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宏周专利>正文

升降式微阻缓闭立式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11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泵管道立式止回阀,其特征是由竖直管和90度弯管组合成阀体,在阀体竖直管内竖向放置一可上下活动开关阀口的曲面底圆桶体阀堵,阀体上端口有一底面平行于阀堵底面的曲面底阀盖。开泵后水流由阀体下进口入阀体托起阀堵将阀打开,在阀体内形成一弯管通道,停泵停流后,阀堵失去上托力受自重力下落过程中造成其上部一定真空使其缓落关闭阀口。此阀具有微阻缓闭消弱水锤之功效,既可作扬水管道立式止回阀使用,又可作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水泵管道的止回阀,尤其是既具有微阻缓闭消弱水锤压力之功效,又能做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和扬水管道立式止回阀两种设备使用。目前,公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基本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阀体1,阀板3,阀盖4,平衡锤11和缓闭阻尼器12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是,供水系统开泵后水流沿箭头方向流进阀体1,在图中虚线位置的阀板3在流速水头的作用下,通过其轴转动自动向上旋启开起至图中实线位置,与此同时,阀体内的压力水通过阻尼器12的单向阀(图中未画)进入阻尼器12的后腔,将活塞从活塞腔内推出;当停泵后水流停止时,由于阀板3的自重和倒流水的作用,使阀板3自动落下关闭阀口,但是,由于阻尼器12的活塞处于推出位置,因此阀板3落下时活塞就会将其顶住使其不能将阀口全部关闭,还剩有约20%左右的开启截面积使倒流水通过,这就减弱了水锤压力。在此约20%的截面关闭过程中,阀板3压在活塞伸出的端部,阻尼器12的活塞后腔的水阻碍活塞退回,亦即阻上阀板3关闭,活塞后腔的这股水无法从单向阀流回阀体,只能通过微量调节阀(图中未画)缓缓流回阀体,使阀板3缓缓关闭至图1中的虚线位置。图1中的平衡锤11主要用于平衡阀板3开启后其重力对水流的压力,以减少阀板对通过水流的阻力,即实现微阻功效,节约电能。该阀由于有阻尼系统和平衡锤机构,因此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故此,在实际中大多数都是在φ200以上较大直径和较高压力的管道上采用,为了方便安装及检修工作,多数都是沿工作地平面水平安装,只有少量小口径的也可采用立式安装,如图3中的10就是立式安装的小口径微阻缓闭止回阀。目前,已公知的无缓闭阻尼机构和阀板重力平衡装置的普通止回阀,主要有旋启式止回阀(如图6所示)和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如图7所示)两种,图1所示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取掉缓闭阻尼器12和阀板重力平衡锤装置11之后就成为一个普通旋启式止回阀;已公知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就是一种立式升降式止回阀。这两种普通止回阀的共同的主要的缺点就是阻力大耗能高,而且关闭迅速时间短无消弱水锤破坏压力之功效。以上便是已公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和两种普通止回阀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情况。目前,已公知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实际应用情况如图3所示,图3中的9为已知的水上式吸水足阀。离心泵的吸水足阀分水下式和水上式两种,前者多用于移动的和非固定式抽水设备,后者多用于固定安装的离心泵抽水设备,主要是水上式足阀在检修时无水中作业比较方便。图2所示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在工作时,水流沿箭头方向自下向上流动,水流在阀体内捌一个90度弯后流入水泵的吸水横管(图3中的15)和水泵吸水口,在附图的图3和图4中的13为离心泵,14为电动机。图2所示的状态为水泵停泵后足阀关闭时的情形。图2所示的已公知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主要由阀体1,阀座2,阀板3,阀盖4、阀板下密封胶垫5、阀轴6及一个背母几个部件构成,其中阀轴6,阀板3,密封胶垫5及一个背母一起构成一个阀堵,阀堵可上下沿竖轴向运动。该阀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起动前,阀堵坐落在阀座阀口之上,足阀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在泵壳内及吸水口和吸水横管15中都充满了引水,在水上式吸水足阀9内的阀板3以上空间也都充满了引水,从而形成了离心泵吸水的必须条件(这是离心泵工作前的必须准备工作,否则水泵无法正常起动工作)。水泵合闸起动运转后,就会在离心泵吸水口(离心泵与吸水横管15的连接口处),吸水横管15及水上足阀9内的阀板3以上空间造成一定的真空度,使其内部绝对压力低于吸水池17水面上的大气压,因此吸水池17中的水就会沿吸水竖管16上升,并将水上足阀9内的阀堵托起至全开位置,上来的水流捌弯后就沿吸水横管流入泵吸水口,经泵壳内的叶轮旋转加压后沿扬水管流走,这就是离心泵水上足阀的吸水过程。当离心泵停泵以后,泵壳内及吸水横管中的真空就会消失,其内部压力就会等于或高于吸水池17中水面上的大气压,因此吸水池17内的水就不再流进吸水管,甚至相反吸水横管内的水会向吸水池内倒流,与此同时,阀堵就会受其自重力和部分倒流水的作用下落至图2所示关闭位置,这样泵壳及吸水横管中的水就不会流回吸水池而一直保持满水,为下一次的再起动水泵准备好条件,这也正是离心泵吸水足阀的功能与作用,即保持泵内及吸水横管中总充满引水。另外请注意,水上式吸水足阀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上下运动时,轴6是沿着阀盖上的导向孔和与阀座为一体的轴架7中心的轴孔作上下运动的,其中轴架7如A-A剖面图所示,其是一个带有三个径向辐筋和一个中心轴孔的园形三孔花板,工作时水流只能经这三个花孔流过。因此这种水上足阀的轴架及轴的存在必然减小吸水管的过水截面积,增加对水流的阻力,使能耗增加,其次由于阀堵吸水时打开上升以后,水流直往上冲,并且在阀体内上部形成较大的旋涡区,使水流捌弯不畅阻力增大,也增加了能耗。以上便是已公知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情况。综上所述,目前公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使用维修不便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已公知的普通的升降式和旋启式两种止回阀虽结构简单,但阻力大能耗高,关闭迅速时间短无消弱水缍压力之功效;已公知的离心泵水上式吸水足阀能耗大,也无消弱水缍压力之功效。另一方面,从使用角度来看,止回阀要求关闭后严密不漏水,便于水泵检修,而从止回阀的结构原理上来看,由于旋启或止回阀有旋转轴的磨损等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关闭不严密者为绝大多数,而升降式止回阀由于不存在转动轴磨损的问题,因此关闭严密性好,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一个密封胶垫用起来仍然很严密,而旋启式止回阀则不然,由于轴的磨损使阀板与阀口密切不好,因此更换胶垫后也难做到严密不漏,双轴的要比单轴的效果好,已公知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在技术结构上属旋启式单轴止回阀,因此也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阀板与阀口之间关闭不严密的问题。而在已有的技术中,关闭严密、能耗小、能消弱水锤压力的升降式微阻缓闭止回阀还属空白。在以上对最接近的已有技术的说明中,参考了下列文献。(1)《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年版。(2)《微阻缓闭止回阀使用说明书》,辽阳市白塔节水阀厂编。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微阻缓闭立式止回阀,由阀座、阀体、阀堵和阀盖顺序装配组成。其特征是阀座、阀体、阀盖自下向上竖向法兰连接,阀堵竖装在阀体内,阀体侧向端口为阀的出口,位于阀体之下的阀座下端口为阀的进口。它克服了上述已有止回阀的缺点和不足,采用立式升降式结构关闭严密,无平衡锤和阻尼装置,因此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检修时只需更换一个密封胶垫圈即可,方法简便,不但体积小而且一物多用。即可当离心泵的水上式吸水足阀使用,又可当作扬水压管道上的止回阀使用,又能消弱和减少水锤对管道系统的破坏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阀体由一内径较大的竖直管和一内径较小的90度弯管立体相交组合而成,90度弯管的一端相交于阀体竖直管内,位于阀体侧向的另一端是阀的出口。阀座为一竖直短管,其上口与阀体法兰连接,其下口是阀的进口,其内径与阀体的90度弯管内径相等,但略小于阀体的竖直管内径。置于阀体竖直管内的阀堵是一个曲面底圆桶体,此曲面为相交于阀体竖直管内90度弯管的一部分内壁面。阀盖为一曲面底圆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微阻缓闭立式止回阀,由阀座、阀体、阀堵和阀盖顺序装配组成。其特征是:阀座、阀体、阀盖自下向上竖向法兰连接,阀堵竖装在阀体内,阀体侧向端口为阀的出口,位于阀体之下的阀座下端口为阀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宏周王守华
申请(专利权)人:史宏周王守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