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5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工器,目的在于提供作为Tx端口发挥功能的端口和作为Rx端口发挥功能的端口之间的隔离性。双工器(1)具备:滤波器对(11),其由以第1频带为通带的第1以及第2滤波器(12、13)并列排列而成;第1以及第2定向耦合部(21、31),其分别与滤波器对(11)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连接;以及第3滤波器(41),其与和第1定向耦合部(21)的滤波器对(11)相反侧的端口(第3端口213)连接,并使第2频带成为通带。

Duplexer

The duplexer of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the isolation between a port that functions as a TX port and a port that functions as an Rx port. The duplexer (1)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pair (11), which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filters (12, 13) taking the first frequency band as the passband; a first and second directional coupling parts (21, 31), which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lter pair (11); and a third filter (41),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port (3 port 213)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lter pair (11) with the first directional coupling part (21), and enables The second band becomes the pass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工器。
技术介绍
在采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雷达装置等中,要求在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中共享一个天线电路的状态下,收发作为微波、毫米波的高频信号。为了满足该要求,利用双工器。双工器由用于将发送电路、接收电路以及天线电路连接的接口亦即转换部、使一方的波导路和另一方的波导路耦合的定向耦合部、以及确定出透过的高频信号的频带的滤波器构成。例如,非专利文献1的Figure18.35记载有通过将(1)由并列排列的2个带通滤波器(Figure18.35记载的Rxfilter)构成的滤波器对、(2)配置于该滤波器对的一侧的定向耦合部(Figure18.35记载的90°hybrid)、以及(3)配置于该滤波器对的另一侧的定向耦合部(Figure18.35记载的90°hybrid)组合来实现双工器的技术。在该双工器中,在配置于一侧的定向耦合部设置有天线端口和Tx端口,在配置于另一侧的定向耦合部设置有Rx端口。天线端口是用于将收发发送波以及接收波的天线连接的端口。Tx端口是用于将发送发送波的发送电路连接的端口。Rx端口是用于将接收接收波的接收电路连接的端口。非专利文献1:RichardJ.Cameronet.al.,MICROWAVEFILTERSforCOMMUNICATIONSYSTEMS,p.661-P.663,2007JohnWiley&Sons,Inc.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的Figure18.35记载的现有的双工器中,存在Tx端口和Rx端口之间的隔离性不充分这样的课题。在采用同时进行发送波的发送以及接收波的接收的FDD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雷达装置等中,Tx端口和Rx端口之间的隔离性不充分是指接收波埋入发送波。即,是指接收电路无法处理接收波。由于天线接收到的接收波的强度比发送电路发送的发送波的强度显著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在具备能够分别用作天线端口、Tx端口以及Rx端口的端口的双工器中,提高能够用作Tx端口的端口和能够用作Rx端口的端口之间的隔离性。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滤波器对,其由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并列排列而成,其中,所述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以第1频带为通带且均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第1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第1定向耦合部的上述第1端口与上述第1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并且上述第2端口与上述第2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第2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第2定向耦合部的上述第1端口与上述第1滤波器的上述第2端口连接,并且上述第2端口与上述第2滤波器的上述第2端口连接;以及第3滤波器,其使与上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作为通带,上述第3滤波器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该第1端口与上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上述第3端口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在具备能够分别作为天线端口、Tx端口以及Rx端口使用的端口的双工器中,能够提高能够用作Tx端口的端口和能够用作Rx端口的端口之间的隔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的框图。图2的(a)以及(b)分别是图1所示的双工器的第1连接例以及第2连接例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的俯视图。图5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所具备的转换部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转换部的剖视图。图6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所具备的终端部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终端部的剖视图。图7的(a)、(b)以及(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所具备的定向耦合部、滤波器对以及滤波器的立体图。图8的(a)以及(b)分别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得到的S参数的线图。图9的(a)以及(b)分别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得到的S参数的线图。图10的(a)以及(b)分别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1比较例以及第2比较例得到的S参数的线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工器1的框图。图2的(a)以及(b)分别是双工器1的第1连接例以及第2连接例的框图。(双工器1的结构)如图1所示,双工器1具备滤波器对11、定向耦合部21、定向耦合部31以及带通滤波器(BPF)41。定向耦合部21与第1定向耦合部对应,定向耦合部31与第2定向耦合部对应。BPF41与第3滤波器对应。滤波器对11将与第1滤波器对应的BPF12、以及与第2滤波器对应的BPF13并列排列而成。BPF12具有第1端口121以及第2端口122。BPF13具有第1端口131以及第2端口132。BPF41具有第1端口411以及第2端口412。BPF12以及BPF13使第1频带成为通带。另一方面,BPF41使与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成为通带。针对BPF12、BPF13以及BPF41各自的电波的通带在后面说明。定向耦合部21具有:相互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211以及第2端口212、以及相互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213以及第4端口214。第1端口211与BPF12的第1端口121连接,第2端口212与BPF13的第1端口131连接,第3端口213与BPF41的第1端口411连接。定向耦合部31具有:相互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311以及第2端口312、和相互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313以及第4端口314。第1端口311与BPF12的第2端口122连接,第2端口312与BPF13的第2端口13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定向耦合部21的端口214称为双工器1的第1端口P1,将BPF41的端口412称为双工器1的第2端口P2,将定向耦合部31的端口313以及端口314分别称为双工器1的第3端口P3以及第4端口P4。(连接例)图2的(a)示出双工器1的第1连接例。如图2的(a)所示,双工器1能够在相对于第1端口P1连接天线101、相对于第2端口P2连接接收电路(Rx)102、相对于第3端口P3连接发送电路(Tx)103的状态下运用。此外,第4端口P4使用终端部70成为终端。参照图6对终端部70进行后述。在如第1连接例那样连接了天线101、Rx102以及Tx103的状态下运用的情况下,成为滤波器对11的BPF12、13的通带包含Tx103发送的发送波的频带,BPF41的通带包含Rx102接收的接收波的频带。以下,将70GHz以上且不足90GHz的频带(通称E频带)中的70GHz以上且不足80GHz的频带称为低频带,将80GHz以上且不足90GHz的频带称为高频带。Rx102接收的接收波的频带亦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n滤波器对,其由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并列排列而成,其中,所述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以第1频带为通带且均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n第1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1端口与所述第1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并且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2端口与所述第2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n第2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1端口与所述第1滤波器的所述第2端口连接,并且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2端口与所述第2滤波器的所述第2端口连接;以及/n第3滤波器,其使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作为通带,所述第3滤波器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该第1端口与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3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4 JP 2017-059818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滤波器对,其由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并列排列而成,其中,所述第1滤波器以及第2滤波器以第1频带为通带且均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
第1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1端口与所述第1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并且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2端口与所述第2滤波器的第1端口连接;
第2定向耦合部,其具有并列配置的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以及并列配置的第3端口以及第4端口,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1端口与所述第1滤波器的所述第2端口连接,并且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2端口与所述第2滤波器的所述第2端口连接;以及
第3滤波器,其使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作为通带,所述第3滤波器具有第1端口以及第2端口,该第1端口与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3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4端口是用于连接天线的天线端口,
所述第3滤波器的所述第2端口是用于连接接收电路的Rx端口,
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所述第3端口是用于连接发送电路的Tx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滤波器、所述第2滤波器以及所述第3滤波器分别具备相互直接或者经由其他共振器而耦合的第1共振器以及第2共振器,
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以及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具备第1矩形波导路和第2矩形波导路,所述第1矩形波导路和第2矩形波导路共享形成有开口的第1窄壁并且分别具有与所述第1窄壁对置的第2窄壁,
分别构成所述滤波器对、所述第3滤波器、所述第1定向耦合部以及所述第2定向耦合部的波导路是柱壁波导路,其中,这些柱壁波导路将设置于单一的电介质基板的两面的一对导体层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道雄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