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江专利>正文

管路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519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切换阀,设置有阀体,该阀体的前端壁上开有一个进口,后端壁上开有至少二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前端壁进口经轴承安装有切换管,切换管由首、中、尾三段直管组成,首段直管安装在前端壁的进口处,首段直管外管壁上设置有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尾段直管与阀体的后端壁上,后端壁上的至少二个出口位于该尾段直管开口的旋转轨迹上。其有益效果是: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和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实现四通甚至更多管路的通断,还能控制住进口和个各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使整个管阀的结构更紧凑、更严密,减少了管阀中可能的漏气点只存在于切换管的两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阀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路切换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多根管路的连接处都采用三通、五通等技术实现管路间的 连接,这些三通中,有的是在阀体内安装阀片,阀片上开通孔,通过拨动阀片 及其通孔,实现管路间的切换,也有在阀体内设置滚珠,及球阀技术实现管路 间的切换。由于球体和阀片的条件限制,这类管阀只能实现小口径管道的互通和切换,尤其是对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切换存在不足。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不能通过与管路同直 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切换阀, 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路切换阀,设置有 阀体,该阀体的前端壁上开有一个进口,后端壁上开有至少二个出口,其关键 在于在所述前端壁进口经轴承安装有切换管,所述切换管由首、中、尾三段 直管组成,其中首段直管和尾段直管相互平行,中段直管主轴线与所述首、尾 段直管主轴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首段直管安装在所述前端壁的进口处,该首 段直管外管壁上设置有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的主轴上固套有主动轮;所述切换管尾段直管与所述阀体的后端壁连接,当所述齿轮带动切换管转 动时,所述后端壁上的所述出口位于该尾段直管开口的旋转轨迹上。主动轮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手轮,通过齿轮传递控制切换管的转动,实现进口分别与2个出口的连接,也可以将进口和2个出口之间都完全 隔断。实现了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和切 换。所述首段直管伸出所述阀体的前端壁,该首段直管经轴承连接有支撑套, 所述支撑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支撑套的另一端固定有法兰,所述法兰 抵接在所述首段直管的端口处,法兰与首段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首段直管通过轴承和支撑套对首段直管进行限位,并可靠地支撑住切换管, 确保切换管能稳定地贴合在法兰上旋转。所述齿条和齿轮都位于所述阀体外,其中所述齿条为半圆弧条,所述齿轮 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另一端经轴承安装在所述阀体上。半圆弧条结构可以防止切换管转动过大,便于限制其转角,保证管道的可 靠结合。所述切换管尾段直管的开口端固接有转盘,该转盘的圆心位于所述切换管 首段直管的主轴延长线上,该转盘上开有通孔与所述切换管相通,当转盘随所 述切换管转动时,该通孔分别与所述阀体后端壁上的出口相通,或者与所述后 端壁相贴合。当转盘带动其通孔与任意一个出口相通时,转盘的实体部分就覆盖住另一 个出口,就实现只能有一个出口与进口相通;当转盘带动其通孔与后端壁的实体部分相贴合,就能将进口和2个出口之 间都完全隔断。还可以在后端壁上开出第3个或者更多的出口,只要这些出口都位于通孔 的旋转轨迹上,且只能和通孔单独一一相通,就可以实现四通甚至更多管路的 通断。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一圈凸台,该凸台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滚珠与所述转盘 相连接,且所述凸台向内翻边并对所述转盘限位,所述翻边与转盘之间安装有 密封圈。凸台的作用是对转盘进行限位,确保其能稳定旋转,可靠地与后端壁及其 出口相配合,滚珠可以提高转盘的灵活性。所述阀体各端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接缝处安装有密封圈,在所述后端壁 的出口安装有法兰盘。各端壁通过螺栓连接,特别是后端壁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本装置的安装。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管路切换阀,能实现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 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接和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同直径的橡胶球体或设备, 实现四通甚至更多管路的通断,还能控制住进口和个各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 使整个管阀的结构更紧凑、更严密,减少了管阀中可能的漏气点只存在于切换 管的两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齿轮、支撑套、切换管以及阀体前端壁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阀体后端壁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切换管和转盘的左视图, 图5为转盘与阀体后端壁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 5所示, 一种管路切换阀,设置有阀体l,该阀体l的前端壁la上 开有一个进口,后端壁lb上开有至少二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壁la 进口经轴承9安装有切换管2,所述切换管2由首、中、尾三段直管2a、 2b、 2c组成,其中首段直管2a和尾段直管2c相互平行,中段直管2b主轴线与所述 首、尾段直管2a、 2c主轴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首段直管2a安装在所述前端 壁la的进口处,该首段直管2a外管壁上设置有齿条5与齿轮3相啮合,所述 齿轮3的主轴上固套有主动轮4;所述切换管2尾段直管2c与所述阀体1的后端壁lb连接,当所述齿轮3 带动切换管2转动时,所述后端壁lb上的所述出口位于该尾段直管2c开口的 旋转轨迹上。主动轮4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手轮,通过齿轮3传递控制切换 管2的转动,实现进口分别与2个出口的连接,也可以将进口和2个出口之间 都完全隔断。实现了大口径管道间的切换,尤其是管径在108mm以上的管路连 接和切换,并能通过与管路相同直径的橡胶球或设备。如图1、 2所示,所述首段直管2a伸出所述阀体1的前端壁la,该首段直 管2a经轴承连接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1上,支 撑套10的另一端固定有法兰ll,所述法兰11抵接在所述首段直管2a的端口处, 法兰11与首段直管2a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 '首段直管2a通过轴承9和支撑套10对首段直管2a进行限位,并可靠地支 撑住切换管2,确保切换管2能稳定地贴合在法兰11上旋转。所述齿条5和齿轮3都位于所述阀体1夕卜,其中所述齿条5为半圆弧条, 所述齿轮3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4,另一端经轴承安装在所述阀体1上。也可以将首段直管2a上的齿条5、齿轮3和支撑套10都设置在阀体1内, 直接将法兰ll安装在前端壁la进口处,起到了对齿条5、齿轮3和支撑套10 的保护效果和密封效果,但阀体l的体积过大,不利于安装维修。半圆弧条结构可以防止切换管2转动过大,便于限制其转角,保证管道的 可靠结合。如图l、 3、 4所示,所述切换管2尾段直管2c的开口端固接有转盘6,该 转盘6的圆心位于所述切换管2首段直管2a的主轴延长线上,该转盘6上开有 通孔6a与所述切换管2相通,当转盘6随所述切换管2转动时,该通孔6a分 别与所述阀体1后端壁lb上的出口相通,或者与所述后端壁lb相贴合,实现 转盘6与后端壁lb之间的面密封。当转盘6带动其通孔6a与任意一个出口相通时,转盘6的实体部分就覆盖 住另一个出口,就实现只能有一个出口与进口相通;当转盘6带动其通孔6a与后端壁lb的实体部分相贴合,就能将进口和2 个出口之间都完全隔断。还可以在后端壁lb上开出第3个或者更多的出口 ,只要这些出口都位于通 孔6a的旋转轨迹上,且只能和通孔6a单独一一相通,就可以实现四通甚至更 多管路的通断。如图l、 3所示,所述后端壁lb上设置有一圈凸台7,该凸台7的内壁均匀 设置有滚珠与所述转盘6相连接,且所述凸台7向内翻边7a并对所述转盘6限 位,所述翻边7a与转盘6之间安装有密封圈8。凸台7的作用是对转盘6进行限位,确保其能稳定旋转,可靠地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切换阀,设置有阀体(1),该阀体(1)的前端壁(1a)上开有一个进口,后端壁(1b)上开有至少二个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壁(1a)进口经轴承(9)安装有切换管(2),所述切换管(2)由首、中、尾三段直管(2a、2b、2c)组成,其中首段直管(2a)和尾段直管(2c)相互平行,中段直管(2b)主轴线与所述首、尾段直管(2a、2c)主轴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首段直管(2a)安装在所述前端壁(1a)的进口处,该首段直管(2a)外管壁上设置有齿条(5)与齿轮(3)相啮合,所述齿轮(3)的主轴上固套有主动轮(4); 所述切换管(2)尾段直管(2c)与所述阀体(1)的后端壁(1b)连接,当所述齿轮(3)带动切换管(2)转动时,所述后端壁(1b)上的所述出口位于该尾段直管(2c)开口的旋转轨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江
申请(专利权)人:邱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