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健专利>正文

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33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含有上压盖与阀盖、阀体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套装在上压盖和阀盖中,阀杆和阀闸板或阀瓣之间通过下丝杆或下丝母螺纹连接,阀杆行程控制套固定在上压盖上,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套装在行程控制套中的阀杆螺纹段上,丝母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转动时与阀闸板或阀瓣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刻度牌。阀杆控制螺纹和阀杆末端螺纹的直径、螺距都相等或成比例。该行程控制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能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对流量要求严格的关键场所,同时避免因操作人员不明开关状态而造成开、关颠倒,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财产损失。(*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二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阀门的应用在当今时代是无处不在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通常的阀门不能明确的指示开启程度,从而不易确切地了解流量并及时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对流量控制要求严格的关键时刻,能否及时准确地控制阀门的开启程度,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影响。另外,阀门启闭与否,从阀门外表面上不能直观地看出来(特别是换班过程中不知阀门开关与否),在生产现场由于没有直观的一目了然的行程控制指示,极易造成开、关颠倒,延误开关时间造成事故,而出现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含有上压盖与阀盖、阀体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套装在上压盖和阀盖中,阀杆和阀闸板或阀瓣之间通过下丝杆或下丝母螺纹连接,阀杆行程控制套固定在上压盖上,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套装在行程控制套中的阀杆螺纹段上,丝母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转动时与阀闸板或阀瓣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刻度牌。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直径、螺距都相等。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直径成比例,或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螺距成比例。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阀杆下端螺纹是柱形螺杆或者是螺母式柱形螺管,阀闸板或阀瓣带有与阀杆下端螺纹相匹配的下丝母或下丝杆。本技术的有益积极效果1.本技术的阀杆行程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及时准确地对阀门开启程度进行有效控制,使用非常方便,既省时又省力,易于推广实施,尤其适用于对流量控制要求严格的关键场所。2.本技术的阀杆行程控制装置,能在外部准确地观察到阀门开启程度,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不明开关状态而使开、关颠倒,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财产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四附图说明图1阀杆行程控制装置闸阀剖视图之一;图2阀杆行程控制装置闸阀剖视图之二;图3阀杆行程控制装置闸阀剖视图之三;图4阀杆行程控制装置截止阀剖视图之一;图5阀杆行程控制装置截至阀剖视图之二;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中1为指示阀门开关度升降丝母,2为刻度牌,3为行程控制套,4为带有螺纹的阀杆,7为阀闸板,10为下丝杆,上压盖5与阀盖6、阀体9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4套装在上压盖5和阀盖6中,阀杆4和下丝杆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阀杆行程控制套3固定在上压盖5上面,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1套装在行程控制套3中的阀杆4螺纹段上,升降丝母1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4转动时与阀闸板7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开关程度刻度牌2,刻度牌上“0”刻度处于阀门关闭状态。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3,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阀杆4下端为带有螺纹的螺杆,阀闸板7的螺杆用螺母式柱形螺管代替,螺杆4下端螺纹套接在阀闸板7的螺母式柱形螺管内。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相同,不同的是带有螺纹的阀杆4上端螺纹和下端螺纹的直径、螺距分别成一定比例,指示开闭度丝母1在阀杆4和行程控制套3的作用下根据实际需要和阀闸板7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放大或缩小运动状态。实施例四参见图4,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8为可升降的截止阀阀瓣,用可以升降的截止阀阀瓣8代替阀闸板7,可升降的截止阀阀瓣8上有螺杆,套在阀杆4的螺母式柱形螺管内,带有螺纹的阀杆4上端螺纹和下端螺纹的直径、螺距相同,控制丝母1在阀杆4和行程控制套3的作用下和阀瓣8处于升降行程一致且同步运动状态。实施例五参见图5,编号与实施例四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阀杆4下端螺母式柱形螺管用螺杆代替,可升降的截止阀下丝杆10用下丝母11代替,下丝母11下端套接在可升降的截止阀阀瓣8的螺母空心套管内,下丝母上的突耳与阀盖上的凹槽相匹配。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实施例五相同,不同的是带有螺纹的阀杆4上螺纹和下螺纹的直径、螺距分别成一定比例,指示开关度升降丝母1在阀杆4和行程控制套3的作用下根据实际需要和可升降的截止阀阀瓣8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放大或缩小运动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含有上压盖与阀盖、阀体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套装在上压盖和阀盖中,阀杆和阀闸板或阀瓣之间通过下丝杆或下丝母螺纹连接,其特征是阀杆行程控制套固定在上压盖上,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套装在行程控制套中的阀杆螺纹段上,丝母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转动时与阀闸板或阀瓣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刻度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直径、螺距都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直径成比例,或阀杆上端螺纹和阀杆下端螺纹的螺距成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阀杆下端螺纹是柱形螺杆或者是螺母式柱形螺管,阀闸板或阀瓣带有与阀杆下端螺纹相匹配的下丝母或下丝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含有上压盖与阀盖、阀体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套装在上压盖和阀盖中,阀杆和阀闸板或阀瓣之间通过下丝杆或下丝母螺纹连接,阀杆行程控制套固定在上压盖上,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套装在行程控制套中的阀杆螺纹段上,丝母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转动时与阀闸板或阀瓣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刻度牌。阀杆控制螺纹和阀杆末端螺纹的直径、螺距都相等或成比例。该行程控制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能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对流量要求严格的关键场所,同时避免因操作人员不明开关状态而造成开、关颠倒,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财产损失。文档编号F16K37/00GK2898518SQ20062003205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徐健 申请人:徐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开关度控制装置,含有上压盖与阀盖、阀体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和固紧件固定连接,阀杆套装在上压盖和阀盖中,阀杆和阀闸板或阀瓣之间通过下丝杆或下丝母螺纹连接,其特征是:阀杆行程控制套固定在上压盖上,在行程控制套的左右侧壁上各设有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一个指示阀门开关度的升降丝母套装在行程控制套中的阀杆螺纹段上,丝母两边对称位置上设有两突出挡耳,两挡耳套装在两长条形行程控制槽中,并能在阀杆转动时与阀闸板或阀瓣处于升降行程一致的运动状态,行程控制槽壁上安装有固定刻度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徐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