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833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主油路、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浮动阀、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一主油路连接于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之间,第二主油路连接于第二油口和第四油口之间,浮动阀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油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连接于第四油口,且与第四油口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第四油口建立背压。该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中,在浮动状态下结束后,可通过辅助油路给第四油口建立背压,使主卷扬马达反转,向上拉紧钢丝绳,避免钢丝绳松弛而乱绳,进而避免钢丝绳磨损,大大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

Main winch control system, rotary drilling rig and control method of rotary drilling ri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in winch control system, a rotary drilling rig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rotary drilling rig. The main winch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tary drilling rig includes a first oil port, a second oil port, a first main oil circuit, a second main oil circuit, an auxiliary oil circuit, a floating valve, a third oil port and a fourth oil port. The first main oil circu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oil port and the third oil port, and the second main oil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oil port Between the second oil port and the fourth oil port, one end of the floating valv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main oil circui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main oil circuit, the auxiliary oil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fourth oil port, and is connected or dis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oil port, and establishes a back pressure on the fourth oil port when it is connected. In the main winch control system, rotary drilling rig and rotary drilling rig control method, after the end of floating state, the back pressure can be set up for the fourth oil port through the auxiliary oil circuit, so that the main winch motor can be reversed, the steel wire rope can be tensioned upward, to avoid the looseness and disorder of the steel wire rope, thereby avoiding the wear of the steel wire rope, and greatly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eel wire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采用液压履带式伸缩底盘、自行起落可折叠钻桅、伸缩式钻杆、带有垂直自动检测调整、孔深数码显示等,整机操纵一般采用液压先导控制、负荷传感,具有操作轻便、舒适等特点。旋转钻机在主卷扬浮动放绳或浮动钻进时,由于触地后或长时间钻进,惯性与钢丝绳的重量会使主卷扬钢丝绳松弛,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钢丝绳会出现乱绳,并导致钢丝绳磨损,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可避免旋挖钻机处于浮动状态时主卷扬钢丝绳松弛而导致的钢丝绳磨损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主油路、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浮动阀、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主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之间,所述第二主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所述浮动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以打开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所述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所述辅助油路连接于所述第四油口,且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所述第四油口建立背压。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油路包括换向阀、进油口和背压阀,所述换向阀设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所述背压阀与所述换向阀并联于所述第四油口和所述进油口之间,所述换向阀连通或断开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四油口,所述背压阀用于在辅助油路上建立背压。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所述辅助油路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且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和第三单向阀设置为允许液压油从所述辅助油路流向所述第一主油路或所述第二主油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油油路,所述补油油路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阀,所述平衡阀设于所述第二主油路上,以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选择阀和浮动解锁油路,所述选择阀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和所述第二主油路,并择一地与所述第一主油路和所述第二主油路连通,所述选择阀的出油口连接于所述浮动解锁油路,所述浮动解锁油路用于连接于主卷扬的制动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解锁油路包括浮动解锁阀、减压阀和液动阀,所述减压阀连接于所述选择阀的出油口,所述液动阀设于所述减压阀和所述浮动解锁阀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包括上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步骤:按下旋挖钻机的浮动按钮,将所述浮动阀打开,并控制液压油从所述第二油口进入,经所述第二主油路到达所述浮动阀,所述浮动阀打开将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直接连通;松开旋挖钻机的浮动按钮,将所述浮动阀关闭,使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的直接连通断开;控制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辅助油路建立的背压使主卷扬马达反转;控制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口断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松开旋挖钻机的浮动按钮,将所述浮动阀关闭之后延迟第一预定时间后,再控制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在控制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之后延迟第二预定时间后,再控制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二油口断开。本专利技术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及、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中,在浮动状态下结束后,可通过辅助油路给第四油口建立背压,使主卷扬马达反转,向上拉紧钢丝绳,避免钢丝绳松弛而乱绳,进而避免钢丝绳磨损,大大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挖钻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口11、第二油口13、第一主油路15、第二主油路17、辅助油路19、浮动阀21、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7。第一主油路15连接于第一油口11和第三油口25之间,第二主油路17连接于第二油口13和第四油口27之间。浮动阀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油路15,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主油路17,以打开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一油口11与第二油口13。辅助油路19连接于第四油口27,且与第四油口27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第四油口27建立背压。通过本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在浮动状态下结束后,可通过辅助油路19给第四油口27建立背压,使主卷扬马达反转,向上拉紧钢丝绳,避免钢丝绳松弛而乱绳,进而避免钢丝绳磨损,大大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油口11和第二油口13分别连接于主泵的两端,由主泵给第一油口11或第二油口13供油。第二油口25和第四油口27分别连接于主卷扬马达的两端,以给主卷扬马达供油,第二油口25进油时,第四油口27回油,主卷扬马达可正转,第四油口27进油时,第二油口25回油,主卷扬马达可反转。本实施例中,辅助油路19包括换向阀192、进油口194和背压阀196,换向阀192设于进油口194和第四油口27之间,背压阀196与换向阀192并联于第四油口27和进油口194之间,换向阀192连通或断开辅助油路19与第四油口27。通过背压阀196可建立背压,使第四油口27形成可使主卷扬马达反转的压力。具体地,背压阀196可为溢流阀。具体地,背压阀196的设定压力可设定为60bar,即背压值设定为60bar,当然,背压值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值。具体地,换向阀192为电磁阀。本实施例中,浮动阀21可为电磁阀,按下主卷扬浮动按钮,浮动阀21得电,主卷扬处于浮动状态,松开主卷扬浮动按钮,浮动阀21失电,主卷扬结束浮动。在浮动状态下,第二油口13进油,第一油口11回油,第二油口13的液压油经第二主油路17后经过浮动阀21,即第一油口11与第二油口13连通,实现主卷扬浮动。具体的,浮动阀21的一端通过节流阀22与第二主油路17连接,即浮动阀21与节流阀22串联。本实施例中,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阀28,平衡阀28设于第二主油路17上,以连通或断开第二油口13与第四油口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口(11)、第二油口(13)、第一主油路(15)、第二主油路(17)、辅助油路(19)、浮动阀(21)、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7),所述第一主油路(15)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口(11)和所述第三油口(25)之间,所述第二主油路(17)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口(13)和所述第四油口(27)之间,所述浮动阀(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1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17),以打开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所述第一油口(11)与所述第二油口(13),所述辅助油路(19)连接于所述第四油口(27),且与所述第四油口(27)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所述第四油口(27)建立背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口(11)、第二油口(13)、第一主油路(15)、第二主油路(17)、辅助油路(19)、浮动阀(21)、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7),所述第一主油路(15)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口(11)和所述第三油口(25)之间,所述第二主油路(17)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口(13)和所述第四油口(27)之间,所述浮动阀(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1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17),以打开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所述第一油口(11)与所述第二油口(13),所述辅助油路(19)连接于所述第四油口(27),且与所述第四油口(27)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所述第四油口(27)建立背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油路(19)包括换向阀(192)、进油口(194)和背压阀(196),所述换向阀(192)设于所述进油口(194)和所述第四油口(27)之间,所述背压阀(196)与所述换向阀(192)并联于所述第四油口(27)和所述进油口(194)之间,所述换向阀(192)连通或断开所述辅助油路(19)与所述第四油口(27),所述背压阀(196)用于在辅助油路(19)上建立背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单向阀(31)和第三单向阀(33),所述第二单向阀(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15),所述第三单向阀(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17),所述辅助油路(19)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31)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3)之间,且所述第二单向阀(31)所述和第三单向阀(33)设置为允许液压油从所述辅助油路(19)流向所述第一主油路(15)或所述第二主油路(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油油路(35),所述补油油路(35)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31)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阀(28),所述平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何杰刘发民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