在缆线管道中引导的驱动缆线可以系统地屈曲,即可以从侧面离开缆线管道。通过屈曲缺口系统地屈曲驱动缆线具有这样的效果,即例如在发生意外时被引入相应驱动缆线的任何运动能量不断减小。在屈曲并且可能地使屈曲的缆线部分抵靠止动表面停止之后(该止动表面可以由形成缆线管道的缆线引导元件或其他车辆部件形成),驱动缆线阻止滑动顶盖的进一步移动。通过系统地连续减小运动能量,可以保护相应的缆线引导元件或在其中引导相应的驱动缆线的另一缆线引导元件的缆线管道的管道壁,以防止过载并因此防止损坏。屈曲极限长度是由于技术原因驱动缆线一开始从屈曲缺口开始屈曲的长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屈曲缺口在缆线管道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临界屈曲长度。临界屈曲长度是缺口的长度,从该长度开始发生驱动缆线通过相应缺口的基本不受约束的屈曲。在缆线直径为约5.0mm至5.5mm的情况下,临界屈曲长度为约9.5mm至10.5mm、特别是约10mm。对于直径为约5.0mm至5.5mm的驱动缆线,屈曲极限长度为约7.5mm至8.5mm,特别是约8.0mm,低于该屈曲极限长度时,驱动缆线的屈曲基本被排除。缆线管道的直径优选地对应于驱动缆线的直径,特别是在缆线的纵向方向上或沿缆线管道轴线的投影中的直径为约5.0mm至5.5mm。例如,驱动缆线是由线圈或塑料缆线包围的螺旋缆线。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屈曲缺口与消减漏斗部相邻,该消减漏斗部的横截面积从屈曲缺口开始变小,使得当驱动缆线屈曲时可以在驱动缆线上施加系统的反作用力。消减漏斗部接收驱动缆线的屈曲部分。屈曲部分与消减漏斗部的侧壁接触,所述侧壁从屈曲缺口开始朝向彼此延伸,从而在驱动缆线屈曲时在驱动缆线上施加连续增加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应始终小于导致机构失效或损坏的力。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缆线管道的缆线引导元件可以是其中引导车顶开口系统的驱动机构的导轨,连接到导轨的滑动引导元件,横向框架部件、特别是前框架部件或后框架部件,纵向框架部件或集成在框架中的引导管。一个特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缆线引导元件的框架,该缆线引导元件具有缆线管道,该缆线管道形成交替的缆线引导件,其中第一和第二壁部分在管道的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交替布置,所述缆线管道具有仅一个缺口,该缺口是屈曲缺口,在缆线管道中引导的驱动缆线可以在很大的轴向力下通过该屈曲缺口屈曲。缆线管道的其它缺口在轴向方向上较短,因此排除了通过这些缺口的屈曲。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另一特定实施例中,其中,缆线引导元件是导轨,导轨是形成缆线管道的型材,管道壁具有由导轨的在导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肋形成的屈曲缺口,并且屈曲缺口由肋的凹部形成。在该实施例中,被引入到驱动缆线中的运动能量因此早在导轨的引导相应的移动车顶元件的运动机构的区域中就被减小。因此,设置在导轨下游的缆线引导元件、例如横向框架部件等也可以有效地被防止过载。一旦驱动缆线通过屈曲缺口屈曲,在相应导轨中被引导的驱动滑块就开始移动,并且最迟一旦其到达屈曲缺口的位置就将停止。由于滑动顶盖通常在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在车辆前部的方向上提升,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肋的凹部设置在导轨的前半部的区域中、特别是前三分之一的区域中。因此,特别是在发生意外时,在车辆的前部的方向上的位移期间的高加速度之后,滑动顶盖有效地减速直到其在肋的凹部的区域中停止。导轨优选地是挤压铝型材,在这种情况下,屈曲缺口由相应肋中的铣出槽口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可以是车顶开口系统的框架或车顶的遮罩系统的框架,但是也可以是形成两个系统的一部分的框架。此外,框架可以是开放式设计,这意味着框架可以仅由两个经由一个横向框架部件连接的纵向框架部件组成。横向框架部件可以仅由将驱动缆线引导到纵向框架部件的引导管构成,纵向框架部件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配置的缆线引导元件。根据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其它优点和有利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实施例以示意性简化的方式示出,并且将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解释。图1是包括车顶开口系统及其框架的车顶的顶视图;图2是框架的侧梁的透视内部视图;图3是侧梁的透视外部视图;图4是侧梁的前滑动引导元件的透视底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的滑动引导元件的透视剖视图;图6示出了沿图4中的线VI-VI穿过滑动引导元件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具有屈曲缺口的导轨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和图8示出了在屈曲缺口区域中穿过导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配置为乘用车辆的车辆的车顶10。车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缆线引导元件,在所述缆线引导元件中形成有缆线管道(42、72),所述缆线管道(42、72)用来容纳用于可移位车顶元件的驱动缆线(38A、38B),所述缆线管道由管道壁限制,其中,管道壁具有屈曲缺口,所述屈曲缺口在缆线管道(4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屈曲极限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DE 102017128133.9;20180528 DE 102018112721.一种车顶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缆线引导元件,在所述缆线引导元件中形成有缆线管道(42、72),所述缆线管道(42、72)用来容纳用于可移位车顶元件的驱动缆线(38A、38B),所述缆线管道由管道壁限制,其中,管道壁具有屈曲缺口,所述屈曲缺口在缆线管道(4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屈曲极限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屈曲缺口(55)在缆线管道(42、7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临界屈曲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临界屈曲长度为约9.5mm至10.5mm、特别是约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屈曲极限长度为约7.5mm至8.5mm、特别是约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缆线管道(42、72)在沿着缆线管道轴线的投影中具有约5.0mm至5.5mm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屈曲缺口(55)与消减漏斗部(56)相邻,所述消减漏斗部(56)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屈曲缺口(52)处开始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缆线引导元件是:导轨(22'),车顶开口系统的驱动机构在导轨(22')中被引导;连接到导轨的滑动引导元件;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卡尔克布伦纳P·瑞尔T·魏德勒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