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031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包括冷敷本体,其中,所述冷敷本体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冷敷本体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所述凹坑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相配合的塞子。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的冷敷面为全贴合需要冷敷的表面,达到“随形冷敷”的目的,冷敷效果较好。

A 3D printable cold compress rehabilitation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3D printing cold compress rehabilitation devic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D printing cold compress rehabilitation device includes a cold compress body, wherein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a thin-walled hollow container structure, and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internally filled with cold compress soluti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a fan-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tightly pasted with the cold compress part The inner two ends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ixed belts, the side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far away from the cold compress surface is evenly arranged and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pits, the inner part of the pits is provided with a cold source ball, the top end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uring inlet, the top end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pouring inlet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ouring inlet A plug that fits the mouth. Beneficial effect: the cold compress surface of the cold compress body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 surface that fully fits the need of cold compr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ollow shape cold compress\, and the cold compress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数学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采用激光等热源制造产品。3D打印的工艺方法可分为FDM(熔融沉积式)、SLS(选择性激光烧结)、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等类型。其中SLS是针对粉末材料利用激光熔融特定区域的粉末从而直接制造产品。其过程类似:利用CAD软件对特定物体建模,然后通过切片软件对模型切片,切片所得的模型截面数据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一定功率激光束将特定层金属粉末或者非金属粉末加工熔合。这样加工融合完初始层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层厚的距离,铺粉装置铺一定层厚的未加工粉末,继续加工融合下一层粉末,重复此步骤,直至特定的区域全部熔合完成,就得到一件立体的产品。由上可以看出SLS三维打印工艺基本不受产品复杂结构影响,使冷敷产品高度吻合患处曲面的复杂结构制造变为可能。临床上或者康复中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经常将冰袋用于患者的降温,或者是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或者运动后的护理,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消除肿胀、疼痛、出血,从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目前传统一般用冰袋或者冰块作为冷敷方式,有以下缺点:1)冰块为固体,不易分散,冷敷不均匀,操作不当,较容易冻伤,造成二次伤害;2)冰块为固体,容易戳破冰袋,导致液体泄漏;3)冰袋能承受的压力较小,没有按摩作用,冷敷时间长容易形成静脉血栓;4)冰块或冰袋较硬,贴合度差,使冷敷的效果大大降低;5)冰块或冰袋液体没有分离,使用劳动强度大;6)冰块或者冰袋使用麻烦,不可穿戴。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该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包括冷敷本体,其中,所述冷敷本体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冷敷本体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所述凹坑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所述冷敷本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相配合的塞子。进一步的,所述冷源小球的侧壁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处填充有TPU胶,所述冷源小球的内部注有蓄冷液体,且所述冷源小球的薄壁厚度为0.8-2mm,所述冷源小球的直径根据冷敷面积设计为10-40mm。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液体包括纯净水、生理盐水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蓄冷液体的体积为所述冷源小球内部体积的3/4。进一步的,所述冷敷本体的薄壁壁厚为1-2mm,且所述灌入口的直径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为绑带或魔术贴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备方法。该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人体需要冷敷的部位,并获得所述部位的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将所述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并删除所述部位外多余的影像获得三维模型,并利用曲面多边形原则对所述三维模型布点,生成所述三维模型的高度拟合模型;将所述拟合模型中曲率变化太急剧的尖角部分编辑处理成光滑圆角;将光滑处理后所述拟合模型导入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并采用布尔运算求出所述拟合模型对应的阴模模型;将所述阴模模型进行薄壳冷敷产品结构设计,薄壁厚度保证1-2mm之间,薄壁上开设直径为5-10mm开孔作为冷敷溶液灌入口;在所述阴模模型远离冷敷曲面的一侧设计有若干可放入冰好薄壁小球的凹坑,制得冷敷本体模型;且所述小球的薄壁厚度为0.8-2mm,所述小球的直径根据冷敷曲面的面积设计为10-40mm;在所述小球上开设小孔,预先注入3/4容积的蓄冷液体,并用TPU胶封闭小孔,制得冷源小球模型;将设计好的所述冷敷本体模型和所述冷源小球模型通过三维图形处理软件转换为STL格式文件,并生成STL模型;将所述STL模型导入SLS三维打印机,进行切片并打印出TPU弹性产品,制得冷敷本体和冷源小球;打印完成后,清掉多余的粉末,并用TPU溶剂液体对产品表面进行光滑和防漏处理。进一步的,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人体需要冷敷的部位,并获得所述部位的外形曲面数据还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所述部位的文件信息;对所述部位文件进行中心检测,得到初始中心集C0(x,y);对所述初始中心集C0(x,y)进行误差平方和SSE处理,得到边界元素对应的中心点;确定所述边界元素所对应的泰森多边形;根据所述边界元素到所述泰森多边形的最大偏移距离和预定的偏移距阈值,生成针对所述边界元素的扫描路径段。进一步的,将所述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并删除所述部位外多余的影像获得三维模型,并利用曲面多边形原则对所述三维模型布点,生成所述三维模型的高度拟合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进行点云处理;经过反求点云转变为片体,并删除所述部位外多余的影像获得三维模型。进一步的,将所述拟合模型中曲率变化太急剧的尖角部分编辑处理成光滑圆角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拟合模型中曲率变化太急剧的尖角部分依次进行剔除冗余数据处理、参数消除处理、数据平滑处理及数据网格化处理。进一步的,将光滑处理后所述拟合模型导入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并采用布尔运算求出所述拟合模型对应的阴模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拟合模型选取多个预划分面;通过所述多个预划分面将所述拟合模型划分为多个空间子区域;分别每个所述空间子区域构建BSP树;对多个所述空间子区域的BSP树进行布尔运算,得到模型网格;对所述模型网格进行优化得到所述阴模模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的冷敷面为全贴合需要冷敷的表面,达到“随形冷敷”的目的,冷敷效果较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可穿戴,使用方式多样化,更方便;(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里充有蓄冷液体,使冷敷部位冷却更加均匀;(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和冷源小球实现冷源分离结构,蓄冷液体为全封闭,使用方便,不易漏液;(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敷本体和冷源小球的冷源分离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边按摩边冷敷,杜绝静脉血栓的形成;(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源小球可以随时替换,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敷本体(1),其中,所述冷敷本体(1)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1)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2),所述冷敷本体(1)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3),所述凹坑(3)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4),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5),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5)相配合的塞子(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敷本体(1),其中,所述冷敷本体(1)为薄壁中空容器结构,且所述冷敷本体(1)内部注有冷敷溶液,所述冷敷本体(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为冷敷部位紧密贴合的冷敷曲面,所述冷敷本体(1)的内侧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固定带(2),所述冷敷本体(1)远离所述冷敷曲面的一侧均匀排列开设有若干凹坑(3),所述凹坑(3)的内部设置有冷源小球(4),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灌入口(5),所述冷敷本体(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灌入口(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灌入口(5)相配合的塞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小球(4)的侧壁开设有小孔(401),所述小孔(401)处填充有TPU胶,所述冷源小球(4)的内部注有蓄冷液体(402),且所述冷源小球(4)的薄壁厚度为0.8-2mm,所述冷源小球(4)的直径根据冷敷面积设计为1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液体(402)包括纯净水、生理盐水或凝胶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蓄冷液体(402)的体积为所述冷源小球(4)内部体积的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本体(1)的薄壁壁厚为1-2mm,且所述灌入口(5)的直径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为绑带或魔术贴中的一种。


6.一种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3D打印可贴合面冷敷康复装置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人体需要冷敷的部位,并获得所述部位的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
将所述外形曲面点位坐标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并删除所述部位外多余的影像获得三维模型,并利用曲面多边形原则对所述三维模型布点,生成所述三维模型的高度拟合模型;
将所述拟合模型中曲率变化太急剧的尖角部分编辑处理成光滑圆角;
将光滑处理后所述拟合模型导入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并采用布尔运算求出所述拟合模型对应的阴模模型;
将所述阴模模型进行薄壳冷敷产品结构设计,薄壁厚度保证1-2mm之间,薄壁上开设直径为5-10mm开孔作为冷敷溶液灌入口;
在所述阴模模型远离冷敷曲面的一侧设计有若干可放入冰好薄壁小球的凹坑,制得冷敷本体模型;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锋樊子均江姣龙廖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卓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