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205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包括基本轨和轨枕,基本轨内侧中部有护轨,基本轨内侧两端设置有尖轨,尖轨对应基本轨的外侧设置有转辙器,转辙器一端设置有两个道岔拉杆,道岔拉杆另一端与尖轨固定连接,基本轨包括轨头、轨腰和轨底;设置防护板,在尖轨挤压下石子和防护板均被挤入轨腰中,使得尖轨能够紧贴基本轨,保证列车平稳通过,当转辙器带动尖轨向反方向移动时,在自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石子被弹出并部分落入轨枕一侧的轨基中,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设置刮板,通过刮板将轨枕上的石子刮去,避免影响尖轨的移动,设置软垫,减少尖轨与限位螺栓之间的磨损。

1067mm gauge No.10 4m spacing cross crossover turnou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1067mm gauge 10 No. 4m spacing cross crossover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basic rail and a sleeper, a guard rail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ic rail, two switch rail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ic rail, a switch machine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rresponding basic rail of the switch rail, one end of the switch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two switch rods,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tc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basic rail comprises a rail head and a rail waist And the bottom of the track;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set, under the extrusion of the switch rail, the stone and the protective plate are squeezed into the rail waist, so that the switch rail can be close to the basic rail, and ensure the smooth passage of the train. When the switch device drives the switch rail to mov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utomatic reset mechanism, the stone is ejected and part of it falls into the rail base on one side of the sleeper, which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rain operation Scraper: scrape the stone on the sleeper through scraper to avoid affecting the movement of switch rail. Set soft pad to reduce the wear between switch rail and limit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
本技术属于铁路道岔
,具体涉及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
技术介绍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转辙器是道岔的转换装置,用来实现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及反映道岔尖轨所处的位置。现有的一种交叉渡线道岔,存在尖轨与基本轨连接处容易进入小石头,影响转辙器对尖轨的移动和控制,危害列车的平稳运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交叉渡线道岔,存在尖轨与基本轨连接处容易进入小石头,影响转辙器对尖轨的移动和控制,危害列车的平稳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包括基本轨和轨枕,所述基本轨内侧中部有护轨,所述基本轨内侧两端设置有尖轨,所述尖轨对应所述基本轨的外侧设置有转辙器,所述转辙器一端设置有两个道岔拉杆,所述道岔拉杆另一端与所述尖轨固定连接,所述基本轨包括轨头、轨腰和轨底,所述轨底固定设置在所述轨枕上表面,所述轨腰固定设置在所述轨底上方,所述轨头固定设置在所述轨腰上方,所述轨腰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轨头底端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复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尖轨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轨枕上端面和所述尖轨一侧面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复位机构为扭转弹簧。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上端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尖轨一侧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轨枕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凹槽相卡合,且该凹槽内设置有软垫。优选的,所述轨底与所述轨枕连接处设置有弧面。优选的,所述基本轨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轨腰的厚度等于所述轨头的三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防护板,在尖轨挤压下石子和防护板均被挤入轨腰中,使得尖轨能够紧贴基本轨,保证列车平稳通过,当转辙器带动尖轨向反方向移动时,在自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石子被弹出并部分落入轨枕一侧的轨基中,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2)设置刮板,通过刮板将轨枕上的石子刮去,避免影响尖轨的移动,设置卡块和限位螺栓,对尖轨进行限位,设置软垫,减少尖轨与限位螺栓之间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尖轨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本轨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本轨;2、护轨;3、尖轨;4、道岔拉杆;5、转辙器;6、轨枕;7、刮板;8、限位螺栓;9、卡块;10、软垫;11、轨头;12、轨腰;13、轨底;14、防护板;15、限位块;16、自动复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包括基本轨1和轨枕6,基本轨1内侧中部有护轨2,基本轨1内侧两端设置有尖轨3,尖轨3对应基本轨1的外侧设置有转辙器5,转辙器5一端设置有两个道岔拉杆4,道岔拉杆4另一端与尖轨3固定连接,基本轨1包括轨头11、轨腰12和轨底13,轨底13固定设置在轨枕6上表面,且轨底13与轨枕6连接处设置有弧面,便于轨枕6上的石子通过弧面挤压防护板14,轨腰12固定设置在轨底13上方,轨头11固定设置在轨腰12上方,轨腰1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4,防护板14上端设置有限位块15,设置限位块15,对防护板14进行限位,避免防护板14过度弹出,影响轨道与火车轮的接触,防护板14与轨头11底端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复位机构16,自动复位机构16为扭转弹簧,当轨枕6上意外落入石子时,转辙器5带动尖轨3移动并触碰到石子,石子被挤压并触碰防护板14,并将防护板14挤压贴紧轨腰12,为了保证防护板14够贴紧到轨腰12上,将防护板14与轨腰12的接触面设计成与轨腰12相适配的面,保证尖轨3能够紧贴基本轨1,保证列车平稳通过,当转辙器5带动尖轨3向反方向移动时,在自动复位机构16的作用下,石子被弹出并落入轨枕6一侧的轨基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尖轨3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刮板7,刮板7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两个直角边分别与轨枕6上端面和尖轨3一侧面连接,设置刮板7,通过刮板7将轨枕6上的石子刮去,避免影响尖轨3的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尖轨3一侧面设置有卡块9,卡块9中部设置有凹槽,轨枕6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螺栓8,限位螺栓8与凹槽相卡合,且该凹槽内设置有软垫10,设置卡块9和限位螺栓8,对尖轨3进行限位,设置软垫10,减少尖轨3与限位螺栓8之间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基本轨1为工字型结构,且轨腰12的厚度等于轨头11的三分之一,设置工字型结构的基本轨1,使得轨腰12处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存储槽存储石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根据火车调度信息,通过控制转辙器5,控制尖轨3的移动,实现轨道的切换;当轨枕6上意外落入石子时,转辙器5带动尖轨3移动并挤压石子,石子被挤压并触碰防护板14,并将防护板14挤压贴紧轨腰12,保证尖轨3能够紧贴基本轨1,保证列车平稳通过,当转辙器5带动尖轨3向反方向移动时,在自动复位机构16的作用下,石子被防护板14弹出并部分落入到轨枕6一侧的轨基中,在转辙器5的多次往复移动下,最终清除大部分石子;设置刮板7,通过刮板7将轨枕6上的石子刮去,避免影响尖轨3的移动,设置卡块9和限位螺栓8,对尖轨3进行限位,设置软垫10,减少尖轨3与限位螺栓8之间的磨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包括基本轨(1)和轨枕(6),所述基本轨(1)内侧中部有护轨(2),所述基本轨(1)内侧两端设置有尖轨(3),所述尖轨(3)对应所述基本轨(1)的外侧设置有转辙器(5),所述转辙器(5)一端设置有两个道岔拉杆(4),所述道岔拉杆(4)另一端与所述尖轨(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轨(1)包括轨头(11)、轨腰(12)和轨底(13),所述轨底(13)固定设置在所述轨枕(6)上表面,所述轨腰(12)固定设置在所述轨底(13)上方,所述轨头(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轨腰(12)上方,所述轨腰(1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防护板(14)与所述轨头(11)底端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复位机构(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包括基本轨(1)和轨枕(6),所述基本轨(1)内侧中部有护轨(2),所述基本轨(1)内侧两端设置有尖轨(3),所述尖轨(3)对应所述基本轨(1)的外侧设置有转辙器(5),所述转辙器(5)一端设置有两个道岔拉杆(4),所述道岔拉杆(4)另一端与所述尖轨(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轨(1)包括轨头(11)、轨腰(12)和轨底(13),所述轨底(13)固定设置在所述轨枕(6)上表面,所述轨腰(12)固定设置在所述轨底(13)上方,所述轨头(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轨腰(12)上方,所述轨腰(1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防护板(14)与所述轨头(11)底端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复位机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67mm轨距10号4米间距交叉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3)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轨枕(6)上端面和所述尖轨(3)一侧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源魏超飞刘红霞冯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郑铁三佳道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