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647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14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是电动机、轴向柱塞泵和孔板式离心泵的一体化集成,复合轴(6)融合了电机中心轴、柱塞泵主轴以及孔板离心泵,不仅具有传递动力,还有油液流通、强化对流散热以及辅助增压的功能,与电机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密封,防止液压油进入电机定子(14)和转子(15)之间的气隙中,该方案采用的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避免了密封圈与轴接触而产生的额外摩擦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泵的效率,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

An air gap non immersed axial piston moto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gap non immersed axial piston motor pump, which is an integrated integration of the motor, the axial piston pump and the orifice centrifugal pump. The composite shaft (6) integrates the central shaft of the motor, the main shaft of the piston pump and the orifice centrifugal pump, which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power,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oil flow, strengthening convection heat dissipation and auxiliary pressurization. It is thermally installed with the rotor (15) of the motor The bearing (18) and the second bearing (10) are supported in the shell (17) and the inner end cover (12), and both ends are sealed by the first seal (20) and the second seal (9), so as to prevent the hydraulic oil from entering the air gap between the stator (14) and the rotor (15). The non-contact labyrinth seal structure adopted in the scheme avoids the additional friction loss caused by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seal ring and the shaft The plunger pump core (5)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posite shaft (6) by splines and supported in the pump core seat (3) by the third bearing (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电机泵,尤其涉及电机与轴向柱塞泵一体化集成的液压电机泵。
技术介绍
液压电机泵是新一代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具有静音、节能、绿色化等优异性能,可作为液压动力单元广泛用于液压系统中。美国的EATON、日本YUKEN等国际公司均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产品,国内科研院所也有相关专利授权,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一种柱塞式电液泵(CN106089624A),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产品还是专利,虽然去除了电机冷却风扇和联轴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但电机定、转子均是浸没在油液中,电机泵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粘性摩擦损耗,容积效率较低,在较高转速下工作时,仍然存在液压泵吸油不足的问题。对此,兰州理工大学申请的一种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CN103047134A),该方案在结构上避免了电机定、转子浸泡在油液中,复合轴内部集成了孔板式离心泵,用来辅助增压,保证主泵充分吸油。专利(CN103047134A)技术缺点分析,该方案中的动密封使用唇形密封圈,属于接触式密封,轴在运转过程中与密封圈接触面发生摩擦磨损,产生能量损耗,也可能产生磨料进入主泵中,影响主泵工作,高转速下尤为明显,另外集成的叶片泵不能在较低转速下工作,电机泵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包括出油口压盖1、泵芯座3、柱塞泵泵芯5、复合轴6、定子14、转子15、壳体17、内端盖12和外端盖11,其中复合轴6与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实现非接触式密封,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泵芯5中的滑靴压在出油口压盖1上的斜盘1b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所述的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集成了轴向柱塞泵,使得电机与柱塞泵组合的动力源结构大为简化,孔板离心泵为柱塞泵辅助增压,增强柱塞泵吸油性能,即使在高转速(3000r/min)下也能保证柱塞泵吸油充分,降低因吸油不足引起的噪声,提高了电机泵的容积效率,采用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在较高转速下工作时,油液始终受离心力作用,加上密封件两侧压差较小,在轴与密封件之间的间隙中形成一层油膜,密封效果更佳,低转速下工作时或者停机时,油液通过间隙产生微量渗漏,并不影响使用。该方案避免了密封圈与轴接触而产生的额外摩擦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泵的总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泵芯座3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出油口压盖1的主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出油口压盖1,第三定位销孔1a,斜盘1b,密封槽1c,出油口1d,定位销2,泵芯座3,密封件安装槽3a,吸油口3b,滑动轴承安装孔3c,排油口3d,第一定位销孔3e,泵芯安装孔3f,轴承安装孔3g,泄油孔3h,第二定位销孔3i,轴承4,泵芯5,复合轴6,油孔6a,滑动轴承7,密封圈挡板8,第二密封件9,第二轴承10,后端盖11,内端盖12,接线盒13,定子14,转子15,吊耳16,壳体17,第一轴承18,L挡圈19,第一密封件2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包括出油口压盖1、泵芯座3、柱塞泵泵芯5、复合轴6、定子14、转子15、壳体17、内端盖12和外端盖11,其中复合轴6与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实现非接触式密封,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泵芯5中的滑靴压在出油口压盖1上的斜盘1b上。本专利技术的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是电动机、轴向柱塞泵和孔板式离心泵的一体化集成,复合轴6融合了电机中心轴、柱塞泵主轴以及孔板离心泵,不仅具有传递动力,还有油液流通、强化对流散热以及辅助增压的功能,与电机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密封,防止液压油进入电机定子14和转子15之间的气隙中,该方案采用的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避免了密封圈与轴接触而产生的额外摩擦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泵的效率,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这种插装式结构简单,安装和更换零部件方便。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泵芯座3上设有密封件安装槽3a、吸油口3b、滑动轴承安装孔3c、排油口3d、第一定位销孔3e、泵芯安装孔3f、轴承安装孔3g、泄油孔3h和第二定位销孔3i,其中泄油孔3h与壳体17上的泄油口相通。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为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第一密封件20安装在泵芯座3上,另一侧由L挡圈19定位,复合轴6上开设的油孔6a正对第一密封件20内部的迷宫。如图1、图3、图5所示,所述的出油口压盖1集成了倾角为18°的斜盘1b,其上设有第三定位销孔1a、高压密封槽1c和出油口1d,其中出油口1d与泵芯座3设有的排油口3d相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泵内部注满油并排气之后,给定子14线圈通电,转子15在电磁力矩的驱动下带动复合轴6做旋转运动,复合轴6通过花键带动柱塞泵芯5转动,前置孔板离心泵为柱塞泵芯5辅助增压,强制油液进入柱塞泵芯5吸油口,柱塞往复运动完成吸、排油工作,柱塞泵芯5摩擦副产生的泄漏油经过泵芯座3上的卸油孔3h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包括出油口压盖(1)、泵芯座(3)、柱塞泵泵芯(5)、复合轴(6)、定子(14)、转子(15)、壳体(17)、内端盖(12)和外端盖(11),其特征在于复合轴(6)与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实现非接触式密封,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泵芯(5)中的滑靴压在出油口压盖(1)上的斜盘(1b)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包括出油口压盖(1)、泵芯座(3)、柱塞泵泵芯(5)、复合轴(6)、定子(14)、转子(15)、壳体(17)、内端盖(12)和外端盖(11),其特征在于复合轴(6)与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实现非接触式密封,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泵芯(5)中的滑靴压在出油口压盖(1)上的斜盘(1b)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座(3)上设有密封件安装槽(3a)、吸油口(3b)、滑动轴承安装孔(3c)、排油口(3d)、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宏孙飞赵基宏李磊陈乾鹏赵晶杨胜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