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30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所述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包括粪料储存装置;以及出饲管,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作为出饲口相对粪料储存装置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粪料储存装置内填放发酵好的粪料,在粪料上投放集卵物诱集苍蝇产卵或者直接投入蛆蛹,当蛆卵孵化时,蝇蛆就会在出饲口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管聚集,从出饲口爬出,为蛙源源不断的提供食料。

Feeders for frogs in rice fiel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er for raising frogs in paddy fields. The feeder for raising frogs in paddy field includes a manure storage device, and a feeding outlet tube, one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nure storage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is used as a feeding outlet to extend outwards relative to the manure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fills the fermented fecal material in the fecal material storage device, and puts the egg collection on the fecal material to lure the flies to lay eggs or directly put the maggots into the pupae. When the maggots hatch, the maggots will gather to the feeding tub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ight from the feeding mouth, climb out from the feeding mouth, and continuously provide the frog with food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养蛙用饲喂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青蛙养殖普遍采用人工饲喂的方法,在稻田养殖青蛙中也必须辅以黑光灯和人工饲喂才能满足青蛙的生长需要,不仅需要对青蛙的食性进行驯化,也需要根据青蛙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水温以及天气等因素合理的投喂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因此对饲养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饲料成本,而且也需要专门的人员管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投喂的饲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蝇蛆、黄粉虫、活鱼虾及各类昆虫等;另一类是死饵,如各种配合饲料、干鱼虾、动物内脏、冰冻鲜鱼、螺蚌肉等。当青蛙没有及时采食饵料时,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就会造成饲料的腐烂变质,造成养殖场内的水质污染,引发青蛙的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711692公开了一种蛙稻共作生态高产种养方法,提出利用黄粉虫、无菌蝇蛆等活动动物饵料与饲料通过不同配比搭配逐步驯食,最终达到青蛙的食物以饲料为主,活动动物性饵料为辅,违背了青蛙的自然习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喂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人工饲喂方法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在粪料储存装置内填放发酵好的粪料,在粪料上投放集卵物诱集苍蝇产卵或者直接投入蛆蛹,当蛆卵孵化时,蝇蛆就会在出饲口光线的诱集下向出饲管聚集,从出饲口爬出,为蛙源源不断的提供食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粪料储存装置;以及出饲管,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作为出饲口相对粪料储存装置向外延伸。由此,本技术做法简单,就地取材,粪料储存装置用于储存粪料和蝇蛆,一次性制作完成后就能为蛙提供全自动的生物饲料源,这样作为出饲口的另一端伸入稻田的养蛙区域,省去了人工饲喂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缺点,为稻田养殖青蛙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养途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为了诱导蝇蛆爬向蛙养殖区域,供蛙取食,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为粪料槽,该粪料槽顶端设有遮光装置。由此,用不透光的材料作为遮光装置覆盖粪料槽,为蛆卵孵化和生长创造静僻的环境。为了方便后续添加粪料,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粪料槽顶端。为了诱导蝇蛆自动向养蛙区域聚集、供蛙取食,所述出饲口作为饲喂器唯一的见光区。为了增大见光区的见光面,所述出饲管的出饲口一端的上部开口而呈槽状。优选地,所述粪料储存装置宽50-60cm,高15-20cm,长1-3m。优选地,所述粪料的主要成分为发酵后的猪粪和/或鸡粪。为了方便固定粪料储存装置,多个粪料储存装置并排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所述粪料储存装置固定在稻田的田埂上,所述出饲口设置在稻田的养蛙区域内。通过在养殖田块的田埂上建设粪料储存装置和出饲口,蝇蛆从粪料储存装置内向出饲口运动、供蛙取食,避免了人工投料,节省了人力和投料成本。优选地,稻田的田埂上布设有防逃网,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位于防逃网外侧,且所述出饲管穿过所述防逃网的网孔而伸入稻田的养蛙区域内。利用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进行稻田养蛙的方法的要点如下:S1、在稻田的田埂上架设防逃离装置和多个饲喂器;S2、进行水稻直播或秧苗移栽;S3、在粪料储存装置中投入粪料和蝇蛆;S4、投放幼蛙,蝇蛆从粪料储存装置内向出饲口运动、供蛙取食;S5、水稻收获时期收获成品蛙。其中步骤S1中:首先选择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方便管理的稻田,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建设粪料储存装置的田埂要求达到高40-50cm,宽70-80cm;然后在稻田四周田埂的内侧搭建至少120cm高的防逃网作为防逃离装置;再建设粪料储存装置和出饲口,在粪料储存装置靠近稻田一侧的中部位置安装出饲管,出饲管延伸到稻田中,将出饲管的外端20cm部分上部切掉形成出料凹槽;除出饲口外饲喂器的其它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最后进行进排水口的处理,在养殖稻田的进排水口出需安装拦截栅。将粪料发酵腐熟后填放于建设好的粪料储存装置中,其中背离稻田的一侧填满粪料,靠近稻田的一侧留出供蝇蛆活动的空间,从而在出饲口光线的诱集下蝇蛆向出饲口爬出,供青蛙食用;蛆卵的采集采用自动引诱与人工投蛹相结合的办法,自动引诱苍蝇产卵需在粪料上放置集卵物,集卵物混匀后将其放在粪堆上,人工投蛹即在粪料上放置蝇蛆,在粪料储存装置生长,为青蛙提供生物饲料。当粪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完毕后,将使用过的粪料作为有机肥还田,在粪料储存装置中填入新发酵好的粪料,然后将粪料储存装置密封覆盖好,进行第二次的生物饲料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人工投喂方法需要根据青蛙生长的各个阶段投喂不同的饲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为青蛙在田间的生长提供了全部的饲料,节约了购买饲料所需的成本。2)人工投喂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根据青蛙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水温以及天气等因素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喂饲料,对饲养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且费时费力,而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不需要专门的饲养人员,省工省力。3)人工投喂方法经常会由于投饲过多,青蛙未及时取食而造成饲料腐烂变质,影响稻田水质,严重时会导致青蛙病害。而采用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时,青蛙取食的时间和数量完全取决于青蛙本身取食习性,不存在浪费和饲料的污染变质。4)稻田养殖青蛙全自动生物饲喂方法所需的成本少,取材方便,生态环保,具有极大地推广价值。5)本技术的做法简单,就地取材,制作完成后只要简单的管理就能为青蛙提供全自动的生物饲料源,省去了人工投喂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缺点,为稻田养殖青蛙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的饲养途径。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本技术的稻蛙共养,每亩收益达11212.5元,远高于传统养殖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中生物饲料生产饲喂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生物饲料生产饲喂器的饲喂原理图。在图中1-稻田;2-田埂;3-饲喂器;31-粪料槽;32-出饲管;33-出饲口;34-粪料;35-蝇蛆;4-防逃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如图1-3所示,包括作为粪料储存装置粪料槽31,其用于储存粪料34和蝇蛆35;以及出饲管32,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粪料储存装置,以及/n出饲管(32),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作为出饲口(33)相对粪料储存装置向外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粪料储存装置,以及
出饲管(32),其一端与粪料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作为出饲口(33)相对粪料储存装置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料储存装置为粪料槽(31),该粪料槽(31)顶端设有遮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粪料槽(31)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饲口(33)作为饲喂器(3)唯一的见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蛙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饲管(32)的出饲口(33)一端的上部开口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斌黄璜傅志强陈灿黄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