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及物料装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99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及物料装箱装置。运输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放料部的第一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放料部从进料位移动到取料位或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放料部的第二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放料部从所述取料位移动到所述进料位或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取料位;及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物料装箱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运输设备。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material pa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port equipment and a material packing device. The transport equipment includes: a first transport assembly, the first transport assembly including a first transport belt with a first discharge part and a first drive pie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nsport belt drive, the first drive piece is used to drive the first discharge part to move from the feeding position to the reclaiming position or from the reclaiming position to the feeding position; a second transport assembly, the second transport group The second driving part is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discharging part to move from the reclaiming position to the feeding position or from the feeding position to the reclaiming position; and the control element, the first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second driving element are al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element Connect. The material packing device includes the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s described ab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设备及物料装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及物料装箱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软包装行业中,当粉末状物料通过灌包机灌包完成后,需要通过上料线体运送到输送带上,然后再经过输送带运输至取料位,最后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物料装箱。而将物料装箱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故此上料线体无法持续不断地向输送带输送物料,否则会使得取料位上的物料无法及时装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及物料装箱装置,能够使得上料线体持续不断的向输送带输送物料。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输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放料部的第一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放料部从进料位移动到取料位或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放料部的第二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放料部从所述取料位移动到所述进料位或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取料位;及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上述的运输设备中,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运行,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运行。当第一放料部在进料位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取料位移动,当第一放料部移动到取料位后,可以直接通过机械手将第一放料部上的物料进行装箱;在第一放料部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取料位移动的同时,第二放料部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紧随着第一放料部移动到进料位,完成上料,之后第二驱动件按照前述第一驱动件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上述的运输设备中,第一输送带的第一放料部与第二输送带的第二放料部能够交替移动到进料位完成上料,然后再分别移动到取料位被机械手取料后装箱,能够使得上料线体持续不断的向输送带输送物料。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放料部上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与物料限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阻挡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阻挡件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运输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放料部上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与物料限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阻挡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阻挡件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运输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及所述第二输送带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并排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交叉设置。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物料装箱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运输设备;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机械手用于取出所述取料位上的物料。上述的物料装箱装置中,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运行,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运行。当第一放料部在进料位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取料位移动,当第一放料部移动到取料位后,可以直接通过机械手将第一放料部上的物料进行装箱;在第一放料部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取料位移动的同时,第二放料部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紧随着第一放料部移动到进料位,完成上料,之后第二驱动件按照前述第一驱动件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上述的运输设备中,第一输送带的第一放料部与第二输送带的第二放料部能够交替移动到进料位完成上料,然后再分别移动到取料位被机械手取料后装箱,能够使得上料线体持续不断的向输送带输送物料。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的物料装箱装置还包括上料线体,所述上料线体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位相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运输设备的使用场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进料位,20、取料位,30、物料,40、上料线体,100、第一驱动件,110、第一输送带,111、第一放料部,120、第一限位组件,121、第一阻挡件,200、第二驱动件,210、第二输送带,211、第二放料部,220、第二限位组件,221、第二阻挡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运输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放料部111的第一输送带110、及与第一输送带110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100,第一驱动件100用于驱动第一放料部111从进料位10移动到取料位20或从取料位20移动至进料位10;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放料部211的第二输送带210、及与第二输送带210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00,第二驱动件200用于驱动第二放料部211从取料位20移动到进料位10或从进料位10移动至取料位20;及控制元件,第一驱动件100及第二驱动件200均与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上述的运输设备中,第一驱动件100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110运行,第二驱动件200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210运行。当第一放料部111在进料位10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111在第一驱动件100的驱动下朝取料位20移动,当第一放料部111移动到取料位20后,可以直接通过机械手将第一放料部111上的物料30进行装箱;在第一放料部111完成上料后,第一放料部111在第一驱动件100的驱动下朝取料位20移动的同时,第二放料部211在第二驱动件200的驱动下紧随着第一放料部111移动到进料位10,完成上料,之后第二驱动件200按照前述第一驱动件100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上述的运输设备中,第一输送带110的第一放料部111与第二输送带210的第二放料部211能够交替移动到进料位10完成上料,然后再分别移动到取料位20被机械手取料后装箱,能够使得上料线体40持续不断的向输送带输送物料30。其中,控制元件的处理芯片可以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放料部的第一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放料部从进料位移动至取料位或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n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放料部的第二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放料部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或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取料位;及/n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一放料部的第一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放料部从进料位移动至取料位或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
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设有第二放料部的第二输送带、及与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放料部从所述取料位移动至所述进料位或从所述进料位移动至所述取料位;及
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放料部上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与物料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阻挡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阻挡件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运输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贤唐波陈源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