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燕梅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47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有开关和连接带,所述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正面的底侧,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有固定板、连接杆、活动杆、连接板和弹簧。该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通过转轴便于调节角度,通过复位弹簧便于进行固定,通过弹簧受力形变产生相反的反推力,实现缓冲,增加患者穿戴的舒适度,该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A medical head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head coo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suppor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support is installed with a switch and a connecting belt, the swit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ide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other 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support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second suppor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buffer devices,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fixed plates, connecting rods, movable rods, connecting plates and springs. The medical head cooling device is easy to adjust the angl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easy to fix through the return spring, generate the opposite reverse thrust through the force deformation of the spring, realize buffering, and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patients. The new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more practical, and suitable for wide promo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脑损伤(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脑中枢性感染等)和持续高温的危急患者,降低患者的头部温度,阻止病情发展,保护脑组织,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医院对的头部降温方法一般是将冰块装入塑料袋或橡胶袋等袋体内,再将冰袋放在患者的头部周围,对患者头部进行降温,当患者头度温度降下来时,再将冰袋子拿开,操作不方便且降温速度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有开关和连接带,所述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正面的底侧,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有固定板、连接杆、活动杆、连接板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底部,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左端,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杆的左端,所述弹簧环绕在所述连接杆和活动杆的外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开关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带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与开关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手动沿转轴转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便于调节角度,便于患者进行穿戴,通过复位弹簧便于进行固定;2.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通过设有的缓冲装置,避免在穿戴时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头部挤压连接板,连接板推动活动杆和弹簧,弹簧受力形变产生相反的反推力,从而实现缓冲,增加患者穿戴的舒适度;3.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插头与电源相连接,通过开关启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通过连接带底部和连接板内侧设有的半导体制冷片,对头部全方位均匀降温,提高降温效果,该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第一支架1,转轴11,第一凹槽12,开关13,连接线14,插头15,第二支架2,第二凹槽21,连接块3,回位弹簧31,连接带4,缓冲装置5,固定板51,连接杆52,活动杆53,连接板54,弹簧55,半导体制冷片6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的右端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安装有开关13和连接带4,所述开关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正面的底侧,所述连接带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设有固定板51、连接杆52、活动杆53、连接板54和弹簧55,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所述连接杆5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51的左端,所述活动杆53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2的左端,所述连接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杆53的左端,所述弹簧55环绕在所述连接杆52和活动杆53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手动沿转轴11转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便于调节角度,便于患者进行穿戴,通过复位弹簧31便于进行固定,通过设有的缓冲装置5,避免在穿戴时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头部挤压连接板54,连接板54推动活动杆53和弹簧55,弹簧55受力形变产生相反的反推力,从而实现缓冲,增加患者穿戴的舒适度,通过插头15与电源相连接,通过开关13启动半导体制冷片6进行降温,通过连接带4底部和连接板54内侧设有的半导体制冷片6,对头部全方位均匀降温,提高降温效果。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侧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31,通过复位弹簧31便于进行固定。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且所述第一凹槽12与所述第二凹槽21相对应,所述缓冲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和所述第二凹槽21的内侧,通过缓冲装置5起到缓冲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支架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4,所述连接线14与开关13相连接,所述连接线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5,通过插头15与电源相连接。请参阅图1,所述连接带4的底部和所述连接板5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通过导线与开关13相连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进行降温。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手动沿转轴11转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便于调节角度,便于患者进行穿戴,通过复位弹簧31便于进行固定,通过设有的缓冲装置5,避免在穿戴时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头部挤压连接板54,连接板54推动活动杆53和弹簧55,弹簧55受力形变产生相反的反推力,从而实现缓冲,增加患者穿戴的舒适度,通过插头15与电源相连接,通过开关13启动半导体制冷片6进行降温,通过连接带4底部和连接板54内侧设有的半导体制冷片6,对头部全方位均匀降温,提高降温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右端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安装有开关(13)和连接带(4),所述开关(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正面的底侧,所述连接带(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设有固定板(51)、连接杆(52)、活动杆(53)、连接板(54)和弹簧(55),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所述连接杆(5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51)的左端,所述活动杆(53)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2)的左端,所述连接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杆(53)的左端,所述弹簧(55)环绕在所述连接杆(52)和活动杆(53)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右端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安装有开关(13)和连接带(4),所述开关(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正面的底侧,所述连接带(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设有固定板(51)、连接杆(52)、活动杆(53)、连接板(54)和弹簧(55),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底部,所述连接杆(5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51)的左端,所述活动杆(53)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2)的左端,所述连接板(54)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杆(53)的左端,所述弹簧(55)环绕在所述连接杆(52)和活动杆(53)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梅潘玉霞马浩
申请(专利权)人:杨燕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