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79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第三绝缘体。外导体内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的容置槽;第二绝缘体分别与第一绝缘体和第三绝缘连接,且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容置槽端部具有开孔,开孔与贯通通道连通。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设置在贯通通道内,且相互连接,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射频连接器可以应用到体积较大的设备上,同时降低了射频连接器自身的制造难度,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

RF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 accessories, and discloses a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onductor, a first inner conductor, a second inner conductor, a first insulator, a second insulator and a third insulator.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outer guid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groove of the first insulator, the second insulator and the third insulator; the second insulato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sulator and the third insulation, and a through channel is formed inside the first insulator, the second insulator and the third insulator, and the end of the hol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and th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channel. The first inner conductor and the second inner conductor are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channel and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outer conductor. The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equipment with large volum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nufacturing difficulty of the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itself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视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各家各户的必备家用电器,但是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电视机相关配套设备中的散热结构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结构,为了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散热结构的体积变大成为一个很好的措置,因为设备体积变大,所以相关配套使用的射频连接器长度也需要变的更长。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通过模具制造的长度较长的射频连接器,往往在结构上能满足配合需求,却往往无法满足电性能要求,且其模具制作难度也较大,导致生产成本提升。超长型(45mm)的结构设计,在内部零部件的长度分配上存在多种的可能性,在产品性能,组装性,模具生产可行性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就需要找出合理的长度分配。将绝缘体(黄色)由一个整体分为两个绝缘体就实现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也顺利地将此产品开发完成。本专利就是针对超长型RFCONNECTOR进行的专项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可以应用到体积较大的设备上,同时降低了射频连接器自身的制造难度,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第三绝缘体;所述外导体内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绝缘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连接,且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所述容置槽端部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设置在所述贯通通道内,且相互连接,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设置了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三个绝缘体,并使三个绝缘体相互连接,且在三个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在贯通通道内设置相互连接的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分别设置成三个绝缘体不但可以减少单个绝缘体的相对长度,而且由于相对长度较短的单个绝缘体的模具制造难度较低,虽然增加了装配过程,但是射频连接器自身的制造难度也降低了,同时也控制了生产成本。另外,所述第一绝缘体朝向所述第二绝缘体处具有凸出部,所述第二绝缘体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体处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凸出部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凹陷部相适配,便于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的连接,简化装配步骤。另外,所述第二内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内,确保第二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无法接触,保证射频连接器得以正常使用。另外,所述第一内导体与所述第二内导体的连接端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内与所述第二内导体连接,保证第一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连接后无法脱离第二绝缘体,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另外,所述第三绝缘体上具有供所述第二绝缘体插入的插槽,便于第三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连接,简化装配步骤。另外,所述第一绝缘体位于所述外导体的容置槽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壁与所述外导体的容置槽的内孔壁过盈配合,可以使第一绝缘体无法与外导体之间相互脱离。另外,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锁紧在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的贯通通道内。另外,所述外导体的长度超过35mm。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连接器的爆炸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连接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如图1、2所示,包括:外导体1、第一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3、第一绝缘体4、第二绝缘体5、第三绝缘体6。外导体1内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绝缘体4、第二绝缘体5和第三绝缘体6的容置槽;第二绝缘体5分别与第一绝缘体4和第三绝缘连接,且第一绝缘体4、第二绝缘体5和第三绝缘体6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容置槽端部具有开孔,开孔与贯通通道连通;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设置在贯通通道内,且相互连接,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具体地说,在第一绝缘体4朝向第二绝缘体5处具有凸出部,第二绝缘体5朝向第一绝缘体4处具有凹陷部,第一绝缘体4的凸出部与第二绝缘体5的凹陷部相适配,便于第一绝缘体4与第二绝缘体5的连接,简化装配步骤。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导体3设置在第二绝缘体5内,以确保第二内导体3与外导体1之间无法接触,保证射频连接器得以正常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内导体2与第二内导体3的连接端在第二绝缘体5内与第二内导体3连接,保证第一内导体2与第二内导体3连接后无法脱离第二绝缘体5,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锁紧在第一绝缘体4、第二绝缘体5和第三绝缘体6的贯通通道内。第一内导体2有部分伸出第一绝缘体4,与外部导体相连接。而在另一端,外部连接件可以穿过外导体1的容置槽端部的开孔,通过第三绝缘体6与第二内导体3连接。另外,在第三绝缘体6上具有供第二绝缘体5插入的插槽,便于第三绝缘体6与第二绝缘体5连接,简化装配步骤。如图1所示,该插槽可以有多个环状均布的支承柱构成,对第二绝缘体5也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如图2所示,第一绝缘体4位于外导体1的容置槽的外侧,第一绝缘体4的外壁与外导体1的容置槽的内孔壁过盈配合,可以使第一绝缘体4无法与外导体1之间相互脱离。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导体1的长度为45mm,超过常用射频连接器35mm的外导体长度。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设置了第一绝缘体4、第二绝缘体5和第三绝缘体6三个绝缘体,并使三个绝缘体相互连接,且在三个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在贯通通道内设置相互连接的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分别设置成三个绝缘体不但可以减少单个绝缘体的相对长度,而且由于相对长度较短的单个绝缘体的模具制造难度较低,虽然增加了装配过程,但是射频连接器自身的制造难度也降低了,同时也控制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导体设置在第二绝缘体内,第一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连接端在第二绝缘体内与第二内导体连接。而在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导体固定在第二绝缘体上,第一内导体固定在第一绝缘体上,且第一内导体两端均伸出第二绝缘体,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内导体装配至第一绝缘体上,将第二内导体装配在第二绝缘体上,完成以后直接将第三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一绝缘体装配至外导体上,使装配步骤更为简单。同样地,由于该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三个绝缘体,并使三个绝缘体相互连接,且在三个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在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第三绝缘体;/n所述外导体内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的容置槽;/n所述第二绝缘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连接,且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所述容置槽端部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n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设置在所述贯通通道内,且相互连接,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体、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第三绝缘体;
所述外导体内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的容置槽;
所述第二绝缘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连接,且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内部形成一贯通通道,所述容置槽端部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设置在所述贯通通道内,且相互连接,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朝向所述第二绝缘体处具有凸出部,所述第二绝缘体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体处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凸出部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凹陷部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