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205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包括两个基本轨和两个尖轨,所述尖轨处于基本轨的内侧,且其中一个尖轨与基本轨相互贴合,所述基本轨的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板,且所述滑板处于基本轨的内侧,所述尖轨处于滑板的顶部表面,所述尖轨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的底端设置有三通油道;当需要往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油时,只需将密封塞拔出,并将注油枪的枪头插入注油口进行注油,使得润滑油可以从三通油道的底端流向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原装置无法向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油导致尖轨移动受阻的问题。

A non-standard gauge railway turnout 1067mm gauge 12 single turnou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standard gauge railway turnout 1067mm gauge 12 single turnout, which includes two basic rails and two switch rails. The switch rails are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ic rails, and one of the switch rails and the basic rails fit each other. The bottom of the basic rails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plat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slide plates, and the slide plate is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ic rails Inside, the switch rail is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liding plat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witch rail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filling por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oil filling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three-way oil passage;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add lubricating oil to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sliding plate, it is only necessary to pull out the sealing plug, and insert the gun head of the oil gun into the oil filling port for oil filling, so that the lubricating oil can flow to the switch rail from the bottom end of the three-way oil passage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sliding plate can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sliding plate, so as to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original device cannot add lubricating oil to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sliding plate, resulting in the blockage of the switch rail m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
本技术属于铁路道岔
,具体涉及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
技术介绍
铁路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基本设置,我国最常用的道岔为单开道岔,其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或向右岔出,也称左开道岔和右开道岔,同时单开道岔各有其代号,比如7号道岔、9号道岔、12号道岔、18号道岔等等,这个代号代表了辙叉角的余切值,同时不同的道岔其轨距也有所不同,在一些矿场或货运铁路中比较常用的是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现有的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在使用时,需要通过转辙机将尖轨拉动,使得尖轨在在滑板的表面滑动,从而达到改变机车车辆路线的目的,为了减小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一般会在滑板的表面涂抹润滑油,但只能在尖轨的两侧涂抹润滑油,无法在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涂抹,使得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尖轨的移动,为此我们提出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在使用时,需要通过转辙机将尖轨拉动,使得尖轨在在滑板的表面滑动,从而达到改变机车车辆路线的目的,为了减小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一般会在滑板的表面涂抹润滑油,但只能在尖轨的两侧涂抹润滑油,无法在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涂抹,使得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尖轨的移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包括两个基本轨和两个尖轨,所述尖轨处于基本轨的内侧,且其中一个尖轨与基本轨相互贴合,所述基本轨的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板,且所述滑板处于基本轨的内侧,所述尖轨处于滑板的顶部表面,所述尖轨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的底端设置有三通油道,所述三通油道的底端与尖轨的底部表面相通,所述注油口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塞,且所述密封塞的底端设有一体式的伞状卡块,所述注油口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与伞状卡块相适配的环形卡槽,且伞状卡块处于环形卡槽内部,所述注油口的内部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处于伞状卡块的底部,所述注油口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挡板槽,且挡板的底端处于挡板槽的内部,所述挡板的底端与挡板槽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优选的,所述尖轨的内侧表面固定有转辙拉块,且转辙拉块的一侧表面设有一体式的连接头,两个所述转辙拉块之间设置有拉杆,且所述拉杆的端部通过螺栓与连接头固定,所述尖轨的一侧表面设有一体式的T形滑块,且转辙拉块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滑块相适配的T形滑槽,所述转辙拉块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T形滑块通过限位螺栓固定在T形滑槽内部,且限位螺栓处于连接头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转辙拉块的外侧表面开设有与T形滑槽相通的螺栓孔,且T形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螺纹槽。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中心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端部通过U形箍固定有转辙机,所述转辙机处于其中一个基本轨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与尖轨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处于注油口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的顶部表面设有一体式的提块,且密封塞与伞状卡块均为氟橡胶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底部设置有枕木,所述尖轨的底部表面与滑板的顶部表面均为光滑的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需要往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油时,只需将密封塞拔出,并将注油枪的枪头插入注油口进行注油,使得润滑油可以从三通油道的底端流向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原装置无法向尖轨与滑板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油导致尖轨移动受阻的问题,注油完毕后只需将注油枪拔出,并用密封塞将注油口封堵即可。2、当转辙拉块需要固定在尖轨的一侧表面时,只需将转辙拉块内部的T形滑槽对准T形滑块推入,然后用限位螺栓插入螺纹槽旋转拧紧,即可将转辙拉块与尖轨快速的固定连接,并且减少了限位螺栓的用量,同时由于T形滑块处于T形滑槽内部,当拉杆对转辙拉块进行拉拽时,转辙拉块可以更加的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尖轨与转辙拉块连接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本轨;2、转辙拉块;3、连接头;4、滑板;5、拉杆;6、尖轨;7、转辙机;8、限位螺栓;9、枕木;10、垫板;11、三通油道;12、T形滑块;13、注油口;14、旋转杆;15、密封塞;16、伞状卡块;17、挡板;18、挡板槽;19、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包括两个基本轨1和两个尖轨6,尖轨6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且其中一个尖轨6与基本轨1相互贴合,基本轨1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的顶部表面通过焊接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板4,且滑板4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尖轨6处于滑板4的顶部表面,尖轨6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注油口13,且注油口13的底端设置有三通油道11,三通油道11的底端与尖轨6的底部表面相通,注油口13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塞15,且密封塞15的底端设有一体式的伞状卡块16,注油口13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与伞状卡块16相适配的环形卡槽,且伞状卡块16处于环形卡槽内部,注油口13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7,且挡板17处于伞状卡块16的底部,注油口1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挡板17相适配的挡板槽18,且挡板17的底端处于挡板槽18的内部,挡板17的底端与挡板槽18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19,使得润滑油可通过注油口13注入尖轨6与滑板4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尖轨6与滑板4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原装置无法向尖轨6与滑板4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油导致尖轨6移动受阻的问题,而润滑油添加完毕后,只需将注油枪的枪头拔出,枪头拔出后,挡板17会在扭簧19的作用下往上翻转,并将注油口13的顶端封闭,此时再将密封塞15底部的伞状卡块16塞入注油口13的内部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塞15与尖轨6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杆14,且旋转杆14处于注油口13的一侧,使得密封塞15拔出后可以通过旋转杆14旋转至注油口13的一侧,避免密封塞15拔出后遗失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塞15的顶部表面设有一体式的提块,使得密封塞15拔出时便于施力,且密封塞15与伞状卡块16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包括两个基本轨(1)和两个尖轨(6),所述尖轨(6)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且其中一个尖轨(6)与基本轨(1)相互贴合,所述基本轨(1)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板(4),且所述滑板(4)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所述尖轨(6)处于滑板(4)的顶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6)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注油口(13),且注油口(13)的底端设置有三通油道(11),所述三通油道(11)的底端与尖轨(6)的底部表面相通,所述注油口(13)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塞(15),且所述密封塞(15)的底端设有一体式的伞状卡块(16),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与伞状卡块(16)相适配的环形卡槽,且伞状卡块(16)处于环形卡槽内部,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7),且所述挡板(17)处于伞状卡块(16)的底部,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挡板(17)相适配的挡板槽(18),且挡板(17)的底端处于挡板槽(18)的内部,所述挡板(17)的底端与挡板槽(18)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包括两个基本轨(1)和两个尖轨(6),所述尖轨(6)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且其中一个尖轨(6)与基本轨(1)相互贴合,所述基本轨(1)的底部设置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板(4),且所述滑板(4)处于基本轨(1)的内侧,所述尖轨(6)处于滑板(4)的顶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6)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注油口(13),且注油口(13)的底端设置有三通油道(11),所述三通油道(11)的底端与尖轨(6)的底部表面相通,所述注油口(13)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塞(15),且所述密封塞(15)的底端设有一体式的伞状卡块(16),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与伞状卡块(16)相适配的环形卡槽,且伞状卡块(16)处于环形卡槽内部,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7),且所述挡板(17)处于伞状卡块(16)的底部,所述注油口(13)的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挡板(17)相适配的挡板槽(18),且挡板(17)的底端处于挡板槽(18)的内部,所述挡板(17)的底端与挡板槽(18)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标准轨距铁路道岔1067mm轨距12号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6)的内侧表面固定有转辙拉块(2),且转辙拉块(2)的一侧表面设有一体式的连接头(3),两个所述转辙拉块(2)之间设置有拉杆(5),且所述拉杆(5)的端部通过螺栓与连接头(3)固定,所述尖轨(6)的一侧表面设有一体式的T形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霞刘开源张志颖魏超飞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郑铁三佳道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