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方权专利>正文

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53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路机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包括振动主体以及布置于振动主体内的激振筒,激振筒的筒腔沿轴向设置有偏心轴以及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组,偏心轴连接有外部驱动源,用于驱动偏心轴和偏心块组转动,该振动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部,用于通过转动激振筒调节其内部的偏心轴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以调节偏心轴上偏心块组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及调节激振力在竖直方向的振幅。能够根据压实工况调节振幅,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A vibration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exciting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ller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vibration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exciting direction. It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vibration and the exciter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vibration. The cavity of the exciter is provided with an eccentric shaft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an eccentric block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eccentric shaft. The eccentric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driving source to drive the eccentric shaft and the eccentric block group to rotate. The vibration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n angle adjusting part,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internal eccentric shaft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by turning the exciter Degree to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excitation force of the eccentric block group on the eccentric shaft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excitation forc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amplitude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ompaction condition to meet the actual use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路机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
技术介绍
振动压路机是利用自身的重力和振动压实各种建筑和筑路材料的机械;在公路建设中,振动压路机因最适宜压实各种非粘性土壤、碎石、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而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振动压路机的主体结构,通常由振动主体和位于振动主体筒腔内的激振筒构成;激振筒筒腔内再设置偏心轴,并在偏心轴上设置偏心块组,最终通过齿轮来驱动各偏心块组作正反转动来实现激振筒的激振效果。原有结构中,位于激振筒内部且设置在偏心轴上的偏心块组产生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变,致使激振力在竖直方向的振幅不变,即垂直于被压实物体的振幅不变,满足不了根据压实工况调节振动激励方向以此调节振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能够根据压实工况调节振幅,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包括振动主体以及布置于振动主体内的激振筒,所述激振筒的筒腔沿轴向设置有偏心轴以及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组,所述偏心轴连接有外部驱动源,用于驱动偏心轴和偏心块组转动,该振动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部,用于通过转动激振筒调节其内部的偏心轴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以调节偏心轴上偏心块组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及调节激振力在竖直方向的振幅;所述角度调整部包括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驱动单元和激振筒之间的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相互配合用于转动激振筒。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为角度调节马达,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角度调节马达主轴上的主动调节齿轮和设置在激振筒上的从动调节齿轮,所述主动调节齿轮和从动调节齿轮相互齿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角度调整部还包括角度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角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激振筒转动的角度,所述角度检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角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据角度信号向角度调节马达发送指令。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激振筒贯穿在左筒支撑轴承和右筒支撑轴承二者的内部。进一步,所述偏心轴包括沿激振筒筒腔轴向设置的主动偏心轴和对称设置在主动偏心轴两侧的第一从动偏心轴、第二从动偏心轴,所述主动偏心轴、第一从动偏心轴、第二从动偏心轴均贯穿于对立设置的偏心轴轴承内,所述主动偏心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偏心轴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偏心轴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互齿合,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互齿合;所述偏心块组包括设置在主动偏心轴上的第一偏心块、设置在第一从动偏心轴上的第二偏心块、设置在第二从动偏心轴上的第三偏心块。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偏心轴与第二从动偏心轴的偏心矩之和等于主动偏心轴的偏心矩。进一步,所述振动主体于激振筒的外侧设置有润滑油提斗,所述激振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润滑油提斗与激振筒筒腔的润滑油进油孔,所述润滑油进油孔贯穿激振筒的筒壁并沿激振筒的径向连通至三组齿轮和/或偏心轴轴承处,三组齿轮即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润滑油进油孔环形设置在激振筒的外壁上。进一步,该振动结构还包括沿激振筒轴向设置在沿激振筒外部两侧的减振单元。进一步,所述外部驱动源为连接在主动偏心轴一端的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用于转动主动偏心轴并促使与主动偏心轴构成齿轮传动的第一从动偏心轴和第二从动偏心轴作与主动偏心轴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以及转动偏心块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振动主体于振动马达和角度调节马达所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振动马达和角度调节马达均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且第一轴承座与减振单元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激振筒的外部设置角度调整部,通过转动激振筒,将位位于竖直方向上偏心块组调整为偏心块组偏移竖直方向,即改变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使得偏心块组产生的激振力以及振幅只有一部分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即只有一部分作用在被压实的物体上。根据压实工况的需要,转动激振筒,调节在竖直方向的振幅,依次调节作用在被压实物体上的振幅。(2)激振筒的两端均贯穿在轴承内,一方面轴承能够支撑激振筒,另一方面通过角度调节马达转动激振筒时,能够减小阻力,方便转动激振筒,以此方便调节偏心块组产生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据此方便调节在竖直方向的振幅,即调节垂直于被压实物体的振幅。(3)通过角度检测传感器获取激振筒转动的角度,以此获取偏心块组产生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当达到设定角度时,通过控制单元制动角度调节马达,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调节角度的目的。(4)角度调节马达和激振筒采用齿轮传动,齿轮之间相互齿合,当调节至需要的角度时,齿轮能够固定住激振筒,防止固定住的激振筒在惯性作用下转动,提高了准确度。(5)润滑油提斗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油孔到达激振筒内部的齿轮和轴承处,使得各齿轮和轴承均可得到充分润滑,并同步实现激振筒内各部分所产生热量的快速和高效的散热目的,其润滑和散热效率极高,工作过程也极为可靠稳定。(6)主动偏心轴和从动偏心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使得三个偏心轴同步转动,且从动偏心轴转动方向与主动偏心轴转动方向相反,整体结构布置合理而实用,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2a、2b、2c为本专利技术的沿偏心块的径向方向所作横截面的剖视图;图3a、3b、3c为本专利技术的沿主动偏心轴及从动偏心轴处润滑油进油孔。所作横截面的剖视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0-振动主体11-第一轴承座12-行走支撑轴承13-第二轴承座14a-第一润滑油提斗14b-第二润滑油提斗15-角度检测传感器20-驱动机构30-减振单元40-激振筒41a-左筒支撑轴承41b-右筒支撑轴承42-从动调节齿轮430-主动偏心轴431-主动齿轮432-第一偏心块440-第一从动偏心轴441-第一从动齿轮442-第二偏心块450-第二从动偏心轴451-第二从动齿轮452-第三偏心块46-偏心轴轴承47-第三轴承座48-第四轴承座49-润滑油进油孔50-振动马达60-角度调节马达61-主动调节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所示,包括悬置的驱动机构20、与驱动机构20配合的行走支撑轴承12用于使整个振动结构行走、振动主体10以及布置于振动主体10内的激振筒40,其中行走支撑轴承12放置在第二轴承座13上,激振筒40为激振圆筒,振动主体10于激振筒40一侧设置振动马达50。激振筒40的筒腔沿轴向设置有偏心轴以及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组。偏心轴包括设置在激振筒40中心线的主动偏心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包括振动主体(10)以及布置于振动主体(10)内的激振筒(40),所述激振筒(40)的筒腔沿轴向设置有偏心轴以及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组,所述偏心轴连接有外部驱动源,用于驱动偏心轴和偏心块组转动,其特征在于:该振动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部,用于通过转动激振筒(40)调节其内部的偏心轴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以调节偏心轴上偏心块组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及调节激振力在竖直方向的振幅;/n所述角度调整部包括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驱动单元和激振筒(40)之间的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相互配合用于转动激振筒(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振方向可调的振动结构,包括振动主体(10)以及布置于振动主体(10)内的激振筒(40),所述激振筒(40)的筒腔沿轴向设置有偏心轴以及偏心轴上设置有偏心块组,所述偏心轴连接有外部驱动源,用于驱动偏心轴和偏心块组转动,其特征在于:该振动结构还包括角度调整部,用于通过转动激振筒(40)调节其内部的偏心轴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以调节偏心轴上偏心块组的激振力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及调节激振力在竖直方向的振幅;
所述角度调整部包括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驱动单元和激振筒(40)之间的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相互配合用于转动激振筒(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角度调节马达(60),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角度调节马达(60)主轴上的主动调节齿轮(61)和设置在激振筒(40)上的从动调节齿轮(42),所述主动调节齿轮(61)和从动调节齿轮(42)相互齿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部还包括角度检测传感器(15)和控制单元,所述角度检测传感器(15)用于检测激振筒(40)转动的角度,所述角度检测传感器(15)将检测到的角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据角度信号向角度调节马达(60)发送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筒(40)贯穿在左筒支撑轴承(41a)和右筒支撑轴承(41b)二者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包括沿激振筒(40)筒腔轴向设置的主动偏心轴(430)和对称设置在主动偏心轴(430)两侧的第一从动偏心轴(440)、第二从动偏心轴(450),所述主动偏心轴(430)、第一从动偏心轴(440)、第二从动偏心轴(450)均贯穿于对立设置的偏心轴轴承(46)内,所述主动偏心轴(430)上设置有主动齿轮(431),所述第一从动偏心轴(440)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441),所述第二从动偏心轴(45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方权
申请(专利权)人:黄方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