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80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底框,具有容纳空间;背光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中框,中框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侧壁部和止挡部,中框通过侧壁部套设于底框外侧,止挡部在背光组件远离底框的一侧由侧壁部向容纳空间延伸设置;显示面板,设置于中框背离背光组件的一侧,由止挡部支承;前框,套设于显示面板及中框外侧,前框包括主体部、承托部及贯通孔,承托部及贯通孔由主体部的一部分翻折形成,中框的止挡部在远离背光组件一侧通过承托部支承前框。液晶显示模组的前框的承托部支承于中框,降低前框压到显示面板的可能性,同时前框和中框能够有效阻挡外部粉尘或其它微小颗粒物进入到背光组件,提升显示品质。

LCD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includes: a bottom frame with a accommodation space; a backlight component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 middle frame with a side wall part and a stop part connected at a predetermined angle, wherein the middle frame is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ottom frame through the side wall part, and the stop part extends from the side wall part to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on the side where the backlight component is far away from the bottom frame; a display panel arranged in which the middle frame deviates from the backlight component The front frame is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display panel and the middle frame. The front frame includes the main part, the support part and the through hole. The support part and the through hole are formed by a part of the main part. The stop part of the middle frame supports the front frame through the support part on the side away from the backlight component. The support part of the front frame of the LCD module is supported on the middle frame, which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ront frame pressing on the display panel. At the same time, the front frame and the middle fram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xternal dust or other small particles from enter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improve the display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模组(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成为现代社会常用的平板显示器。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及低功耗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在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电视及监视器等电子产品上。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底框、背光组件、中框、显示面板和前框。背光组件设置于底框内。显示面板支承于中框上。前框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外侧。然而,前框会压到显示面板所包括的液晶盒而导致显示面板存在显示不均匀(Mura)的情况,从而影响液晶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液晶显示模组的前框通过承托部支承于中框,提高前框的稳定性,降低因前框压到显示面板而导致显示面板存在显示不均匀的可能性,提升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品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底框,具有容纳空间;背光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中框,中框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侧壁部和止挡部,中框通过侧壁部套设于底框外侧,止挡部在背光组件远离底框的一侧由侧壁部向容纳空间延伸设置;显示面板,设置于中框背离背光组件的一侧,由止挡部支承;前框,套设于显示面板及中框外侧,前框包括主体部、承托部及贯通孔,承托部及贯通孔由主体部的一部分翻折形成,中框的止挡部在远离背光组件一侧通过承托部支承前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位于显示面板远离底框的一侧,第二壁部与中框的侧壁部相邻,承托部及贯通孔位于第一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呈直角连接,承托部与第二壁部间隔设置,承托部支承于止挡部,贯通孔位于承托部远离第二壁部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底框具有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形成容纳空间,中框的止挡部覆盖侧板的顶面以及背光组件与侧板之间的间隙,承托部与止挡部之间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至少部分地落入侧板的壁厚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前框还包括遮光件,遮光件连接于主体部并遮盖贯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位于显示面板远离底框的一侧,第二壁部与中框的侧壁部相邻,承托部及贯通孔位于第二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底框具有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形成容纳空间,止挡部覆盖侧板的顶面以及背光组件与侧板之间的间隙,承托部在止挡部远离背光组件的一侧延伸预定距离,承托部与止挡部之间具有接触面,接触面部分地落入第二壁部的壁厚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贯通孔位于承托部远离第一壁部的一侧,侧壁部遮挡贯通孔,中框具有连接于侧壁部并伸入贯通孔内的延伸部,延伸部支承第二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部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边框和相对的两个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交替设置,相邻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形成转角区,在每个转角区设置至少一组承托单元,每组承托单元包括三个承托部,三个承托部呈三角形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部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边框和相对的两个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交替设置,每个第一边框上设置至少两个承托部,两个第一边框中的一者上的承托部与另一者上的承托部错位设置;和/或,每个第二边框上设置至少两个承托部,两个第二边框中的一者上的承托部与另一者上的承托部错位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承托部为悬臂结构体,承托部通过自由端支承于止挡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底框、设置于底框的背光组件、中框、支承于中框上的显示面板以及前框。前框具有一体成型的主体部和承托部。前框自身可以通过承托部支承于中框的止挡部,提高前框的稳定性,降低因前框压到显示面板而导致显示面板存在显示不均匀的可能性,提升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框上的贯通孔远离背光组件,从而可以延长外部粉尘或其它微小颗粒物进入到背光组件的路径,有效降低外部粉尘或其它微小颗粒物通过贯通孔后进入到背光组件的可能性。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框和中框可以有效阻挡外部粉尘或其它微小颗粒物进入到背光组件,降低外部粉尘或其它微小颗粒物进入到背光组件后对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良品率。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前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实施例的前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沿B-B方向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前框整体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标记说明:10、液晶显示模组;20、背光组件;30、中框;31、侧壁部;32、止挡部;33、延伸部;40、显示面板;50、前框;50a、第一边框;50b、第二边框;50c、转角区;51、主体部;51a、第一壁部;51b、第二壁部;52、承托部;52a、自由端;53、贯通孔;54、遮光件;60、底框;61、底板;62、侧板;62a、内表面;62b、外表面;99、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框,具有容纳空间;/n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n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侧壁部和止挡部,所述中框通过所述侧壁部套设于所述底框外侧,所述止挡部在所述背光组件远离所述底框的一侧由所述侧壁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延伸设置;/n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中框背离所述背光组件的一侧,由所述止挡部支承;/n前框,套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中框外侧,所述前框包括主体部、承托部及贯通孔,所述承托部及所述贯通孔由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翻折形成,所述中框的所述止挡部在远离所述背光组件一侧通过所述承托部支承所述前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框,具有容纳空间;
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侧壁部和止挡部,所述中框通过所述侧壁部套设于所述底框外侧,所述止挡部在所述背光组件远离所述底框的一侧由所述侧壁部向所述容纳空间延伸设置;
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中框背离所述背光组件的一侧,由所述止挡部支承;
前框,套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中框外侧,所述前框包括主体部、承托部及贯通孔,所述承托部及所述贯通孔由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翻折形成,所述中框的所述止挡部在远离所述背光组件一侧通过所述承托部支承所述前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底框的一侧,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中框的所述侧壁部相邻,所述承托部及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呈直角连接,所述承托部与所述第二壁部间隔设置,所述承托部支承于所述止挡部,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承托部远离所述第二壁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具有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中框的所述止挡部覆盖所述侧板的顶面以及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至少部分地落入所述侧板的壁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并遮盖所述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肇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