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35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包括车间底座、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上料叉车、取件机器人、加工台以及压紧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上料叉车、取件机器人与加工台均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加工台位于取件机器人的后方,所述第二输送机架位于取件机器人的前方,压紧定位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架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位于第二输送机架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远离第二输送机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盘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球头销加工过程中的全自动上料以及加工、上料过程中的定位固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有益效果,同时该发明专利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上料加工线,大大提高球头销的加工效率。

A feeding equipment for ball pin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ball pin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workshop base, a first conveying frame, a second conveying frame, a feeding forklift, a taking robot, a processing platform and a press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first conveying frame, the second conveying frame, a feeding forklift, a taking robot and a processing platform are all placed o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and the processing platform is locat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e taking robot At the rear, the second conveying frame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take-off robot, the press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nveyor frame, the first conveying frame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onveyor fram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veying frame far away from the second conveyor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tray librar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full-automatic feeding in the process of ball pin processing Meanwhile, the invention forms a complete feeding processing lin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ball head p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头销上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球头销在独立悬架系统中被广泛采用,控制臂或推力杆常通过位于端部的球头销与其它部件相连,球头销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车轮上下跳动和转向运动,球头销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球形销与整体式球座组合式,另一种是半球状球销与球形构件组合式,无论何种结构的球头销,都需要对球头进行打磨,使其变得光滑,避免其使用时产生摩擦力,阻碍转动;但是现有的球头销在进行打磨加工过程中,多采用人工上料方式进行上料,抑或使用机器进行上料时,不能自动定位固定,仍需手动定位固定,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球头销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上料叉车、托盘库、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压紧定位机构以及取件机器人,可以实现球头销加工过程中的全自动上料以及加工、上料过程中的定位固定,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将球头销置入加工台进行加工的繁琐过程,起到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有益效果,同时该专利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上料加工线,大大提高球头销的加工效率,以解决下仅有球头销加工过程的上料多采用人工上料方式进行上料,劳动强度过高,加工效率较低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包括车间底座、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上料叉车、取件机器人、加工台以及压紧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上料叉车、取件机器人与加工台均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加工台位于取件机器人的后方,所述第二输送机架位于取件机器人的前方,压紧定位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架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位于第二输送机架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远离第二输送机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盘库,所述取件机器人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盘;压紧定位机构包括机构连接板、两个滑杆、滑杆连接套、第三气缸以及定位托盘推板,所述机构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架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插接在定位托盘推板的内部两侧位置,所述滑杆连接套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连接套位于机构连接板与定位托盘推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构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托盘库包括托板、挡块、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托盘库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托板与第一气缸均位于托盘库的内部,所述托板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与第二气缸均位于通槽的内壁,所述挡块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台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加工台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定位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进一步的,该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还包括呈凹槽形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槽孔,所述托盘的底端两侧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与挡块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架的外表面铺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相互配合有驱动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平行放置的输送辊,所述输送带通过外接驱动轮的旋转对托盘进行输送,所述输送辊通过外接电机驱动而旋转并对托盘进行输送。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根等距离放置的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一侧呈半圆弧形,所述定位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呈弧形状。进一步的,所述取件机器人的型号为KR420R3080F。进一步的,该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具体使用方法的步骤为:S1:将待加工的球头销依次放置至托盘的槽孔中固定,启动上料叉车,将托盘移动至托盘库中,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先行使得托板上升,挡块收缩至通槽,而后使得托板下降,挡块由通槽内部伸出,进而将托盘置于第一输送机架上,在第一输送机架的输送下,托盘移动至第二输送机架并继续输送至压紧定位机构,此时滑杆连接套于滑杆外表面滑动,使得定位托盘推板相对机构连接板移动,即定位托盘推板挤压托盘并定位;S2:启动取件机器人,三个固定杆通过三点定位对位于托盘上的球头销进行定位,并在吸盘的作用下吸取球头销,再将球头销转移至定位件上端,同时球头销于定位槽内部滑动至定位柱处,并停止取件机器人对球头销的夹持工作,此时球头销被二次定位,之后取件机器人继续夹持球头销至加工组件处,并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取件机器人将球头销重新夹持放置至托盘,并在第二输送机架的作用下继续输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上料叉车、托盘库、第一输送机架、第二输送机架、压紧定位机构以及取件机器人,可以实现球头销加工过程中的全自动上料以及加工、上料过程中的定位固定,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将球头销置入加工台进行加工的繁琐过程,起到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有益效果,同时该专利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上料加工线,大大提高球头销的加工效率,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球头销依次放置至托盘的槽孔中固定,启动上料叉车,将托盘移动至托盘库中,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先行使得托板上升,挡块收缩至通槽,而后使得托板下降,挡块由通槽内部伸出,进而将托盘置于第一输送机架上,在第一输送机架的输送下,托盘移动至第二输送机架并继续输送至压紧定位机构,此时滑杆连接套于滑杆外表面滑动,使得定位托盘推板相对机构连接板移动,即定位托盘推板挤压托盘并定位,之后启动取件机器人,三个固定杆通过三点定位对位于托盘上的球头销进行定位,并在吸盘的作用下吸取球头销,再将球头销转移至定位件上端,同时球头销于定位槽内部滑动至定位柱处,并停止取件机器人对球头销的夹持工作,此时球头销被二次定位,之后取件机器人继续夹持球头销至加工组件处,并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取件机器人将球头销重新夹持放置至托盘,并在第二输送机架的作用下继续输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托盘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托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机构连接板与定位托盘推板的相结合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块与吸盘的相结合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间底座;2、上料叉车;3、托盘库;31、托板;32、通槽;33、挡块;34、第一气缸;35、第二气缸;4、第一输送机架;41、第二输送机架;42、输送带;43、输送辊;5、托盘;51、槽孔;6、机构连接板;61、滑杆;62、第三气缸;63、定位托盘推板;64、滑杆连接套;7、取件机器人;71、连接块;72、连接座;73、吸盘;74、固定杆;8、加工台;81、加工组件;82、定位槽;83、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包括车间底座(1)、第一输送机架(4)、第二输送机架(41)、上料叉车(2)、取件机器人(7)、加工台(8)以及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第二输送机架(41)、上料叉车(2)、取件机器人(7)与加工台(8)均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加工台(8)位于取件机器人(7)的后方,所述有所述第二输送机架(41)位于取件机器人(7)的前方,压紧定位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架(4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位于第二输送机架(41)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远离第二输送机架(4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盘库(3),所述取件机器人(7)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71),所述连接块(7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2),所述连接座(7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盘(73);/n压紧定位机构包括机构连接板(6)、两个滑杆(61)、滑杆连接套(64)、第三气缸(62)以及定位托盘推板(63),所述机构连接板(6)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架(41)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滑杆(61)分别固定插接在定位托盘推板(63)的内部两侧位置,所述滑杆连接套(64)与滑杆(6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连接套(64)位于机构连接板(6)与定位托盘推板(63)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气缸(62)固定安装在机构连接板(6)的外表面;/n所述托盘库(3)包括托板(31)、挡块(33)、第一气缸(34)与第二气缸(35),所述托盘库(3)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32),所述托板(31)与第一气缸(34)均位于托盘库(3)的内部,所述托板(31)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气缸(34)固定连接,所述挡块(33)与第二气缸(35)均位于通槽(32)的内壁,所述挡块(33)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气缸(35)固定连接;/n所述加工台(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加工组件(81),所述加工台(8)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件(83),所述定位件(83)与加工台(8)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定位件(8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包括车间底座(1)、第一输送机架(4)、第二输送机架(41)、上料叉车(2)、取件机器人(7)、加工台(8)以及压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第二输送机架(41)、上料叉车(2)、取件机器人(7)与加工台(8)均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加工台(8)位于取件机器人(7)的后方,所述有所述第二输送机架(41)位于取件机器人(7)的前方,压紧定位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架(4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位于第二输送机架(41)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架(4)远离第二输送机架(4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盘库(3),所述取件机器人(7)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71),所述连接块(7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2),所述连接座(7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吸盘(73);
压紧定位机构包括机构连接板(6)、两个滑杆(61)、滑杆连接套(64)、第三气缸(62)以及定位托盘推板(63),所述机构连接板(6)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架(41)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滑杆(61)分别固定插接在定位托盘推板(63)的内部两侧位置,所述滑杆连接套(64)与滑杆(6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连接套(64)位于机构连接板(6)与定位托盘推板(63)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三气缸(62)固定安装在机构连接板(6)的外表面;
所述托盘库(3)包括托板(31)、挡块(33)、第一气缸(34)与第二气缸(35),所述托盘库(3)的两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32),所述托板(31)与第一气缸(34)均位于托盘库(3)的内部,所述托板(31)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气缸(34)固定连接,所述挡块(33)与第二气缸(35)均位于通槽(32)的内壁,所述挡块(33)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气缸(35)固定连接;
所述加工台(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加工组件(81),所述加工台(8)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件(83),所述定位件(83)与加工台(8)为一体成型构件,所述定位件(8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还包括呈凹槽形的托盘(5),所述托盘(5)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槽孔(51),所述托盘(5)的底端两侧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与挡块(33)相吻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解安东舒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安工大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