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94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残骸寻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安装有车箱,所述车箱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箱门,所述车箱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腔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外侧连接有钢绳,所述车箱的上端对称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设有U型板,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调节螺栓贯穿U型板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螺母,所述U型板的内腔安装有滑轮组,所述钢绳远离卷扬机的一端穿过滑轮组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且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无人机残骸进行装载拆卸。

An easy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ansport device for recovery of UAV debri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AV wreck recovery, in particular to a transport device for UAV wreck recover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including a vehicle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vehicle body, the outer side of the vehicle body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a box door, the upper end of the vehicl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cover,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xe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a winch,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winch is connected with steel Rope, the upper end of the car body is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ixing block,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U-shaped plate, the first fixing block passes through the U-shaped plate through the adjusting bolt and extends to the outer sid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nut,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shap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block, the end of the steel rope far away from the winch passes through the pulley block and extends to the outer sid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hook, the utility model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easy to operat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facilitate the loading and disassembly of UAV debr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残骸寻回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遥控或程序控制来执行航空任务的一种不搭载操作人员的飞行器,但是经常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总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导致坠机,导致无人机脱离控制,发生无人机丢失的时间,由于无人机的造价较高,因此目前当无人机坠机后,会进行无人机残骸寻回,进行有效的零件二次利用。目前在无人机残骸寻回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运输装置对其进行装载,但是目前的运输装置大多数不能够对其无人机残骸进行有效快速的装卸,其使用不便,且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增加,降低效率,且不能够对无人机残骸进行稳定的装卸,使用效果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使其便于操作,且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无人机残骸进行装载拆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安装有车箱,所述车箱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箱门,所述车箱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腔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外侧连接有钢绳,所述车箱的上端对称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设有U型板,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调节螺栓贯穿U型板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螺母,所述U型板的内腔安装有滑轮组,所述钢绳远离卷扬机的一端穿过滑轮组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挂钩,所述车箱的内腔底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车箱的内腔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均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通过橡胶条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通过连接件与两个支撑柱相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板包括有与调节螺栓相螺接的第一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的下端对称设有加长板与第一板块相插接,所述第一板块的两侧均设有长槽,所述加长板的外侧均通过螺纹柱穿过长槽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等距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上端均与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滑槽,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滑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侧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对称设有支架,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对称设有海绵垫,所述车箱的内腔通过伸缩杆与侧板相连接,且所述侧板的外侧均对称设有吊耳。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对称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共同连接有凹型板,所述凹型板的内腔等距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上端均通过液压杆共同连接有顶板。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车体的驾驶室内安装控制器,通过外置的控制器与卷扬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进行控制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车体移动至无人机残骸出,打开箱门,且根据无人机残骸距离车箱的距离,通过上下移动第二板块内腔的加长板高度,进而当调节时适当的位置后,通过螺母紧固其加长板外侧的螺纹柱,便于对其进行固定,且通过拧松调节螺栓,便于将整个U型板调节至水平位置,在通过螺母紧固调节螺栓,便于使用,通过控制器打开卷扬机的开关,进而卷扬机通过钢绳穿过滑轮组带动挂钩向下移动,通过外置的两个绳索交叉放置,且穿过无人机残骸的下端后,将较大的整体无人机残骸包裹,且绳索的外侧均设有铁钩,通过将其铁钩交叉挂在挂钩上端后,通过再次打开卷扬机的开关,进而卷扬机通过钢绳带动挂钩及无人机残骸上升至适当的位置,通过打开第一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一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二固定块向相同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二固定块通过支撑柱带动支撑板向箱门方向移动,当支撑板整体都移动车箱外时,通过打开第二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二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凹型板向箱门方向移动,且当凹型板整体都移动车箱外时,通过打开第三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三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顶板向上移动,便于支撑底板,有效的提高对底板上端的支撑板的支撑性能,便于防止无人机残骸过重,造成此运输装置的部件损坏,再通过打开卷扬机的开关,卷扬机通过钢绳及挂钩将无人机残骸防止在支撑板的上端,通过支撑板的上端设有支架及海绵垫,便于对无人机残骸进行稳定的防止,且通过将绳索外侧的铁钩交叉挂在侧板外侧的吊耳上,便于对其进行牢固的固定,便于避免运输途中发生摇晃,导致其损坏,当装载完成后,通过第一液压缸缩回液压杆,进而液压杆通过第二固定块带动支撑柱向车箱内部移动,便于将其支撑板回收至车箱内腔,且第三液压缸通过回收液压杆,将顶板下降其原位,且通过第二液压缸回收液压杆,进而便于液压杆带动凹型板回收至基座的凹槽内腔,进而完成装载,当需要拆卸时,根据同样的道理对其进行卸载,便于装载拆卸,且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通过工作效率,便于使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且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无人机残骸进行装载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A部分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部分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部分装置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车体1、车箱2、箱门3、固定罩4、卷扬机5、钢绳6、第一固定块7、U型板8、调节螺栓9、滑轮组10、基座11、第一液压缸12、第二固定块13、第一滑轨14、滑块15、支撑柱16、底板17、橡胶条18、支撑板19、第一板块20、第二板块21、加长板22、长槽23、螺纹柱24、弹簧杆25、滑槽26、第二滑轨27、侧板28、支架29、海绵垫30、伸缩杆31、吊耳32、第二液压缸33、凹型板34、第三液压缸35、顶板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端安装有车箱2,车箱2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箱门3,车箱2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罩4,固定罩4的内腔安装有卷扬机5,卷扬机5的外侧连接有钢绳6,车箱2的上端对称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第一固定块7相对应的一侧设有U型板8,U型板8包括有与调节螺栓9相螺接的第一板块20,第一板块20的上端设有第二板块21,第二板块21的下端对称设有加长板22与第一板块20相插接,第一板块20的两侧均设有长槽23,加长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安装有车箱(2),所述车箱(2)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箱门(3),所述车箱(2)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罩(4),所述固定罩(4)的内腔安装有卷扬机(5),所述卷扬机(5)的外侧连接有钢绳(6),所述车箱(2)的上端对称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7)相对应的一侧设有U型板(8),所述第一固定块(7)通过调节螺栓(9)贯穿U型板(8)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螺母,所述U型板(8)的内腔安装有滑轮组(10),所述钢绳(6)远离卷扬机(5)的一端穿过滑轮组(10)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挂钩,所述车箱(2)的内腔底端设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2)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3),所述车箱(2)的内腔连接有第一滑轨(14),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外侧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外侧均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基座(11)的上端设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上端通过橡胶条(18)连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的左侧通过连接件与两个支撑柱(1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安装有车箱(2),所述车箱(2)的外侧对称安装有箱门(3),所述车箱(2)的上端安装有固定罩(4),所述固定罩(4)的内腔安装有卷扬机(5),所述卷扬机(5)的外侧连接有钢绳(6),所述车箱(2)的上端对称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7)相对应的一侧设有U型板(8),所述第一固定块(7)通过调节螺栓(9)贯穿U型板(8)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螺母,所述U型板(8)的内腔安装有滑轮组(10),所述钢绳(6)远离卷扬机(5)的一端穿过滑轮组(10)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挂钩,所述车箱(2)的内腔底端设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2)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3),所述车箱(2)的内腔连接有第一滑轨(14),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外侧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外侧均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基座(11)的上端设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上端通过橡胶条(18)连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的左侧通过连接件与两个支撑柱(1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卸的无人机残骸寻回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8)包括有与调节螺栓(9)相螺接的第一板块(20),所述第一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陈嘉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